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书名: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本书主角有杨威梁昊,作品情感生动,剧情紧凑,出自作者“葫芦树人”之手,本书精彩章节:“这不可能!我们部队的官兵,对63式特别抵触他们宁愿用烧火棍,都不用63式……”廖建设看着梁昊跟朱宏光几人,直接摇头贺志刚什么态度,他比谁都清楚都没有对贺志刚提出来呢“质量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这次带了样枪,如果部队试用还是不满意,我们以后绝对不再来麻烦还有,贺营长也同意重新试用”梁昊咬牙说道“啥玩意儿?”廖建设以为听错了贺志刚怎么会同意?昨天自己找他来,都没来得及说等到把贺志刚叫...

第28章 阅读最新章节


“没问题,天亮了我就给去找陈主任帮忙联系。还要联系别的兄弟单位吗?”

梁昊也是一样的态度。

仿佛杨威才是所长。

杨威一看这架势,他们是非得把自己按在总设计师这个位置上啊。

“杨总,我呢?”

赵明德急了。

不给自己分配任务?

“材料车间那边我不太熟悉……得麻烦赵厂长休息后,带我去跟车间。”

杨威说道。

得益于三线建设,红星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从原材料冶炼到枪械生产都有全套的技术跟工艺装备,虽然都是十多二十年前,甚至有些设备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国外搞回来的,可还是能制造出来……

就是效率有些低。

唯一缺少的就是弹药生产线。

一颗子弹,看起来只有四个部分:弹头、弹壳、发射药、底火。

可这些小部件,同样有更多的部分。

比如,子弹为了确保在枪管中挤压出去,又需要在很远距离上有很强穿透力,弹头就必须得坚硬,于是,坚硬的弹头外面就多了一层软金属材料。

常见的就是在钢壳外面覆盖一层铜。

一颗小小的56式子弹,弹头需要43道生产工艺,弹壳需要37道工艺,加上发射药、底火,总计需要146道的工艺才能制造完成。

146道工艺,意味着需要有146种设备……

红星所装不下。

倒是有一个可以手工制作一些实验用的子弹的小车间,十多个人。

大部分原材料都是从其他厂调过来的。

杨威也得去那边了解一下情况。

专用的狙击弹,目前搞出来,部队也会嫌贵。

看看这个车间能不能把可以实弹发射的枪榴弹给弄出来。

不管是特种部队,还是步兵班,在没有筒子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枪榴弹是最好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武器。

杨威的想法很朴素——让PLA的火力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几人很快完成了分工。

外面天刚微微亮起,距离上班还有一个小时左右。

一夜没睡,这会儿几人都疲惫不堪。

杨威在火车上倒是休息了,可坐在火车上坚硬的硬座上,根本就没法睡好,也困了。

索性就去生产车间旁边的洗澡间洗个澡。

得益于生产车间这阵持续在运行,动力系统要保证各车间蒸汽动力,建设的时候,跟其他国营厂一样,全厂每个车间都修建了专门的洗澡间,让人可以在大冬天洗上热水澡。

这在部队的招待所都没有热水供应。

不管是笑意都不景气的国营单位,在这年头还没有大规模倒闭破产的时候,各种福利,还是不会让人失望的。

一番热水澡洗罢,杨威直接回了技术部。

他原本是在设计室里。

设计室如同寻常学校的教室,一边的墙上挂着黑板,另外一侧的墙上则是一排书架。

上面摆放着《机械设计手册》、《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工艺》等各种通用机械类工具书,同样也有《枪械设计手册》、《枪械原理》等专业工具书。

倒是各种图纸这里没有,那些都在档案室里。

枪械所里大部分人都不是科班出生。

对于各种技术标准掌握得不是很详细。

设计室中间摆着六张比课桌大很多的木头桌子,上面都是铺着画图板。

没有电脑辅助的年代,画图,就得靠着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等工具用铅笔手工绘制。

小说《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