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

小说叫做《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是少司寇的小说。内容精选:李邦华没想到朱慈烺会来,虽然他内心其实有些期盼朱慈烺会来,而能彰显出一个监国太子该有的胆识!不过,无论如何,李邦华现在真的看见了还愿意出现在宁远城外的朱慈烺即便是在他这个大明兵部尚书、辽东经略已经被吴三桂捆绑起来,吊在了城门上的情况下所以,李邦华现在对朱慈烺既敬佩又感动同时,李邦华又有些庆幸,庆幸自己也许有机会逃离这里李邦华知道,如果朱慈烺不来,那他接下来的命运只能是被吴三桂这些人裹挟着投...

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 精彩章节试读


这次,李自成加大了攻打宁武关的力量,没有再让被裹挟的普通百姓当炮灰,而是直接上老营兵马,为的就是能一鼓作气地打下已有援军加强守备力量的宁武关,且也先派了人来喊关,要求宁武关守军投降,依旧以不降就尽屠关城、婴幼不留相威胁。

不过,负责断后的周遇吉早已得朱慈烺谕令,带少量兵力,在宁武关只守了一天,然后就在李自成准备加大攻势时的头天夜里,趁机溜去了阳方。

朱慈烺之所以仍旧选择让周遇吉断后,自然是因为周遇吉作为山西总兵,对这一带更熟悉。

而等李自成于次日一早准备再次大举进攻宁武关时,却发现宁武关已空。

李自成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不过瘾,且顿时沉下脸来道:“上当了!来援的这朱家太子所带援兵其实并不多,所谓在山上摇旗呐喊的只怕多是民壮!所以,才会及时撤走,而不是在这里继续死守!”

“那怎么办?”

刘宗敏问道。

李自成听后道:“直接北上,去夺阳方,但要小心伏兵,多派哨骑沿途哨探!”

“是!”

“李自成作为多年的老寇,经验还是丰富的,知道追击过程中,要小心伏兵。看来我们没有伏击机会了。按照殿下谕令,在阳方守够三日,就撤!”

负责断后的周遇吉在见李自成派出大量哨探后,就对杨志荣如此说了一句,然后就在阳方阻击闯军三日后便从容撤向了朔州。

李自成也因此在攻打阳和三日后顺利进入了阳方城。

接着,朔州也是如此,在朱慈烺等先离开朔州大约三日后,李自成就赶到了朔州,而周遇吉又只带着断后部队,在这里只守了五天,便果断撤离,而只给李自成留了一座空城。

基本上,在崇祯十七年二月到三月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李自成一直率大军于后面追,周遇吉则率少部分精锐在前面阻击迟滞,而朱慈烺则带着越来越多的投附者,顺畅的在最前面行进者。

李自成对此颇为郁闷。

整个闯军也被这种战术搞得很头疼。

因为周遇吉不是单纯的阻击,而是闯军如果失去耐心进展太急,出现冒进的时候,就会趁机设伏,给闯军以较大杀伤;或者干脆迂回到其后面威胁其粮道。

所以,闯军的士气很差,再加上闯军本就对官绅抱有阶级仇恨,且进军越久,补给线也越长,需要的粮草也越多,而为闯王不纳粮来响应的百姓也越多,粮食需求也就进一步增加,以致于朔州时,不得不泄愤屠城,许多不愿意走的地主庄园自然遭到了洗劫。

可见,蒋、王两族愿意破家投附朱慈烺也是有先见之明的。

话转回来。

朱慈烺这里在到达镇虏卫,让当地许多佛寺遭受了一场劫难后,就继续东进。

唐通自请为先锋,带着东宫卫率左营,行在最前面,且也一直披着朱慈烺赐给他的那件衮龙大氅,而舍不得脱下来,哪怕气候已渐渐回暖。

“殿下,前方已到沙城堡,臣已逼迫守将开城,而控制了堡城,殿下进城后可暂做歇脚。”

唐通披着大氅来到朱慈烺面前,傲娇地看了高第和李守鑅等随行武将们一眼,就向朱慈烺拱手回了一句。

朱慈烺点首:“等到沙城堡后,多待几日,清查粮草军需诸物资,还有投附军民数量,并排查细作。另外,告知周遇吉,让他因此酌情确定阻敌时间,不要死守,要记住孤的话,尽量保全有生力量,以备将来北伐!”

小说《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