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顾令笙简若蓁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简若蓁 角色:简若蓁顾令笙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简若蓁的《顾令笙简若蓁》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简若蓁无意识的随手点击翻看“乳腺囊肿,直径3.2cm,建议门诊复查”短短一行字,简若蓁一眼扫了过去,当下并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愣了一秒后,她再将那行字看了一遍,直接打给了自己当医生的闺蜜简源源简源源正在忙,掐了她的电话简若蓁将报告截图发了过去没一会儿,简源源电话就回了过来,简若蓁刚一接起,对方一通咆哮就排山倒海般传了过来,“滚来复查这囊肿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他妈叫你别这么拼,这病就是累出...

第4章 在线试读

他在谢谢顾令笙,谢谢他今晚无言的陪伴,谢谢他读懂了老守林人的心思。
简若蓁转过头去。她常常想,一个纯粹的人是什么样的,她不是矫情,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她真真切切的想过。
她觉得,她好像从老林身上看到了答案。
或许是累了,也或许是喝了酒,老林脚步有些蹒跚,在儿子的埋怨中,回房睡去。
顾令笙将简若蓁背回木屋,她坐进帐篷,他半蹲着,手撑在帐篷口,隔着帐篷望向她。
他低低问她,“药酒涂了?”
门开着,木屋吊灯被风吹起,在帐篷顶上一荡一荡,帐篷内光线也跟着一明一暗。
简若蓁缩在帐篷一角,抱着手臂,点了点头。
两人无话。
晃荡灯光中,顾令笙看简若蓁,光影辗转间她的脸明暗交替。
有些不真实的眩晕。顾令笙闭了下眼,又倏忽睁开,今晚白酒度数似乎有些高。
他微不可察的将上身扬起,离开帐篷更远,目光却不自觉落向她受伤的脚踝。泡了好久热水,简若蓁脚踝处的皮肤白皙泛红,她手指细长,轻揉了一下,“涂了药酒好多了。”
顾令笙站起身来,声音沉得厉害,“嗯。好好休息。”
他转身朝外走去。

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山风呼呼刮着。
木屋前的空地上,顾令笙站了好一会儿,才大步走去卫生间冲了个凉水澡,换了衣服回房。
他打给李兵,得知张俊检查没什么问题,稳妥起见,留院观察一夜。
挂了电话,顾令笙又打给常刚,沟通张俊发生的意外。
“小张刚才打电话跟我讲了,”常刚没有多说,顿了下,他状似不经意的问,“基德也有人受伤了?”
“基德都是精兵强将,这下要好好休息下。”常刚说。
顾令笙一下警觉起来,常刚对简若蓁有偏见,而他力主简若蓁加入此次评估,首次亮剑来试采,偏偏就她受了伤。
常刚会怎么看这件事都说不定。
“常局,宝马偶尔也失蹄,但是那一两里路不影响千里马。”顾令笙说。
常刚在电话那头笑了下,“边总,千里马不好认,但是拉出来遛一遛,是骡子是马还是好分辨。”
有时,一场简单的意外,可以让人出乎意料的获得让人艳羡的境遇,也可以否定一个人的一切努力。世界从来都不公平。
“常局,再好的视力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有时候得走近点看。”
常刚大笑。
挂断电话,顾令笙有些疲倦,他捏了捏眉心,考虑到简若蓁行动不便,他打给袁林让他安排山路经验丰富的司机来接。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张俊给大家报过平安回家,李兵和胡家磊坐车返回林场与大家汇合。
顾令笙起得早,在护林站小路上插兜低声讲电话。阳光温柔的洒在他身上,迷离金色碎了他一身,他整个人难得的不带着压迫感。
老林一向日出就起,他已经去山里巡视了一大圈回来。正撞上刚睡醒的小林背着个背篼,拿了把小锄头,揉着眼角,准备上山挖冬笋。
小林喊顾令笙,“边总,我去挖笋,你们中午尝一尝,我直播间的朋友都说这笋特别好吃!”
顾令笙朝着他,挥了下手回应。
小林举着手机支架准备进山,老林瞥了他一眼,从屋里去拿柿子出来晒。
刘国松还没醒。
简若蓁听到响动开了房门,杵着登山杖出了屋子,她仰头,阳光在脸上跳跃,她深呼吸,觉得肺里浊气都排了出去。蓝天白云,山高地阔,虽然行动不便,但无比惬意。
顾令笙收了电话走过来,简若蓁转头看到他,略有些惊讶,她微笑招呼,“边总,怎么没多睡会儿?”
顾令笙目光落在简若蓁受伤的脚踝,听她问自己,他抬眸回道,“睡好了。”
“怎么样?你脚踝没事吧?”顾令笙问。
“没事,肿也消了不少。”
老林拿着个大大的筲箕从屋里出来,简若蓁招呼他,“老林!”
“苏经理,有早饭。”他看简若蓁单脚站着,返身去厨房拿了馒头和鸡蛋给她,“脚好些了吗?”
“好多了,能四处蹦了。”简若蓁笑着接过。
她一边吃一边低头看老林将柿子挨个摆在筲箕上晒。
“老林,你要做蜜饯?”简若蓁看着排列整齐的柿子,“小时候,我妈每年都做柿饼。甜得倒牙,可我妈说这是她小时候,我外婆给她做的最好吃的零食。”
“可不是哩,”似乎想起了孩童时候,老林咧开了嘴笑,“我爸做这个做得好得很,我就是跟他学的。但是我现在也吃不了了,吃了牙疼痛。”
“那是小林爱吃?”简若蓁问。
老林摇了摇头,脸上笑容淡了些,但很快,他重又呵呵笑着,眼尾皱纹堆起,“山里的东西他都不爱吃,他说吃腻了。”
老林铺好柿子,起身拍了拍手,“他要送给直播间的朋友,请他们尝尝。”
他捡了几个先前晒干的柿饼,放盘子里,“你们尝尝。”
昨夜风大,老林不放心,忙着去另一个山头转转。
简若蓁夹了个柿饼靠在门边上,一口咬下去她觉得味道不错,她将盘子递给顾令笙,“边总,要不要尝一个?超市里买不到。”
顾令笙本想拒绝,低眸看到她眼睛亮亮的看着自己。他伸手拿过一个,也像她那样咬上一口。
很甜。
简若蓁笑着问,“边总,味道怎么样?”
“和小时候差不多。”
简若蓁,“你小时候喜欢吃柿饼?”
“我不喜欢甜食。”顾令笙说着,却又咬了一口。
简若蓁懒散散的“噢”了一声,看向面前的顾令笙。
他站在温热阳光下,难得一身清朗。
顾令笙看着一筲箕柿子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他感叹,“老林守在这片林地一辈子,其实挺幸福的。”
顾令笙整个人笼在阳光里,清净,温柔。简若蓁移开胶在他身上的目光,“人一辈子,追名逐利,到头来一场空。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其实真挺好。”
顾令笙目光定在简若蓁脸上,“简若蓁,那你喜欢什么?”
简若蓁想了一下,没回答,却直视着他问,“边总,你呢?”
顾令笙笑,走近几步,和简若蓁一样靠在木屋上,风和阳光笼着俩人。
简若蓁见顾令笙没说话的意思,她索性闭起眼睛,享受这山里的静谧。
“我喜欢做别人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情。”顾令笙低声说。
简若蓁睁眼看他。“我喜欢的,可能是征服欲望的感觉。”
顾令笙说话时,声音温柔,就连目光也流动着淡淡的涟漪,他侧过头,看简若蓁,“所以你呢?”
简若蓁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神情也跟着恬静,“我喜欢的,就是我正在做的。我喜欢脚踏实地做每件事,忙碌而充实,回头看,每天都没有浪费过。”
说着,她吃完了柿饼,去木屋拿了电脑,坐在屋檐下整理昨天人工采样数据。
顾令笙手机不断有工作电话进来,邮箱里躺着不少邮件。
两人各自处理事情。
简若蓁整理完数据,开始写林场调查工作风险提示,她要将团队后续调查时受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边总,有关林场调查的风险提示,你有什么建议?”
顾令笙放了手中的事情,看着简若蓁,“昨晚老林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吗?”
简若蓁一怔,很快反应过来。
昨晚,顾令笙陪着老林喝酒,老林感叹这一天这么累,顾令笙他们竟然抗下了。顾令笙淡笑,说相比守林人的不易,他们这不算什么。他神情淡淡,话语寻常,听来却让人觉得由衷。
他随口问,“老林,除了捕兽夹,在林场还会遇到些什么危险?”
“林场没有猛兽,但是有野狗。要是他们攻击人,和遇上狼也没多大分别。”老林说。
顾令笙倒是有准备,“备了超声波驱狗棍的。”
他又问,“这么大片林场,估计有盗伐吧?”
老林沉默了好一阵才说,“这些年盗伐的少多了,但偶尔也有。”
老林叹口气,“林场条件苦,没多少年轻人肯来。有时发现盗伐,守林人都是一帮老头子,哪追得着。”他说回正题,“你们要是没遇上还好,要是遇上盗伐的千万别起冲突,刀斧锯子可不认人,山上山洞也多,惹急了出了什么事往洞里一扔,最后吃亏的还是你们。再说,其实有时也就是山民来砍棵树修补下房梁,都是过得不容易的人。”
老林喝了口酒,放下杯子,“大山里面住的人家少,政府把这都改造成经济林后,还没能搬出去的都是些苦人家,有些娶不上媳妇,到了四五十还打光棍……”
“总归女娃得留神点。”老林没细说。
简若蓁知道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和照不到的地方,都各有各的阴暗与无奈。
她把这几条都写了进去。
“两人一组作业,不能摸黑进出山,也不能摸黑作业,注意不要落单。”顾令笙强调说。
简若蓁心里盘算,这样一来耗在这个项目上的时间会被拉得更长,想到刘国松先前就对此不满,简若蓁只怕这下团队其他成员也会有意见,毕竟,这要影响收入。
她正想提,就听顾令笙说,“这个项目的部门绩效和个人提成按照三倍计算,袁林会发文给绩效管理岗那边。”
简若蓁,“谢谢边总。”
她埋头继续写。
顾令笙脑子却不停转,他知道,林场这单不过是投石问路,江黔区市场真打开了,后面还有很多项目要忙。
顾令笙考虑过让刘国松负责部分项目,但前晚的谈话,让他彻底否定了这一想法。
对接政府项目,最不能偷奸耍滑。政府一时满意了,前来投资的企业不满意,最终都难免出问题。
尽管刘国松在专业上无可诟病,但是这单要让政府和投资的企业都满意,在价值衡定上,需要一杆真正的天平,而不是左右逢源的陀螺。
最合适的人选的确是简若蓁,但偏偏常刚对她有看法,还很根深蒂固。
想到昨晚和常刚的电话,顾令笙沉思录下,还是试探发问,“简若蓁,你觉得常刚只是因为你的做事风格,还是单纯针对你?”
他只听她讲了个大概,并不了解全貌,但他必须得去打破这僵局。
简若蓁觉得这个问题不好直接回答,她合上笔记本电脑。
“边总,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做事风格?你觉得我工作之外,是个什么样的人?”
顾令笙听出她隐含的不悦和反击的势头,像只浑身尖刺都竖起来的刺猬,一副很不好惹的样子。
顾令笙就是欣赏她这股子劲,他说,“闯劲和拼劲你都有……”
“但是缺点韧度?”不等顾令笙说完,简若蓁就接了过去。
顾令笙笑了,他淡淡说道,“这也可以说是坚守原则。”他笑容敛去,“很多事情都是可左可右,但是常刚怎么想,没人能左右他。”
简若蓁知道顾令笙想得深,对于她和常刚的分歧,她很坦荡,“边总,在职场上大家站的位置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很难避免分歧,没法强求同理心和共情。”
简若蓁看着顾令笙,“我当时对常局的失望做不到同理心,我也不能要求常局现在对我做到。我们不过都是从工作出发,各有各的坚持。”
顾令笙神色严肃了几分,“所以,简若蓁,你要知道,这一次的评估,你再累再苦都只会被当做是份内;你出意外再惨,常刚也不会同情你一分。”
“边总,你放心,这一单我平常心对待,我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
简若蓁这句话正戳中顾令笙内心想法,他眉眼柔和起来,看着坐在屋檐下的简若蓁。的确,如果真是唯利是图的人,怎么会放着光鲜亮丽的投行圈不做,会来又苦又累的资产评估行业,还是重资产评估。
顾令笙没说话,两人都沉默不语。
差不多九点,刘国松洗漱好吃过早餐,刚巧胡家磊和李兵也赶回林场,打过招呼,聊了几句,简若蓁叫胡、刘二人,“我们来把那三套智采系统的数据处理了,万一有缺失,还可以补上。”
刘国松,“好,苏经理,正好我们一人处理一套,很快就能出结果。”
他们要先去除无人机采集的画面里的空中噪点,才能得到由一棵一棵树木组成的清晰数据,也就是点云数据。在这之后,需要进一步处理点云数据,去除掉地形影响带来的误差。
然后,进行单木分割,获取树种、位置、树高、树冠直径和面积、胸径等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每种树的株数和生长周期。再和简若蓁整理的人工调查数据对比,就能获知每套系统的采集精度。
刘国松的速度明显比简若蓁快得多,他已经得出最终数据,他整理完了之后,发现简若蓁还停在降噪后的点云数据,将那些数据翻来覆去的看,他看了简若蓁好一会儿,见她还没下一步动作,他忍不住问简若蓁道,“苏经理,是有什么问题吗?”

暂别林场
胡家磊也转过头来,他看了会儿,问简若蓁,“你是不是在想,智采系统既然可以辨别树种,那是不是依靠它也能认出珍稀植物?”
“对。”简若蓁像是遇到知音,兴奋回应,但很快,她想到实施难度,又沉吟着说,“比较小株的植物,容易被遮挡,很难被识别到,但比较大株的植物完全可以试试。”
刘国松在一旁心里哂笑,这吃力不赚钱的事,估计也就只有简若蓁会闷头研究,但他嘴上还是说,“做林场评估,顺带把珍稀植物找出来保护好,这想法挺好。”
胡家磊想了想,“这要对智采系统进行再开发,费用估计不小,时间上我们也等不起。”他摇了摇头,“这对开发企业来说,投入产出比太小,不现实。”
胡家磊说完,就重新埋头做事,刘国松也不再关注简若蓁,留她一个人继续琢磨。
过了会儿,胡家磊似乎反应过来,他琢磨了会儿,小声问简若蓁,“你收集珍稀植物是要做什么?”
简若蓁心怀深意的笑了笑,“后面你就知道了。”
胡家磊凝神看了简若蓁一会儿,摇了摇头,继续做事。
胡家磊不明白,可简若蓁很清楚,她知道顾令笙一直寻找机会帮助她破冰,她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俗话说,尽人事听天命,她在这单评估案背后付出更多,不过是想要打破和常刚的僵局。
而此时,护林站外围,顾令笙和李兵聊林场的事。
李兵说,“我还以为你们也就是来林场转转,收收资料,放个无人机上天飞一圈,回去敲敲电脑就好了。”
“没想到能这么累。”他是真的没料到。
顾令笙,“对重资产评估来说,这都是日常。”
要说李兵一点都不佩服,是假的,至少简若蓁敢一个人背着包就往密林里闯,他是佩服的。
“苏经理这女娃很能吃苦。”李兵说。
顾令笙淡淡说道,“李总,林场的确辛苦,但你心里并不觉得这是苦。”
顾令笙沉吟了片刻,若有所思道,“李总你是这样,老林是这样,苏经理也是。”
李兵迎着阳光笑了笑,外人都说林场苦,可他在这里转悠了半辈子,始终甘之如饴。
“觉得苦的话,一天都呆不下去。”李兵远远看向低头苦思的简若蓁。
顾令笙笑笑,顺着李兵目光望过去,她笼在明媚的阳光里,少了素日的凌厉和不可一世的执拗。
多了一些漫不经心的温柔,正像春月里,柳梢掠过水波的轻和柔。
将近三个小时,简若蓁把问题先搁置,将处理好的数据打包拷给胡家磊。
数据处理完,进行比较就相对简单。
树种、株数、生长周期,几棵样树的树高和胸径这几项指标,智采系统的数据和人工采集的数据一一对比,最终得出三套智能采集系统精度分别为85%,95%和83%。
刘国松看着数据对比,“看来,这智能采集系统达到八成以上精度不难,但是要做到误差在5%以内,还是不容易。”
简若蓁说,“对,95%的精确度,这套设备的智能性基本可以和人类匹敌。”
“这5%的误差,我们会告知投资商,具体数据比对也一并会写在评估报告里。”胡家磊说。
简若蓁点头,“先说清楚,以后就不会出麻烦。”
她合了电脑,问胡家磊,“智轩的报价是多少?”
“市场价,但是比另两家贵。”
简若蓁点点头,“压压价,我请示边总之后,你就走流程吧。”
“好。”胡家磊答。
几人忙完,已经是中午,赶紧去厨房帮忙,一起动手做了顿简单的午餐。
老林从地里拔了自己种的白萝卜,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炖了骨头汤,起锅时,他撒了点细盐,又去扯了几根葱,切成葱末洒进去。
“这白萝卜特别好吃,吃起来是回甜的!”刘国松吃了一块白萝卜,他很久没有吃这种原汁原味的味道了,很像他们小时候吃过的白萝卜,是淡淡的甜有白萝卜的香在口吃蔓延开来。
什么蘸料都没用,一桌人将一大盆白萝卜吃了个精光。
简若蓁不爱吃萝卜,也吃了不少,她笑说,“我第一次觉得白萝卜好吃。”
老林在一旁端着碗嘿嘿的笑,他就知道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白萝卜会被众人夸,他骄傲的说,“山里温差大,阳光好,雨水足,今年的白萝卜被打过霜,甜得很。”
说话间,老林笑得更开心了,他本来多拔了一筐,想让他们走的时候带上,但想了想,觉得这些城里人指定看不上,话到了嘴边也没说。
简若蓁突然想,哪一天,等她忙完了手上的所有事情,她一定要再来17号林班,住上两晚,和老林一起去巡山,再吃吃老林种的白萝卜。
可是,哪一天呢?简若蓁也不知道。
下午两点左右,袁林和司机到达林场,正是下午阳光最盛的时候。
顾令笙将袁林叫过去,低声吩咐了几句,走的时候,袁林偷偷在灶台边压上了一个厚实的红包。
众人和李兵、老林父子告别,分坐两辆车返回。
车刚要驶出,简若蓁忽然想起什么,她让司机停住车,她飞快的下车跑了回去。
前面那辆车也跟着停了下来,顾令笙从后视镜看着简若蓁像一股风一般跑回去。
没一会儿,简若蓁又飞跑回来,手里拎了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四五个白萝卜,老林远远站在后面,笑眯眯的看着她。
简若蓁嘴角挂着笑,眼睛晶晶亮,气喘吁吁的跑到车子跟前,一边上车一边致歉,“不好意思耽误了,这白萝卜太好吃了,我想带点回去给我男朋友尝尝。”
顾令笙收回目光,升了车窗,心里隐隐滑过一丝失落。
“走吧。”他吩咐司机。
离开林场,看着窗外不断向后退去的树木,简若蓁心情竟有丝说不出的惆怅,不过是两天前才来这里,竟然像是已经过去很久很久。
“苏经理,在想什么呢?”刘国松问她。
简若蓁将目光从窗外收回,问同车的人,“要是让你们守林,你们觉得自己能在这里守多久?”
胡家磊想也没想,“那得看我老婆孩子愿意在这里呆多久。”
刘国松则挠了下头,“这不好说,得看守林工资是多少,要是工资开得高,我能在这里呆到他破产!”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前面那辆车里,气氛却是一片严肃。
顾令笙打了好几通电话,处理完了几件急事。
他坐在后排座上,正在看袁林带来的文件,吩咐他,“回去之后,你送苏经理去医院检查。”
“是。”袁林刚才来见着简若蓁一瘸一拐,心里就打鼓,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还真可大可小。
等到了城区,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众人各自回家休息。
尽管简若蓁一再推脱,顾令笙还是坚持让袁林陪她去医院检查。
简若蓁看着顾令笙的汽车尾灯汇入车流,跟袁林致歉,“袁助理,害你加班了。”
袁林态度恭恭谨谨,“苏经理,你客气了,边总他不放心。”
简若蓁觉得这话有丝怪异,细想却又挑不出任何毛病,她笑了一下,杵着登山杖跛脚往医院走。
袁林阻止了她,进去推了个轮椅出来,让简若蓁坐。
简若蓁觉得有些夸张,但一想,自己占用别人的下班时间,还是配合为妙。
医生让拍个X光片,以排除伤到骨头的可能性。
简若蓁坐在X光室外的休息大厅,等着出报告,袁林去外面接电话。
她突然看到简源源小跑了进来,紧跟着有张移动病床也被推了进来。
简若蓁愣了,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简源源,她看了眼自己坐着的轮椅,有些尴尬。
有住院病人被推来照X光,简源源作为管床医生去跟放射科医生沟通了几句,然后退到大厅静静等待。
避无可避,简若蓁将头埋得很低很低,祈祷简源源千万别看到她。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简若蓁眼前光线一暗,就听到了简源源劈头盖脸的声音,“简若蓁,你这是怎么了?”
简若蓁抬起头,“小事,在林场不小心崴了脚。”
简源源知道苏哲是一直反对简若蓁去林场的,现在看到简若蓁脚伤了,她是又心疼又来气,声音不自觉也大了几分,“简若蓁,你还揣着颗囊肿,你能不能爱惜点自己,好好保养身体上手术台!”
“那个,你今天又是夜班?那我哥会来接你吗?”
搬出苏哲也没用。
简源源只愣了一下,就大声说,“你别岔开话题。”
X光室有医生叫她,简源源回头应了声,匆忙对简若蓁说,“你好好养身体,等你那颗囊肿取出来了,我再跟你算账!”
说完,她快步跑了过去。
袁林打完电话正要进来,在休息厅门口撞见两人,他将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他不由得叹气,轻轻退去门外,过了会儿才进来去取X光片报告。
医生看过片子,说是软组织挫伤,休息两天就好。
袁林推简若蓁出医院,给她叫了车。
简若蓁上了车,正挥手道谢告别,袁林却突然问,“苏经理,你最近身体不舒服?”
简若蓁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否认,“没有啊,挺好的。”
袁林没说话,交代司机一定安全送到。
等他赶回基德时,整层办公楼漆黑,只有顾令笙办公室透出隐隐的光亮。
袁林敲门进去,顾令笙正低头看文件,见他进来,他合上文件,问,“苏经理,她脚有没有事?”
他刚在办公室卫生间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黑发微湿,空气中还有好闻的沐浴露香气,他肃目看着袁林,等待他的回答。
“医生说苏经理是软组织挫伤,需要休息两天。”
顾令笙点头,“你下班吧。”
袁林却站在原地没动。
顾令笙抬眸看他一眼,“有事?”
袁林想了下,清了清嗓子,才说,“边总,我在医院无意中听到,苏经理她身体……”
顾令笙冷冷出声,打断了他,“苏经理私人的事情,不需要向我汇报。”
“是。”袁林立即收声,心里却不住叹息了下,“囊肿”二字再次从他耳旁滑过。
简若蓁回家洗了澡,想躺会儿再睡,她随手将沙发上的X光片拿开,却在那一瞬间,闪出一个想法来。
她把X光片取出,对着灯光细看,足部骨骼清楚显现,她不学医,她看不懂如何判断骨头是否受伤,但是医生能看懂。
她猛然想到,无人机可以深入极为危险的地带,那些区域人力无法到达,如果能被无人机清晰拍下,林学专家就可以判断那里是否有珍稀植物!
比如悬崖峭壁上,人力根本无法搜索,而这些地方高大乔木较少,植物暴露充分,正适合无人机勘探。
而这,恰好是林场受限于资金和技术的盲区。
简若蓁一下兴奋起来,她翻身打开电脑,将想法整理成项目需求,发邮件给胡家磊。
第二天,简若蓁起个大早赶去基德,迫不及待的想和胡家磊讨论她昨晚的灵光乍现,是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她在楼下买了杯咖啡,等电梯时,有些抑不住的小雀跃。
门开了,顾令笙和袁林站在里面。
简若蓁顿时严肃几分,她半瘸着走入,轻声招呼,“边总,袁助。”
看着顾令笙目光掠过她脚踝,简若蓁笑说,“已经好多了。”
顾令笙点点头,一向和顾令笙一样冷淡话少的袁林,却看了眼她手上的咖啡,小声问,“苏经理,还没吃早饭?”
顾令笙站在前面,不动声色的微垂了下眸。
“还没。”简若蓁打算待会儿翻两块饼干应付了事。
电梯到了,袁林朝她点点头,和顾令笙一起走了出去,他微微侧头,余光扫到简若蓁,“囊肿”二字回响,他心里叹了口气。
简若蓁进了办公室,和胡家磊讨论。
胡家磊说,“试采时我跟李兵聊过,他说人力能去到的地方,林业局组织搜索过珍稀植物。但是人力到不了的地方就没法了。”
简若蓁点头,“人力无法搜索的地方,用无人机进行影像记录,把这写进调查的作业手册里,每个人都遵照执行。”
“好。可是要把这些珍稀植物都甄别出来,还是只能靠人工。”
胡家磊有些犯难,“这件事只有林学专家能做。”
他看着简若蓁,不用他说,简若蓁也明白,这种级别的林学专家不是随随便便能请动的。
简若蓁咬着唇想了会儿,她突然想到顾令笙能认出光叶蕨这样稀少的植物,并且了解它的生长特性,他很可能受过林学专家指导。想到这,简若蓁觉得或许顾令笙有途径请到林学专家。
“先这么做。”她吩咐。
前台妹妹来敲门,“苏经理,你订的早餐。”
简若蓁有些疑惑,她伸手接了过来,是一盒广式粥,配了几样清淡小菜,袋子里有张卡片。
她取出,“苏经理,好好吃饭,好好保养身体。”
落笔是袁林。
简若蓁有些愣,她活动了下自己脚踝,想着昨晚袁林推着她在医院跑上跑下,她有些不确定的问胡家磊,“基德人文关怀做得这么好吗?”

釜底抽薪
胡家磊笑说,“袁助心细。”
心不细,也做不了这个位置。
简若蓁不以为怪,她将早餐放到一边,继续讨论。
“你订个会议室,总结下试采情况,正式采集方案也需要再讨论,还有人员分工。”简若蓁沉吟,“我请示过边总,我们需要增加两名团队成员,我待会儿去和他们沟通。”
“好。”胡家磊说,“我上午约了智轩谈价格,会议排到下午?”
简若蓁点头。
下午开会时,简若蓁总结了试采,提示风险,再次强调了注意事项。
“智采系统已经选出来了,我们接下来会去林场,操控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简若蓁顿了下,“林场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简若蓁又说,“我们争取不用让人事部去社保跑工伤,大家都囫囵个回来,我请吃饭!”
“苏经理,那得点菜!你先准备好菜单!”何恒轩立即接话,众人一阵笑,气氛轻松不少。
胡家磊介绍智采系统的操控方法,然后说,“数据处理软件,大家会后安装。智轩一共配置了六个账号,苏经理,我,刘国松使用了三个,另三个账号分给夏雪、张强和谭莉莉。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还得加班加点。”
“最后,数据的统筹和分析,由张强来做。”胡家磊说。大家对这安排没有异议。
张强是基德重资评估部的老员工,他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在圈内有口皆碑,也很获委托方信任。
讨论正式采集方案,各项指标在试采前就已确定,此次主要是讨论人员分工,简若蓁确定两人一组,当天作业采集数据,第二天上午休息,下午开赴下一个林班。
按照林场总平图,简若蓁分配好各组负责的林班,并讨论了调查路线。
“我们时间紧,任务重,每个人作业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谨防出现意外。”
“苏经理,既然每个林班都会派守林人同去,那完全可以单独作业,效率也更高。”刘国松发出不同声音,带着些质疑。
他直视简若蓁,整个会议室也鸦雀无声。大家明白刘国松这句话和每个人的利益相关联,众人都看向简若蓁,等待她的回答。
“两人一组是为了安全起见。”简若蓁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袁助会发文给绩效管理部,项目提成按三倍发放。”
刘国松愣怔了一下,他摊了下手,表示没意见了。
会议进行到最后一项,简若蓁叫张强,“你把从委托方收集到的资料讲一下。”
张强坐在会议桌末尾,低头看着笔记本,没反应。
简若蓁又叫了他一声,他像是被人突然打断了沉思,这才抬起头来。
众人目光都投去张强身上,刘国松快速瞥了他一眼,低下头去。
张强很快调整好状态,开始讲述。
他从委托方获取了林场各项基本资料,比如林业局统计的树种、株数、生长周期、土壤条件、蓄积量等资料,以作参考;历年来的投入、审计报告,以确定林场经营成本;几百份市场合同,用来厘清各树种的市场价格。
最后,他说,“所有底稿资料我都已经整理好,会后按照分工发给大家。请大家严格遵守签署的保密协议。”
刚才的小插曲很快过去,简若蓁和众人讨论了几句,就宣布散会。
张强站起身来,收拾东西,他低着头,动作有条不紊。
离开会议室时,简若蓁回头看了他一眼,觉得他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什么。
她直觉张强有事。
回到办公室,简若蓁始终觉得张强在会上的走神有些反常,她从自己办公室往工位区看,重资评估部每张工位都被半人高的底稿淹没,众人在堆积如山的底稿中埋头工作。
简若蓁目光穿过那一摞又一摞的底稿,一一扫过众人,她带来的三个徒弟,基德的老员工,最后,她将目光落在了张强身上。
作为团队管理者,她必须清楚员工工作不在状态,是出了什么问题。
简若蓁给张强发了微信,约他去公司会客室聊聊。
她在茶水间泡了两杯咖啡,端去会客室,刚坐下没一会儿,张强就推门进来。
“苏经理。”他招呼道,拉开椅子坐下。
简若蓁将咖啡推到他面前,“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给你冲了杯意式。”
张强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我都可以,谢谢苏经理。”
“说起来,我们在一个部门,也就是一家人。”简若蓁看着他眼眸,语气诚挚,“我感觉你今天不在状态,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张强立即否认,“没有。”
沉默。两人都没说话。
过了几秒,张强似乎想要解释,“昨晚打游戏,没注意时间,没睡好。”
简若蓁看着他。
“嗯,没休息好。”张强重复了一遍,见简若蓁直视着他,他低了头,又觉得不妥,抬头看着简若蓁,只一瞬,就又将目光移开,落到那杯意式咖啡上。
“如果有难题,可以来找我,在我能力范围内,我都希望能帮到你。”简若蓁说。
“嗯,”张强哼出一个鼻音,然后说,“谢谢。”
他站起身来,“苏经理,我没事。你不用担心,我去工作了。”
简若蓁点头,看着他走出会客室。
张强刚才有些闪躲的眼神,这细微之处的反常,让简若蓁感觉不对劲。
往往,一个人的真实想法都表露在细节上。
简若蓁一个人在会客室呆了好一阵,也没琢磨出头绪来,但有一点她很清楚。
林场评估很特殊,评估师必须取得林业部培训合格的认证。因此,并不是基德每位评估师都有资质可以参与,何况,张强还负责数据统筹与分析。在正式评估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张强若是一直不在状态,势必拖累整个项目进度。
简若蓁必须谨慎处理。
她不得不往最坏的方面想。
难道,张强计划跳槽?
当这个想法蹦出来时,简若蓁吓了一跳。
她很快平复下来,想了想,打给了大学时候隔壁学院的师姐。
师姐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后没几年就自己开了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师姐,今年业务好做吗?”简若蓁寒暄,也是关心。
疫情原因,今年失业的人多,说好做也能说得过去。
但真说起来,其实业务变难了。因为个个企业缩编,师姐今年接到的招聘单子骤减一半。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