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第1章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秋。
奉天殿内。
大殿正上方,当今的皇帝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
只见他身着绛纱袍,头戴皮弁冠。
两鬓花白但庄重威严,双目浑浊却锐利矍铄!
虽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者,但精神抖擞,不怒而威。
. . . . . .
殿内,文武百官朝列两侧,神情恭顺。
其中,站在右侧最上首身着赤色金织蟠龙袍之人乃是先太子朱标嫡次子。
也就是朱元璋的嫡孙——朱允炆。
朱允炆端站着,低眉垂眸。
面上看不出多余的神情,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 . . . . .
就在年初。
太子朱标骤然薨逝。
这让整个京师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今太子的丧事已经尘埃落定。
下一步就是如何册立储君的问题。
这关乎到国之根本,自然不能马虎。
只是,这人选问题还有待商榷。
依照常理来说,嫡长子去世,理应是次子即位。
二皇子秦王朱樉继承储位也算是理所应当。
可世人皆知,朱元璋偏爱嫡孙朱允炆。
因而,这储君之位究竟落到谁人身上,委实不好揣度。
此刻大殿内一片寂静。
群臣都在等待着龙椅上的那一位开口,做出圣决。
......
“近日以来,朝野内外议论不断,无非就是储位人选。”
“诸位皆是朝中重臣,也是为了国本才会如此。”
“所以经过咱的慎重考虑,储位人选已有决策。”
说完之后,朱元璋扫了一眼下方的大臣们。
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朱允炆的身上。
复又启唇,声音清晰而威严的一字一句道。
“朕决定,册立皇嫡长孙允炆为皇太孙,祭告太庙。”
“另,国事繁重,兹令皇太孙允炆分理庶政,抚军监国。”
. . . . . .
“圣上英明!”
听到朱元璋的决策,群臣顿时躬身行礼。
齐声高呼。
然而,与其他人齐颂圣恩不同。
站于群臣前侧的一名中年人却面色一变。
虽让他也同其他朝臣一般俯首恭贺。
但交叠的双手却暗暗用力,眼神中闪过一抹透骨的寒意。
此人正是刚刚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的二皇子——秦王朱樉。
.....
在这之前,他心中一直觉得这储君应是自己的。
却不想,他父皇竟然会如此偏心。
宁愿将皇位传给一个毛头小子也不传给他。
不过虽然他心中多有不满,但是又不能当面说出来。
只能暗自咽下这口气。
. . . . . .
而与此同时,刚被封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在听完朱元璋的立储之言后。
心里却顿时“咯噔”一下!
后背迅速的冒起了一层冷汗,暗道一声不妙!
糟糕!
该来的还是来了!
自己竟然真的被立为了储君!
这么说再过几年他就要继承皇位了!
......
世人都觉得当皇帝好,能够享受无上的权利与荣华。
可是,只有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就只能当四年。
四年之后,他就要被他的亲叔叔给拉下马来。
最后,生死不明!
. . . . . .
别问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但凡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大明的这段历史。
他名叫朱允,乃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当代社畜。
可不知为何,睡了一觉稀里糊涂的就穿越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朝。
不过,最令他觉得艹蛋的是,他穿成的谁不好。
偏偏穿成了跟自己名字仅一字之差的这位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
没错,就是那个当了没几天皇帝就被自己亲叔叔给打的跑路。
捉迷藏捉了六百多年都没人能找到的。
堪称历史最倒霉皇帝之一的建文帝!
能穿成他,朱允觉得自己也足够倒霉的!
现在历史的车轮正在缓缓前进。
与他知道的那段剧情分毫不差!
看来真的是天要亡我啊!
. . . . . .
此刻,奉天殿内,听到了朱元璋旨意的朝臣们。
面上虽有一丝诧异,但却又觉得似乎理应如此。
当今陛下一直讲究立嫡立长,嫡长子薨逝,那么立嫡孙为储也算是理所应当。
朱允炆虽是先太子次子,但长子早夭,次子居上倒也算得上是嫡长孙。
所以,立朱允炆为储,可谓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接着,文武百官异口同声的庆贺道。
“恭贺陛下,恭贺殿下,国本归一,万民之幸。”
. . . . . .
可此时,满朝文武贺喜的声音,听在朱允耳朵里,简直跟催命符没什么两样。
这帮老东西,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自己被封了皇太孙,死亡的进度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朱允脑海中瞬间连自己的葬礼要摆几桌都想好了。
. . . . . .
“咳咳,殿下,赶紧谢恩啊!”
站在朱允身后的大臣,见他迟迟没有动作,于是立马低声提示道。
朱允听到后,这才如梦初醒。
立马恭敬的朝着上座的朱元璋行礼谢恩。
虽然心中不情愿,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谢完恩后,朱允就怀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听着满殿的官员的各种上奏。
在经过了好一番煎熬之后,终于等到了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