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我,木匠之子,你让我重生当皇帝?

小编推荐小说《我,木匠之子,你让我重生当皇帝?》,主角朱校西李情绪饱满,该小说精彩片段非常火爆,一起看看这本小说吧:“殿下~!”客氏哀呼一声,赶忙端着餐食,凑到了朱由校的床榻前,目光之中满是心疼“你来了!!”闭目沉思的朱由校,睁开双眼,看向客氏,微微点了点头,嘶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依赖对于客氏,朱由校心底是非常不喜的,不过眼下自己还用的到这个女人,因此朱由校也拿出了自己应有的态度似是感受到朱由校那一丝依赖,客氏心中一喜,随即端起一碗莲子粥“殿下,您一天没吃东西了,先喝碗粥吧!”说话间,客氏拿起汤勺尝了一...

第21章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看着所有人都跪下了,王安这才展开诏书,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幼长于宫中,一应吃穿用度,皆予取予求,从不曾想过官员、百姓之艰难。。

然,朕听闻,一部堂官者,一年奉银也不过区区一百五十两,尚不及朕之一身常服,又如何养活一家老小?

众爱卿生活如此之艰难,朕甚感心痛。。

朕决意,违背祖宗之法,为重爱卿提高俸禄,以保众爱卿用度无忧,钦此!”

随着王安宣读完毕,所有官员的大脑,全都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提俸禄了?这是真的?

一百多年,足足一百多年呐,总算是加俸了,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想到这里,那些低级官员,差点儿就开心的跳了起来,全然忽略了圣旨当中那句:违背祖宗之法。。

“臣等接旨!!”

不待首辅发话,后排的那些小官以及那些日子拮据的言官、御史们,纷纷叩首谢恩。。

身为户部尚书的韩爌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是担心众怒难犯,只得将话又憋了回去。。

大明官员的俸禄那是出了名的低,那些位置高的、权利大的,每年夏天有地方官员送来的冰敬,冬天有碳敬,逢年过节的,送礼的也是络绎不绝,他们即便不靠俸禄,也能过的相当滋润。。

可是那些职位低的官员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尤其县级的地方官员。。

按照大明的制度,一个县衙,只有县令、县丞等几个少数人员才有资格领取朝廷的俸禄,其余的都得靠县令自己想办法。。

没钱,就没人办事儿,没人办事儿就是无能,就会丢官,没办法,只能去贪。。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定制了那么多严苛的酷刑,杀了那么多人,仍旧无法遏制官员贪腐的主要原因。。

毕竟没几个能做到海瑞那样,都需要穿衣吃饭的。。

虽说靠着涨工资就想避免贪腐,有些痴人说梦,但起码能够为那些一心办事儿的赤诚之人提供一份保障,多几个清官,总比多几个贪官要好的多。。

看着朝臣们,全都叩首接旨,朱由校这才点了点头,面上闪过一丝笑意。。

朱由校今日发这道“恩旨”,目的有很多。。

第一:想要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威信,获得多数官员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工资。。

第二:俗话说,有一就有二,今天百官接了一次中旨,往后就会有第二次,以及无数次,为自己以后提拔其他人铺路。。

第三:提高俸禄,就是为了消弭官场之中那种“和光同尘”的风气,降低自己将来惩治贪腐的难度。。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为了去堵住某些人的嘴,尤其是动不动就拿祖制说事儿的那些人,为自己日后改革铺路。。

随后朱由校看向韩爌:“韩爱卿,为百官加俸一事,就由户部来负责。。

内阁大学士每年的俸银,加到一千两。

各部堂官,加到八百五十两个,各级官员以此类推。。

另外,无论朝内、朝外的大小官员,每年多赏一匹丝绸,两百石禄米,以贴补家用。



韩爌恭声道:“臣,遵旨!”

这是一个做好事儿,博名声的机会,韩爌没有理由去拒绝。。

大明的官员,是一群非常有意思的官员。。

有阉党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对付阉党,没有阉党就对付内阁,当内阁人员不统一的时候,他们就分成几派互相对付。


小说《我,木匠之子,你让我重生当皇帝?》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