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景云钟杨晓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翡翠青葱 角色:景云钟杨晓 小说《景云钟杨晓》是知名作者“翡翠青葱”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景云钟杨晓展开。全文精彩片段:杨晓打开信封之后,里面是有两张纸,一张杨国忠给杨晓的信件,很简短,就是让他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之类,并没有多说什么,另外一张纸就比较重要了这是杨晓特意向杨国忠要的东西,兵部的调兵文书张环这些人目前依旧是潼关的守军,虽然说哥舒翰已经同意他们保护杨晓回长安,可是长安城是什么地方,那是都城,怎么可能会让这么一批手持兵刃的骑兵进入呢,所以兵部的调令是必不可少的杨国忠是兵部尚书,这一点还是比较好办的,立...

第11章 在线试读


“请从父下令,命我为讨逆先锋官,统帅这八千兵马!”

杨晓伸手要职权了,要是指挥不动这些兵马,恐怕弄不好自己真要陷进去了。

哥舒翰自然不想给杨晓这个职权,毕竟这是将近万人兵马,可是杨晓这次基本上是送死的节奏,即便给了也没掀不起多大风浪,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他手中也多了一份可以制约杨国忠的把柄。

杨晓早就明白哥舒翰的心思了,只要对自己有利无害的事情,他都会去做的。

“田良丘,任命杨晓为潼关讨逆先锋官,这是本元帅的佩剑,八千兵马见此剑如见本帅!”

果然,哥舒翰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把自己佩剑拿了出来。

他也小小的留了个心眼,这把剑只能代替他指挥这八千兵马,杨晓想要利用这个职权来骗走兵马几乎是不可能的。

杨晓接过哥舒翰的宝剑之后,许久没有出现的声音再次降临。

物品:大唐名将、潼关守军元帅哥舒翰佩剑,具有象征意义,可指挥配属的三千轻骑兵、五千步卒。

根据王思远派出的斥候回报,安禄山的大军已经离开洛阳朝着潼关方向而来,为首的就是崔乾佑,只是他手中有多少兵马还未可知,不过以崔乾佑在安禄山心中的地位,绝对不会是一些老弱病残的,这个潼关的大小将领都明白。

王思礼配属给杨晓的骑兵也是自己队伍中最不受待见的,倒是李承光特意从潼关守军中抽调出来的五千老兵,都是英勇善战的那种,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战场的掌控非常到位,一旦有危险的话,就会提早跑路。

这一次杨晓的行动以速度见长,所有的队伍都是轻装上阵,甚至都没有太多的粮草调动,三千骑兵很快就调拨过来了,再加上五千步卒,八千人马乌压压的站在校场上表情肃穆,倒也有一副肃杀的场面。

杨晓站在点将台上扫视着眼前的这些军兵,一股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

“叛逆安禄山贼占据东都,意图大唐基业,圣上仁慈数次降旨相劝,然贼嚣张至极,我等奉旨灭贼,自有天威护佑!”杨晓高举手中的佩剑,“奉大元帅令,我杨晓充任讨逆先锋官,前出潼关寻机灭贼!令行禁止皆听我号令,否则大唐军律九斩十三杀不是摆着好看的!”

“威武!威武!”所有士卒齐声喊道。

虽然这些士卒都不知道杨晓是何许人也,不过看到人家手里拿着大元帅的佩剑,自然都要听从他的指挥,最主要的是率领这些士卒的校尉将领都接到了各自上司的命令,知道这位杨晓来头不小。

“出发!”杨晓一挥手,整个大军立即行动起来,朝着潼关正门进发。

站在一旁的李承光面露喜色,他没想到杨家居然还有这样的好男儿,根本不是纨绔子弟的样子,即便他手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校尉,能拿出这种气势的也不多,而代哥舒翰送行的王思礼则是表情复杂,既希望杨晓成功,又盼望这小子死在叛军的手中。

“李将军,我离开之后,请派人驻守潼关外的三道壕沟,一旦崔乾佑的大军来袭,也好给我们回城的通道!”

李承光愣了一下,潼关城外的三道壕沟是前段日子刚刚挖掘出来的,杨晓怎么知晓,这家伙似乎还有不少秘密啊!

送走了杨晓这支先锋队伍之后,潼关内依旧是忙碌一片,没有接到新的圣旨之前,他们大元帅府接到的命令依旧有效,潼关大军必须要在三天后出击进攻安禄山的叛军。

所有知情的将领们都在暗暗的祈祷杨晓的这支队伍能够把安禄山的阴谋显露出来,否则他们都要遵从圣旨去送死。

关旦此时手中握着一封信件,这是哥舒翰写给杨国忠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之前说的那样,杨晓假传兵部的命令,让哥舒翰任命他为先锋官,带着八千人率先出关进攻叛军了。

等到杨晓开始出发之后,关旦甚至连马车都没赶,直接骑着哥舒翰给的两匹战马,朝着二百里外的长安急速狂奔。

等关旦骑着战马冲进卫国公府的时候,杨国忠刚从兴庆宫回来,跟虢国夫人等人商议下一步如何应对陈玄礼的死,现在城内已经开始流传各种消息,好在没有人把矛头指向杨晓。

杨国忠看到哥舒翰的信件之后,瞬间就炸毛了,那几个女人围着杨国忠大呼小叫、痛哭流涕,特别是虢国夫人拽着杨国忠的衣袖向他要杨晓。

杨国忠又仔细的看了一遍信件,然后立即对跟前的关旦讲道:“关旦,你给我说实话,公子到了潼关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旦见杨国忠发怒了,立马跪倒在地:“宰相大人,小的也不知道啊,到了潼关之后,我们就到了客栈,然后公子让掌柜去找了一个叫李承光的将军,随后他就跟着那人派来的侍卫去了大元帅府,小的是个下人,不能进入议事厅,后来公子出来之后就说让我回来送信!”

杨国忠听完了关旦的讲述之后,顿时陷入了一片疑惑之中,李承光是潼关守将,虽然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联,倒也是一员虎将,杨晓到底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三妹,你别哭!我即刻派兵去潼关把晓儿追回来!”不管潼关发生了什么事情,儿子的性命是最重要的,杨国忠立即冲着虢国夫人讲道。

“你派人?潼关都是哥舒翰的人,你的人到了那里早就被砍了脑袋,杜乾运手握一万大军都没保命!跟你说这些没用,我现在要进宫找圣上要圣旨!”虢国夫人转身就走。

杨国忠知道现在只有皇帝能够压住哥舒翰,急忙跟在虢国夫人的身后往兴庆宫奔去,至于陈玄礼的事情暂时放到一边儿吧。

杨晓虽然是首次带兵,那么多的小说也不是白看的,他知道表面上这些人都听自己指挥,真正出了事情,他们第一个要杀的恐怕就是自己,特别是那三千骑兵,那就是王思礼看着自己的。

他能够依靠的就是李承光的这五千兵卒了,只要不遇到安禄山的同罗骑兵,逃命还是有所保证的,这也是杨晓让李承光抽调老兵的缘故,老兵都知道怎么保命。

杨晓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杀手锏,也是他敢在旁人看来根本是送死的计划中毛遂自荐,那就是他清楚的知道崔乾佑的作战计划,这是无可比拟的利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