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支教三年,我成了秦始皇师父

古代言情《支教三年,我成了秦始皇师父》中的主人公是主角秦安嬴政,编写本书的大神叫做“盛世天下”。更多精彩阅读:李斯也放下了碗,道:“没有想到这羊杂碎所熬制的汤竟然如此美味”“也就那样”蒙恬放下碗说道秦安笑道:“确实不怎么样,一是时间熬制的不够,二是调味料不足,没有将羊肉汤做到极致的美味,下次我再搞点调味料再给你尝一尝不过,老蒙啊,你和你的先祖蒙恬大将军比起来,实在差太多了刚刚我看你喝羊肉汤时犹豫了,如果你先祖,肯定会非常豪迈的一口气喝完了”嬴政道:“先生还了解老蒙的先祖?”“能不了解吗?”秦安...

第32章 阅读精彩章节


“儿臣参见父皇。”

嬴政点了一下头道:“你是为了辱骂朕的儒生来求情的?”

扶苏大吃一惊,旋即说道:“父皇明察秋毫,儿臣佩服。儿臣确实是为了儒生来求情的。”

“哼,在你求情之前,朕问到你。他们骂朕,你心中是如何想,是不是觉得朕被骂是活该?”嬴政问道。

扶苏神色一紧,道:“父皇明察秋毫,已经认识到了大秦如今的律法太过严苛,所以导致百姓们谩骂父皇,此乃大秦之幸。

第二十七章 扶苏谏言

嬴政的怒火一下子就来了,沉声道:“混账,大秦的律法可是先辈们定下来的,当年商鞅变法后所成立。

它帮助大秦从弱国变成了强国,又从强国统一六国,如今你竟然说大秦的律法太严苛了。”

“父皇此言差矣。”扶苏说道,“虽然秦律帮助了大秦,可是现在大秦的大秦已经不是当初的大秦。

如今大秦一统六国,百姓增多无数,一直沿用现在的秦律,百姓们已经过的非常的困苦。

苛捐杂税更是增加了百姓无数的负担,儿臣认为有人骂父皇,那是对大秦的认可。

只是希望父皇这个一国之君能做的更好 ”

“住嘴。”嬴政愤怒的吼道,“你的意思是他们辱骂朕是对的,都是朕的错,而且是想让朕这个皇帝做的更好。

哼哼哼,好好好,你真是朕的好儿子。”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放了那些儒生,就算父皇真的要惩治辱骂父皇之人,那也只要抓那辱骂父皇之人,跟其他的儒生没有任何关系。”扶苏说道。

嬴政冷笑道:“有没有关系不是你说的算的,赵高自然会调查清楚,现在,你给朕回去,朕不想看到你。”

“父皇?”扶苏大惊道。

“滚。”嬴政怒吼道,甚至将手里的竹简扔向了扶苏。

扶苏见状,立马跪了下来,道:“惹父皇生气,这是儿臣的错,儿臣愿意受到父皇的任何惩罚,就算让儿臣去边关,儿臣也认了。

但是有一件事,儿臣不吐不快。”

“你还有话说,好,你说,朕让你说个痛快。”嬴政怒道。

“父皇,如今大秦律法过分的严苛,百姓们怨声载道,如今咸阳城的百姓都已经食不果腹。

儿臣建议父皇大赦天下,释放骊山劳工和边关修建长城的劳役,实行仁政,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如此一来大秦才能万世长存。”扶苏说道。

嬴政的脸色变的铁青,缓缓说道:“愚蠢,真是愚蠢,朕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愚蠢的决定,如果不是朕知道你去了边关后会是什么结局,朕始终认为让你去边关跟着蒙毅是最好的决定。”

“父皇,您要儿臣去边关,儿臣就去边关,只要父皇能实行仁政,儿臣愿意奉上这条命。”扶苏说道。

“哎。”嬴政看着扶苏一脸认真的表情,叹了一口气道:“朕知道,你这是受了淳于越这群酸儒的影响导致的。

所以朕决定重新给你找一个先生,人选朕已经决定好了。”

“父皇,淳于越先生所教乃是仁政。儿臣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好。”扶苏立马说道。

嬴政冷笑道:“他好与不好,自有后人评断,至于你,朕不想和你多解释,你可以离开了,朕派人叫你之前,不允许出府一步。

不然朕就会让骊山五十万劳工的命来为你的行为负责。”

“父皇。”扶苏大惊。

“再不走,朕现在就下令。”嬴政脸色阴沉的说道。

“父皇息怒,儿臣现在就告退。”扶苏立马离开了皇宫。

小说《支教三年,我成了秦始皇师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