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宁飞李恬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佚名 角色:宁飞李恬 热门小说推荐,宁飞李恬是佚名创作的一部军事历史,讲述的是宁飞李恬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裴振乾道:“老朽已年近七十,岁月不饶人,怕是无法出山了”“不过,宁公公三顾茅庐,这份诚心实在让人感动”“这样吧,犬子裴绍,自幼跟随小老儿学习经商之道,以至于学业荒废,无法走入仕途,不过犬子在经商方面已青出于蓝,能力与眼光均在小老儿之上,若是宁公公不弃,就让犬子辅佐于你可好?”“噢?”宁飞想了想,裴振乾确实有些老了,宁氏银号草创,一定会耗费大量精力,裴振乾的身体未必能吃得消,...

第21章 在线试读

翌日,太和殿,早朝。

圣人李恬直截了当说道:“朕打算增加发行国债,共计四千万两,用于北部边境的防御作战以及国内的建设。”

一旁的户部尚书韩硕道:“圣人,国债虽可解一时之急,但却是饮鸩止渴,四千万两国债,五年之后本息要偿还六千万两,而我大乾年入财赋不过三千万两,差额巨大,五年之后又到哪里去筹措资金偿还?”

这话一出口,一旁的工部尚书姜武臣,吏部尚书汪再臣,礼部主簿杨仪,户部侍郎倪峰也纷纷出言,表示国债绝不可发行太多,否则必然会压垮大乾的经济。

眼见众大臣口径一致,圣人李恬不悦,可一时之间无法出口反驳。

这时珠帘后方刘太后的声音传来。

“你们都说发行国债是饮鸩止渴,可是不喝这毒酒,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在短时间筹措如此大规模的银两吗?

难道朝廷就靠你们的捐款过日子?”

一听说捐款,众大臣全都哑巴了,显然,捐款触动了百官的直接利益,所有人都不想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填进行财赋的这个无底洞。

一听众人没词了,刘太后这才说道:“既然诸位爱卿不反对增加国债,那此议就通过了。”

大将军龙飞扬当即表态:“太后圣明,如此一来,我大乾就有钱重组北部防线,挡住北唐军的进攻。”

这些武将考虑问题都是从战局出发,至于朝廷有没有钱,钱从何处来,那是文官的事,他们武官只管打仗着便是。

当下众武官纷纷表态赞成增加国债,而文官又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眼见此议就要通过。

宰相元载道突然说道:“若是缺钱了可以多增赋税以缓解财政困难,如现在不增赋税,五年之后再增,数额巨大,必然逼得百姓造反,如之奈何?”

元载道这言一出,姜武臣、杨仪、汪再臣、倪峰等人也纷纷上奏增加赋税,以免后患无穷。

眼见文官们并不同意增加国债,刘太后眉头紧皱,当即说道:“宁飞有一法,即可不增加赋税,又可五年之后还清欠款。”

元载道问:“有这样的法子?

那倒是要听一听。”

宁飞见状走了出来。

“我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开办银号。”

“何为银号?”

百官皆是不解,就连元载道也没有听说过银号,所以众人齐齐看向宁飞。

当下宁飞就将银号的作用说了一遍,而且说明,给他六百万两启动资金,五年后,还朝廷三千万两,有了这笔钱,足以弥补朝廷此次借款的亏空。

一听宁飞之言,百官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银号这样的新生事物,不过再一想,若真如宁飞所言,这银号确是一个有利于朝廷的生意,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元载道看向宁飞。

“若五年之后,银号无法偿还三千万两怎么办?”

宁飞朗声道:“我愿以性命担保,若五年后宁氏银号无法偿还朝廷三千万两,那就砍下我的头!”

一听宁飞如此自信,百官都闭上了嘴巴。

唯有元载道又道:“宁飞,你的脑袋值三千万两白银吗?”

宁飞一笑。

“我大乾不是无钱,而钱都散于民间,我的办法就是将民间的钱收上来,集中钱财办大事,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百姓。

若宰相不相信,大可以增加赋税,但到时逼得百姓造反,宰相是要负全责的!”

一听宁飞这话,元载道一时语塞,除了加赋,他确实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现在看来,宁飞的增加国债,开办银号,或许是一个可行之法。

元载道这边不说话了,一旁的言官们都不干了。

御史大夫颜颂出班道:“我大乾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就立有遗训,宦官不得干政,宁飞不过一个宦官,若由他开办银号,那岂不是违背了太祖的遗训?”

此言一出,一干言官纷纷附和。

“确是如此,宦官不得干政,这是太祖的遗训啊!”

这时圣人李恬开口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宁飞是有本事的人,朕用人不拘一格,量才而用,不要说是宦官,就算是妇人,乡野村民,只要是有能力,朕也一定要用。”

颜颂当即给李恬跪了下去。

“圣人,不遵祖训,违背天道,上天是要降下惩罚的啊!

请圣人三思!”

“请圣人三思!”

言官们都跪了下去。

李恬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但就在这时,珠帘后的刘太后却开口了。

“宁飞虽是宦官,但精明能干,开设银号,增加国债有利于朝廷,宁飞不干的话,你们谁来干?”

刘太后这话将所有人都问住了。

现在增加国债,办银号弥补亏空是第一件大事,但这种事别人从没干过,担着极大的风险,宁飞不干的话,谁还能干?

那些言官只会说一些祖制,迂腐不堪,真让他们办事,他们有这个本事吗?

还有朝中的官员,谁愿意将惹这么大的麻烦,将脑袋别在裤腰上增加国债,兴办银号?

只要一个处理不好,不但自己性命难保,怕是连家人都无法保全。

刘太后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一时竟无人一能答。

颜颂是个老古董,认死死理,当下看向宁飞,用手一指宁飞。

“阉贼,你真的想坏了我大乾的规矩吗?”

宁飞并不生气,只是一笑,对颜颂道:“此事若我不去做,颜大人去做吗?

若颜大人能做,宁飞甘愿让贤!”

“你……你……”颜颂连说了好几个你字,却无法再说下去。

一旁的户部尚书韩硕道:“宁公公,发行国债和银号之事本应由户部负责,今日交给了你,乃是太后和圣人的恩典,若你五年之后无法还上三千万两白银又当如何?”

宁飞一笑。

“若五年后还不上三千万两白银,宁飞愿当众自裁以谢天下!”

“痛快!”

“想不到宁公公如此有骨气,敢于担当,我龙飞扬佩服你!”

龙飞扬当着所有人的面,向宁飞一挑大拇指……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