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明朝大昏君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角色:朱厚熜黄锦 金牌作家“随遇而安写手”的优质好文,《明朝大昏君》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朱厚熜黄锦,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时,言道: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后赵国果然成为山东强国,击败胡人,扩地几百里当时之时,山东各国都重视圣贤之学,礼乐之用,以此为荣蛮夷胡人也羡慕圣人之学,派人学习然赵武灵王舍此而学远方之服,胡人之学,变古之道,却获得大成功是一桩美谈”“也就是说,这些蛮夷之地,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任何人,无关他的身份,就算是最为粗鄙之人,也有...

第48章 在线试读


殿试,很重要。

朱厚熜很重视。因为朱厚熜希望从这一次殿试当中,发现几个出色的人才,给自己储备一些有用的人才。

但在朝廷大佬眼中,这一次殿试并不是那么重要。朝廷会试、殿试每三年一次,每一次都有三百多名进士出现。按照正常情况,每一批进士想要成气候,最少需要十多年时间,甚至是需要20年时间。只有这么多时间的沉淀,这些进士才能够走到朝廷高位。

因此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大家更关注其他的事情。

“皇上,钱宁、江彬、王琼案三司会审已有结果。一致认为钱宁、江彬蛊惑先帝、密谋叛逆,应处以极刑。团练营提督周、琮与江彬之子勋、杰、鳌、熙皆为附逆,应全部处以极刑。”

正德16年5月17日。

朱厚熜再次和内阁阁臣、大九卿、小九卿,以及督察院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监察御史、六科官员会晤。除了20天前进行了一次早朝之后,朱厚熜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早朝。

早朝太繁杂,一大堆的规矩连皇帝都感觉闹心,而且也无法处理什么重要事情。

但朱厚熜要表现出勤政,既然不能召开早朝,那么朱厚熜就重视廷议。朱厚熜每天都是到武英殿坐镇,和内阁阁臣、六部尚书商议事情。碰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则是召集大九卿、小九卿一起讨论。

对于朱厚熜这样的做法,杨廷和他们非常满意。

因为朱厚熜勤政,结果是司礼监的权力大大缩减。本来内阁的票拟要送到司礼监,需要司礼监批红。但朱厚熜勤政,很多重要的奏折就不需要送到司礼监,大家坐在一起直接就解决了。杨廷和他们面对皇帝,直接说出他们的想法,直接给皇帝提建议。皇帝如果当场同意,那么司礼监这个程序直接就省下。这个和杨廷和他们想要打击宦官是不谋而合的。今天之所以来的人这么多,是因为三司会审钱宁、江彬、王琼案,已经有了重大的进展。

或者说终于聚集了足够的证据。

刑部尚书张子麟上前,表示应该要杀了钱宁。朱厚熜看着三法司的报告,以及锦衣卫这边,还有自己的御用太监黄锦递上的报告,没有任何的意外。

因为钱宁这个人必死。

钱宁和江彬,和正德朝的那些权阉又是不一样的。正德朝的权阉,他们是仗着正德皇帝的势狐假虎威。他们破坏的是明朝的政治环境,以及侵吞太多的资产。

杨廷和他们要的是打击这些权阉,至于杀不杀这些权阉倒不是一定要如此。因为这些权阉就是靠着正德皇帝的宠爱。没有了正德皇帝之后,他们权势的根基已经没有了。

但钱宁和江彬,和那些权阉不一样,这两个人都是领兵的。有段时间靠着明武宗的宠爱,手中拥有过很强大的兵力。这样的人,不仅仅是杨廷和他们要杀,朱厚熜也是不可能留下他们的。

所以他们结局早已确定。

因此三法司也好,锦衣卫也好,黄锦也好,回答都一样。

钱宁、江彬该死。

“可。”

朱厚熜亲自在刑部尚书张子麟的折子上批示。

钱宁、江彬不过就是正德皇帝的宠臣,也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能力,因此朱厚熜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想法。他们的死活朱厚熜根本不关心。现在既然大家都说这两个人该死,那么只能是死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有罪,就不是朱厚熜考虑的事情。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