点击阅读全文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郭小米的故事,看点十足。《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这本连载中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徐静安,年代,现代言情,穿越,空间,穿书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 115章 另一种人生4,已经写了23.3万字,喜欢看年代、现代言情、穿越、空间、穿书 而且是现代言情、穿越、空间、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一、作品介绍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小说是网络作者月藏云那里的倾心力作,主角是郭小米。主要讲述了:浓密的头发,黑亮的眼睛,红红的皮肤,谁见了都得夸一句孩子长的好沈母看着这个随着父母优点长的孙女,笑得眼睛都眯住了孙子孙女都有了,她能不高兴吗?徐静安靠在床上正喝着红糖鸡蛋小米粥,沈和进来了“怎么样?小车弄好没有?”徐静安忙问“我问过王刚,他说做好了让明天去把车推回来”沈和回道王刚也有工作,小车是抽时间做的,用了半个多月呢徐静安上班以后为了方便喂奶,还得要沈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钢厂那块...

二、书友评价

还有,不扶贫,不圣母,极其理智

精彩,棒呆了。每个人拎出来都可以当个主角,写一本书[尬笑]全员主角,智商在线,很精彩,二刷。里面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反复揣摩,值得三刷。很真实的年代文,这篇小说,拉高了我看年代文小说的门槛。很好看。期待作者的下一步小说。

二刷完毕,我评它为最精彩的年代文,没有之一

三、热门章节

第109 章 沈岳

第110 章 顾盼盼

第 111章 访问杂谈录

第 112章 另一种人生1

第 113章 另一种人生2

四、作品试读


晚上睡觉时发现,搜索功能更详细了。

徐静安去上班的时候已经是28号了。去找黄主任销假的时候,顺便把韩义嘱咐的2瓶酒转交给了黄主任。徐静安能感受到黄主任对她更温和了。

回到资料室的时候,她的搭档吴素芬已经来了。

姑娘长着圆圆的脸,1米6的身高,很热情地和徐静安打招呼。

徐静安也很有礼貌的回应着。

“你来的真是时候”,吴素芬一边拆手套一边说。

“为什么这么说?”徐静安看见了也过去搭把手。

“咱们厂子今天发工资呀,你说你来的巧不巧?”

徐静安一听要发工资,也高兴的笑了起来“那我来得也太巧了。”

“五一放假,据说每人有二两白糖。”吴素芬在她耳边悄声说。

“真的?那可太好了!”徐静安也是高兴的不行。这年头能吃到糖可太不容易了。

两人正小声地拉着家常,就有人通知去领工资。

徐静安也领到了半个月工资18块7毛5,14斤粮票和其它一些票据。来时韩主任已经做主给她发了一整个月的工资。票据是当地的,到了H市就不能用了,她当时就花了。

钢厂是大厂,又是重工业,所以单位福利也一向不错。除了每月的2副白手套,2条毛巾,肥皂一块,这回还每人有2两白糖,3两绿豆,每年一套的夏季工作服。

徐静安还特意去后勤领了自己进厂的福利:两套工作服(一套冬季,一套夏季),茶缸,饭盒各两个,毛巾两条,劳动鞋两双,手套四副,暖壶一个。

说实话,徐静安确实很惊讶,没想到钢厂福利这么好,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工人。

东西比较多,都装到一个编制袋子里面,一下子就拎走了。

吴素芬看到徐静安一次领了这么多手套,:“你再多攒攒,回头你也织一件毛衣穿。”

吴素芬所说的毛衣是当时流行的拆手套线织毛衣。没有毛线票买不到毛线,但工厂每月都会发放几副白线手套。

心灵手巧的女工们都把白线手套攒起来,到时候拆了手套织线衣。

不喜欢白色线衣的,就要自己买染料自己染。连染料也不舍得买的,就收集石榴皮晒干。

熬煮之后,把白色的毛线放进去,时不时的翻一翻。最后染出来颜色也十分漂亮!

工人大部分一年四季都穿工作服,省下来的布票给家里人用。就这,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更别说一票难求的毛线票了!但工人家庭里几乎家家都有几件手工织的线衣和线裤。

徐静安一听马上说:“那可太谢谢吴姐了。我一直想织一件,就是不会,我还得麻烦吴姐教我呢。”

吴素芬张嘴就说:“那算什么,正好咱们俩做个伴。”

徐静安也开始坐到旁边学着拆手套,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中午去食堂打饭。馒头蒸的大,1斤馒头四个两毛钱,徐静安要了2个;青菜要了一份2分钱,一共花了一毛二分钱四两粮票。

吴素芬:“静安,明天食堂有肉菜,咱们早点来。”

“那可忘不了”徐静安回的斩钉截铁。现在吃回肉可不容易。

晚上下班时间一到,徐静安也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路上走了20分钟就到了胡同口。

“小徐回来了?”邻居花大嫂打着招呼。

“诶,嫂子也刚回来?”徐静安也边走边回应着。现在的街坊邻居出来进去的碰着都要说上几句话。邻居们都知道她在钢厂上班,跟秦姐是表姐妹。可以说家家户户没什么隐私都知根知底。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