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军事历史《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主角分别是陈楚朱标,作者“小鸟非”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小先生,您认为,商税定在多少合适?”胡惟庸眼中满是光芒,他知道陈楚能给他一个答案,但现在看,这意外收获太多了这个商会组织,可以让朝廷更有力度的控制商贸而且商会组织不涉及政治,军队,即便哪天真的脱离朝廷控制,脱离皇帝控制,翻手可灭在强权面前,商贾的抱团,算不得什么“商税的额度…这个很难有标准啊,反正我知道的是,对于从事粮食,盐业买卖的商户,尽可能的免税就对了,至于其他的具体要如何定税…”“...

第35章 精彩章节试读


“另外,日后朝廷无论北伐战争,大型宴会,除皇庄自供外,一应采买,以商会成员为采购对象。”

“只是不知,这商会,要在哪里施行才好?”

朱元璋只是稍稍开口,给点尊严,给点小利,这在朝廷上并没有掀起轩然大波。

如今的勋贵朝臣,对于商贸并不看上眼,而商人?他地位在提高,能和朝廷命官比吗?能和勋贵比吗?

这根本没有触及到衮衮诸公的利益,至于见官不跪,他娘的,站在这里的这些人,谁没事去见商人?

“臣建议,苏杭商贸繁荣,应当先从苏杭施行,逐步向京畿推行,直至五年后,让商会组织在大明境内完全成型。”

胡惟庸躬身道。

“你是中书省右丞,这事你来办吧。”

中书省。

早朝结束后,胡惟庸回到中书省衙门,坐在椅子上面色沉重,不时的敲击着桌子。

身旁的涂节小心伺候着,端来新茶,放在胡惟庸案牍上,躬身询问道:“义父,这大明皇家商会的第一任会长,看似是个劳累差事,但里边的油水肯定可多了。”

“今上如此倚重义父,让义父推举…不知义父认为何人能担任?”

在权力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尘埃一般,商人更是如此,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商会体制推行出去,商贾们会有多大反抗。

至少在商贾眼里,这绝对是提高商贾的社会地位,哪怕实际上商会的那点权力,在朝廷看来,狗屁不是。

而只要商会组建起来,这第一任大明商会会长,那油水必然是多多的。

胡惟庸停止敲击,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道:“这个位置你就别想了,今上把推举的权力给我,何尝不是在试探我。”

“推举谁去坐这个位置,义父还是要好好斟酌一下,咱们就不要伸手了。”

胡惟庸摇了摇头,他如何看不出来自己这个干儿子什么心思,可朱元璋把推举的权力给了他。

他要是真的把名单都写自己身边的人…朱元璋会怎么想?

“义父,我倒有个人选。如果义父推他上去,今上放心,又能给他背后的人以实惠。”

涂节轻声说着,胡惟庸抬头望了望涂节,只见涂节在桌子上写下一个李字。

胡惟庸顿时会意,嘴角微微上扬,轻笑道:“既然是大明皇家商会,让他来坐,再好不过了。”

……

诏狱。

自从胡惟庸离开后,陈楚又过上了无聊,乏味的生活。

躺在木板床上一睡就是一天,身边的木炭一日要换三次,除了吃饭,放风,整日缩在被窝里。

晌午刚过,放风回来的陈楚,躺在床上,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正胡思乱想时,门口的锦衣卫开口道:“诶,有人探监。”

“探监??军爷,谁啊?”

陈楚心中一惊,他都在这里多久了?穿越过来有半个月了吧,有人探监?

难不成是他那些家人?

可是他的家人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至于那贪污受贿的亲戚…

谁会来探视自己?更何况…诏狱什么地方,谁都能探监的吗?

“见了你就知道了,出来吧。”

锦衣卫面色平静,推开牢门沉声说道。

没有丝毫停顿,陈楚已经习惯了这个锦衣卫的说话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毒打,迈步走了出去。

前后两名锦衣卫盯着,一路送着陈楚来到牢房外的一处院子内。

“先生,几日不见,你胖了…”

看着走向自己的陈楚,朱标终于是憋不住笑容。

“楚兄?你怎么来了?啊,也是,除了你谁会来见我。”叹息一声,坐在朱标的对面,陈楚的手上并没有手铐脚镣,行动倒是也很方便。

小说《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