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魏霍辞柳明珠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魏霍辞 角色:魏霍辞柳明珠 现代言情小说《魏霍辞柳明珠》中的主人公是主角魏霍辞柳明珠,编写本书的大神叫做“魏霍辞”。更多精彩阅读:和昨天看见她时的装扮完全不同昨夜她为了接待客人,化了精致的妆,身上浅绿的衣裙把她整个人衬得像柳芽般娇嫩可眼前的她只穿着一件半旧的T恤,牛仔长裙洗得发白,一双帆布鞋刷得倒是干干净净,只是漂洗后留下斑斑点点的黄印乌黑的长发挽起来,有几缕碎发落在耳畔颈间她显然是极其贫穷的衣服旧了,脸上劣质的粉暗沉了,甚至因为鬓发微蓬而显得有点邋遢然而正如幼时读到的书上所说,粗服乱头,也难掩国色一块块木牌上...

第1章 在线试读

和昨天看见她时的装扮完全不同。
昨夜她为了接待客人,化了精致的妆,身上浅绿的衣裙把她整个人衬得像柳芽般娇嫩。
可眼前的她只穿着一件半旧的T恤,牛仔长裙洗得发白,一双帆布鞋刷得倒是干干净净,只是漂洗后留下斑斑点点的黄印。乌黑的长发挽起来,有几缕碎发落在耳畔颈间。
她显然是极其贫穷的。衣服旧了,脸上劣质的粉暗沉了,甚至因为鬓发微蓬而显得有点邋遢。然而正如幼时读到的书上所说,粗服乱头,也难掩国色。
一块块木牌上刻了面点甜品的名字,悬挂起来。柳明珠站在那里仰头看着餐单。
她有点近视,不到一百度,但还是眯起了眼。
魏霍辞鬼使神差地走到她旁边去,站定。
微风吹动了她散落的发梢。那一缕青丝带着点点幽香,擦着他的肩膀,从她的脑后拂上她的脸颊。
女孩儿伸出纤细如兰瓣的小指一勾,勾住那缕头发,挽在耳后。她的动作轻而缓,透着女孩特有的婉娩柔情。
“嗯……我要一份芙蓉糕,一份椰香水晶团,一份叉烧包,一笼小笼包,一碗红豆沙。”她余光瞥见一抹身影,以为是服务员来了,就自顾地点着菜。
他不出声。
见身边的人没答应,柳明珠这才侧过头去看。
“先生?”
“嗯。”他也仰头看着餐单,“这么巧。”
“哦……”她有些不知所措地往旁边挪了挪,“是巧。买这些,自己吃?”
“不,我是给家里人买的。”
魏霍辞看她两手空空,只握着一点现金,连随身的包也不带一个,挑了挑眉:“你是本地人?”
“不是,我是郎溪人。”
他默了一瞬,很快就点了点头,把助理阿承招呼过来,低声说了几个甜点的名字:“点两份,一份给她。连她刚才点的都算在一起,划我的账。”
“不,先生!”柳明珠坚定地摇头,“我不能要。”
“算我谢你昨夜的陪伴。”他似乎微微勾了勾唇角,细看了她一眼,转身要走时,却忽然顿住了,问她:“你叫什么?”
“柳明珠。”
“是哪个字?对!合适的人选最重要!”老太太的眼睛亮了亮,“那天你管伯伯来了,带来了他们家的女儿们,我看那个牧荑好极了!年纪、模样、出身都和你相配……”
魏霍辞露出个无可奈何的笑容来:“我一猜您就在这等我呢。”叹口气,终于是妥协了,“好吧,我去见见,但合不合适您说了可不算。”
见他一口应承下来,老太太眉开眼笑,连声答应:“当然、当然,婚姻大事,还是你们年轻人自己做主。”
把他和管小姐见面的事说定,老太太就借口上楼取东西先离开片刻。魏霍辞心里知道,这老太太一定是给管家回话去了。
说起来管家,在平城虽然算不上世家,却也算是新贵。家里本是靠地产起来的,近些年也涉足些影视文化类投资,尤其是他家的大女儿管炜彤,前些年嫁了个不大不小的艺术家,算是彻底把管家洗进了文化人的圈里。
凭着这个,管家虽是新来平城的家族,却也渐渐扎住了根。
魏霍辞一向听说管家家教甚严,也曾远远目睹过管家这位大姐的风采,只想想就觉得她的妹妹定不会错,所以刚才才一口答应下来。
这边魏霍辞对着窗外出了一会儿神,那边老太太已经打完电话下楼来了。他忙起身去搀扶。老太太反倒把他推开:“我还用不着你扶我!”
成姐正端着一碟凉菜走出来:“小天,老太太不服老呢!你快别扶她,免得推推搡搡她更走不稳。”
他就放开手,看外祖母的脚步还利索,便没再上前。
“还是小成了解我!”老太太自己走到沙发前坐下,“你看我从楼上找出什么来了?”
魏霍辞低头看了看老太太手里的东西。
一本旧相册。
发黄的塑料封皮下压着桃红的提花缎子封面。
瞬间,他就像被人揪住了头发一般,整个头都炸裂一样地疼了起来。
面上却依旧平静:“陈年旧物,您把它拿出来干嘛?”错开眼睛,一眼都不愿去看。
“正因为是陈年旧物,小天,我才要拿出来给你看。”苏老太太慢慢擦去封皮上的灰尘,“你这些年在徐家做的那些事,不都是为着这个吗?”
她慢吞吞地戴上眼镜,翻开了第一页。
一个年轻女人,上身穿短T恤,下身穿网球裙,身姿窈窕地站在镜头前。她头上扎着发带,手里握着网球拍,脚下穿着运动鞋,一派青春天真。
那是苏老太太唯一的女儿苏韵,也是魏霍辞的妈妈。
“阿月从小就爱说爱笑,嫁给你爸爸之后,你爸爸把她宠得更加不像样子了。你看看,结婚多少年了,还打扮得小姑娘一样呢!”
魏霍辞不语。
“你看你看,这是刚有了你的时候。”
又翻过一页。
“你抓周时抓了支笔,看把你爷爷美得呦……说徐家一辈要出一个读书人,结果你也没走上读书这条路。”
“这是那年带你回徐家老家,瞧!把你打扮成个什么样子?小天,你还记得吗?”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