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叶知寒学森,讲述了​当所有学子都去寻找各自宿舍的时候,叶知寒用身上本就不多的零钱,买了一个信封和邮票,小心翼翼的写下了寄信地址和收信地址华夏京都王府大街9号华夏元年,中科院成立,到十一月初已经有原子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和史学六个研究院十一月下旬,中科院院址迁入王府大街9号华夏二年六月下旬,中科院院址陆续迁入文津街3号,原静生生物调查所不过原子学和物理学并没有随着这一次迁移一起过去在地址这件事情...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阅读最新章节


叶知寒解释道:“末端军工体系,主要涵盖了两个军工研发思想。”

“第一,就是整合当下我们所具备的所有技术储备和工业储备技术,然后思考我们可以造什么。”

“第二,就是集中物力人力进行战略武器研发。”

“这个军研思路是很适合当下国情的。”

“我们可以造出来的……”刘志民拇指使劲的按压着食指关节。

一道“噼啪”的声响过后,他才沉声道:“曾经中科院邀请沙苏的科学家过来对我国工业化发展进行蓝图规划,你知道他们怎么评价的吗?”

叶知寒摇头。

“他说就凭我们当下的工业基础,只能造桌椅板凳,”刘志民摘下眼镜,心酸道:“我们能造什么?我当时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叶知寒沉声道:“不用管他们怎么说……

这样,您说军队需要什么,其他的我来解决。”

“军队需要……”刘志民几乎是不假思索:“战斗机。”

原子弹和战斗机几乎成为了当下军工人的执念。

“好,那接下来我们按照末端军工体系的研发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叶知寒反问道:“现在我国是否有造战斗机的能力?”

“没有,”刘志民叹了口气:“十年,二十年,或许有可能。”

“那好,”叶知寒道:“既然我们无法生产出战斗机轰炸机,”他提示道:“那我们是否有可能研发出和战斗机具有相同作战属性的武器装备?”

刘志民来了精神,但更多的是疑惑:“和战斗力有同样作战属性?”

叶知寒:“战斗机投入战场的意义是什么?”

“远程轰炸,”刘志民:“将打击距离从榴弹炮的几公里,提升到了几十公里,几百公里。”

“那也就是说,这个军工研发的本质逻辑,并不是为了让飞机飞那么远,而是为了让炮弹飞的更远,”叶知寒道:

“飞机的技术我们没有,火箭弹的技术我们也没有,

那我们就只能用我们有的技术储备去思考,用什么东西,可以带着导弹飞几十公里,然后把导弹丢下去。”

刘志民毫无思路。

“我的想法是,设计一个不需要飞行员,可以根据规定路线进行定点攻击,并且能够自动返回的轻型惯性飞行器,”叶知寒喃喃道:“我把它叫做返程无人机。”

刘志民不解:“不要飞行员,怎么保证飞机不会乱飞?”

叶知寒:“没有思想的物体,是最规矩的,他们会按照物理法则的约束,循规蹈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那这个无人机……能飞多远?”

“如果不装备备用引擎,提供足够大的初动能,可以飞几十公里,”叶知寒道:“虽然远比不上真正的战斗机,但至少弥补了我军远射程火力的空白,可以实现类似高射炮和火箭炮的功能。”

“制造不出远射程高射炮,那就给炮弹装个翅膀。”

叶知寒从口袋里取出一沓草纸,从胸前的口袋里抽出一根铅笔,低头写了起来。

一边写着,一边自顾自的说道:“其实这个设计我之前计算过很多遍,但原稿找不太到了,不过这个不难,我临时算一下就好。”

小说《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