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

《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中的人物朱由校魏忠贤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玄武仙墓”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内容概括:“奴婢此言千真万确,绝不敢欺瞒皇爷!”说着,为了表忠心,王体乾将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朱由校见状,挥了挥手:“行了,起来吧!”“多谢皇爷!”王体乾闻言,道谢的同时,也赶忙爬起身来朱由校冲着王体乾招了招手:“到朕近前来”看着附身过来的王体乾,朱由校轻声说道:“你去找几个人,于明日一早,散布消息,就说是魏忠贤将几位阁臣向朕谏言的事情,说了出去!”“奴婢明白!!”王体乾微微一愣,随即快步退了出去待王...

第36章 免费试读


锦衣卫与东厂不同,东厂领头的是太监,而太监只能忠于皇帝一人,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但锦衣卫不是,再加上锦衣卫人员复杂,难免有被文官收买之人,时间久了,被文官慢慢所渗透,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之前骆思恭曾大力整顿,剔除了大量闲杂人员,但是锦衣卫当中到底还隐藏着多少与文官相互勾连之人,仍旧是一个未知之数。

这也是为什么皇宫内隐藏的那些小人,始终无法清除干净的原因之一。

“朕知道骆卿为了维持锦衣卫,急于做出一些成绩。

但是有些事,是急不来的,需知,磨刀不误砍柴工,锦衣卫是把利刃,朕有大用,但仍需骆卿先去把它磨平才行!”

“臣谨遵陛下教诲!!”

朱由校点了点头,而后缓步来到一旁的案牍前,拿起一页纸张,上面清楚的记录了万历四十八年的收支记录。

“万历四十八年,两京一十三省,全年的税银为六百一十八万六千两。

各部报给户部的账单,却耗银一千三百万两,足足亏空了六百多万两,算上往年的亏空,如今大明的国库亏空,已经多达两千四百万两!”

虽然不明白天子为何突然念起了账单,但是初一听到国库竟到了这种地步,骆思恭也不由感到一阵心惊。

钱都到哪儿去了?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进了那帮贪官污吏的口袋。

朱由校随手拿起又一份账单:“万历八年,国库一年的税银为两千六百五十四万两。”

“短短四十年,国库收入竟少了将近七成,骆卿可知是何缘由?”

朱由校几乎是咬着后槽牙问出的这句话,虽然明知大明已经再走下坡路了,可是这坡下的也确实太快了一些。

“臣不知.....!”

感觉到天子隐隐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骆思恭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将头垂的更低。

朱由校目光灼然的望向骆思恭:“朕方才看了看,万历八年,光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税银,就是八百万两,可是今年却只有不到两百万两。

那些税银哪儿去了?锦衣卫可有记录?”

骆思恭:“不曾有过!”

朱由校:“若说那些匿税、贪污之人,不曾给锦衣卫塞过银子,卿可信?”

骆思恭:“臣不信!”

朱由校接道:“那卿觉得,这样的锦衣卫,朕怎么敢用?”

迎着天子那锐利的目光,骆思恭当即跪了下去。

“请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一定定会彻查到底,将那帮蛀虫彻底清除出去。”

“如此最好,不止江南,西北、辽东、四川那边也要彻查,告诉那些人,锦衣卫是天子的锦衣卫,他们拿的是朕的饷银,不是那帮士绅、贪官的!”

朱由校说完这句话时,看向骆思恭的目光已经多了一丝肃冷。

“臣明白!”

骆思恭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额头上的冷汗也不住的往下流。

朱由校点了点头,随即解下腰间的一块令牌递向骆思恭。

“朕许卿临机决断之权,一年之内,朕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锦衣卫,不然朕就只能依靠东厂了!”

“请陛下放心,臣定然不负陛下厚望!”

骆思恭面色郑重的接过朱由校手中的令牌,而后躬身退了出去。

骆思恭走后,朱由校随即命人,将调查韩爌一事,移交给了魏忠贤。

东缉事厂。

此时的魏忠贤正一脸惬意的坐在靠椅上,手中还捧着一杯香茶。

小说《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