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崔音姚景年岚官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崔音 角色:崔音姚景年 热门小说推荐,《崔音姚景年岚官》是崔音情创作的一部现代言情小说,讲述的是崔音姚景年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我,礼部侍郎家长女崔音,自幼在外祖家长大十七岁那年他们接我回京,个个慈眉善目可是私底下,祖母漠然,父亲厌恶,继母苏氏笑里藏刀一母同胞的哥哥警告我:「崔音你要安分守己,否则我必不会饶了你」天真烂漫的嫡妹,言笑晏晏:「姐姐在乡下庄子长大,身上的衣裳都是不时兴的,我拾掇了几件自己不穿的给你」他们还打算把我嫁给郡公府那个打死了正妻的纨绔做续弦……进京之前,我原是打算悬梁自尽的呢是侍女槐花拼了...

第3章 在线试读



她的目光透着怜悯,高高在上。

我觉得好笑,黎家都被灭口两年了,什么叫此番遭了难。

满屋子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我那朱唇逐笑的继母苏氏,看起来可比她慈爱多了。

苏氏拉着我的手,眉眼温柔,颇具风韵:「音姐儿一路辛苦,咱们都盼着你来呢,哥儿今日还专程向司里告了假,在书房等着见你。」

「还有你父亲,他应该会早些回来,倒也不急着见他们,先来认识认识你这些妹妹。」

崔家人口挺多。

婶子姑母们引见完,还有一干堂婶子和表姑母。

表妹堂妹加起来,有七八人,我只记住了与我同父的崔媛和崔姝。

崔媛,是我继母苏氏所生,比我小一岁,是我嫡亲的妹妹。

崔姝,是我爹的妾室杨姨娘所生,与崔媛约莫同岁,是我庶妹。

我爹礼部侍郎崔谦,有两个儿子。

一个是我阿兄崔锦泽,另一个是继母苏氏生的崔锦成。

崔锦成才八岁,是个顽童。

我对崔锦泽比较感兴趣。

因为在雍州时,我娘不止一次提到过他。

看得出,她很想他,总偷偷抹泪。

到底是血脉至亲,我在管事的带领下,去书房见他时,难得地有些情绪波动。

结果大失所望。

那黄梨书案前的翩翩公子,看上去是与我有几分相像,但神情冷淡,望向我的时候皱了下眉头。

「崔音?」

「是。」

他声音挺好听,我便抬眼看他,嘴角勾着笑。

「你是在郿县庄子上长大的?」

「是。」

「跟她一起?」

这个「她」字,令我愣了下,随即盯着他笑:「兄长想说什么,不妨直言,难道接我过来,你们都没打听清楚?」

这不卑不亢,含笑的嗓音,令他又皱了眉头,眼中闪过冷意:「你既这样说了,我也不绕弯子,我知道她是吊死在你面前的,你与她感情很深,但你记住,我们崔家不欠她的,当初是她自己犯下错事,落得那样的下场,是自食其果罢了。」

「……」

「崔家没有对不起你,也没有对不起她,不管你作何想法,既已回了京,崔音你要安分守己,否则我必不会饶了你。」

明白了,他知我生于乡野,又目睹母亲死状,经历坎坷,怕我对崔家有怨,故而先来敲打一番。

挺失望的,原以为即便是敲打,也不该他来。

我微微叹息,对他道:「兄长多心,我岂是那不识好歹的人,能够回到崔家,我不知有多欢喜,怎会有别的想法?」

「生于乡野,并非我的错呀,命不由我罢了,我与你原有一样的出身,可我没得选,不是吗?」

「我也想过好日子,但我没办法,郿县农庄四下荒野,起风的时候像鬼在哭,冬天屋里又阴又冷,鸭屎淤泥满地泥泞,地头堆着粪,我还要下地干活,舅舅家对我不管不顾,庄里管事欺我年幼……」

「阿音……」

我嘴角噙着一丝苦笑,神情动容,崔锦泽果然态度软了下来,面上不忍,解释道:「我并无他意,你不要多想,你能回来我自然也是高兴的,只我不仅是你兄长,更是家中长子……」

「我明白的,兄长无需解释,你与我手足情深,自然是为我着想。」

低垂着眉眼,我声音释然,像是在安慰自己似的。

崔锦泽已全然对我没了戒备,面上甚至还有些后悔,又对我道:「你放心,既已回了崔家,那些过往都不要再想,今后你便是崔家长女,有我在,无人敢欺负你。」

总算,他看起来像个阿兄的样子了。

眼中不再有冷意,又声音温和地与我说了几句话,最后道:「母亲为你收拾好了院子,舟车劳顿,你先回去歇息一番,晚些时候还要去向父亲请安。」

我点了点头,冲他颔首微笑。

只离开书房时,又回头看他,笑道:「兄长这书斋干净明朗,笔墨纸砚应有尽有,可我总觉那博古架上,还缺了点什么。」

「哦?缺了什么?」

「缺一把剑。」

我看着他,神态认真。

12

礼部侍郎崔谦,虽为我父,待我的态度却疏离至极。

回京那日,我去向他请安,未曾忽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厌恶。

他冷淡道:「回来就好,为父事忙,今后不必日日都来,我未必有空见你。」

他看着是个肃穆之人,着官袍黑靴,目射寒星,仪表堂堂。

崔锦泽对我道:「父亲便是这样的性子,他待家中子女向来严厉,你莫要介怀。」

若不是后几日,我看到嫡妹崔媛在他面前撒娇,他一脸慈爱的模样,便也就信了。

京府崔家,父慈子孝,尊母敬长,一派和睦,处处充满温情。

崔媛天真烂漫,随口一句话,逗得祖母忍俊不禁,嗔笑着点她额头。

苏氏温柔端庄,很爱笑,在京中是出了名的贤良。

杨姨娘和她女儿崔姝,亦是能说会道,哄得老太太和苏氏身心愉悦。

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啊,一点矛盾也无。

听闻杨姨娘曾是苏氏的陪嫁丫鬟,自然处处讨她的好。

我一母同胞的阿兄,自幼被苏氏养大,视她为亲生母亲,视崔媛为亲妹。

真好。

真好的一家人。

好得令我嫉妒,又有些躁动不已,心烦意乱。

槐花说要带我进京找乐子。

我看是进京找了不痛快。

但他们毕竟是我生父和兄长,我虽不是什么好人,也努力遏制着心中不快了。

可他们偏要惹我。

为我指派了两个丫鬟和一个婆子,住进了我所在的汀兰苑。

许是知道崔家待我的态度,她们做事都很懈怠。

苏氏说过两日请人上门帮我裁新衣,结果十天半个月都没见人来。

雍州的布庄生意都快被我垄断了,什么样的新衣我不曾有过。

我只是对生活了无兴趣,不爱打扮,才穿得随意了。

偏那崔媛认定了我来自乡野农庄,第二日便带着丫鬟给我送礼来了——

「姐姐在乡下庄子长大,身上的衣裳都是不时兴的,我拾掇了几件自己不穿的给你。」

她眨巴着眼睛,言笑晏晏。

看上去也就是个心无城府的好姑娘。

得亏她的心无城府,后来又口无遮拦地告诉我:「姐姐花容月貌,随便打扮一番都好看的,郡公府的赵世子定会心悦于你……」

哦,明白了。

我说呢,崔家人并不待见我,缘何要接我回来?

是要同郡公府做亲,嫁个女儿过去。

槐花稍一打听,脸都黑了。

那郡公府的赵寅世子,是个打死了正妻的纨绔。

崔家自然不舍得嫁了崔媛过去,原本要嫁过去的是杨姨娘的女儿崔姝。

杨姨娘多精明,哭喊着对苏氏表忠心。

最后她们想起来了,崔家在雍州还有个长女,正好嫁给赵世子。

多么齐心协力的一家人,令人感动。

我那兄长不仅视崔媛为亲妹,原来待崔姝也比我亲近。

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也不跟他绕弯子,次日见了他,直言不讳道:「家中接我回来,是要给我议亲的?」

崔锦泽面上一愣,神情有些不自然,却道:「阿音你已经十七了,婚事自然不能再拖,留在雍州的话,又能嫁给什么好人家,你是崔家长女,家中自会帮你寻一门好的亲事。」

「哦,是郡公府的赵世子吗?」

「……父亲是有这个想法。」

「兄长能否告诉我,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家祖上是开国功臣,老公爷为人正直,世子亦是一表人才,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世子曾娶过妻,与夫人产生争执的时候,不小心将她推倒在地,头碰到石头上……」

「死了?」我故作惶恐。

崔锦泽解释道:「世子并非有意,也知道错了,老公爷将他打得很惨,他万不敢再犯,阿音你放心,他若不改,崔家也不会让你嫁。」

「哦,那就好,那就好。」

我松了口气般,又道:「有兄长在,我不怕的,我既是崔家之女,你和父亲都会向着我,对不对?」

「那是自然。」他一脸正色。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