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许辞欢陆闯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陆闯 角色:陆闯张圆 金牌作家“陆闯”的现代言情,《许辞欢陆闯》作品已完结,主人公:陆闯张圆,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母女两人面色沉沉,默默置了一回气,桂姨娘见她拗着头,叹道:;这没风没影的事,你以后半个字都不许冒出嘴来,若被有心人听了去,添油加醋的渲染开来,最后害的还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云绮皱眉;你不嫁人了?人在背后说闲话不说你?;桂姨娘道,;你也老大不小,马上也要谈婚论嫁,家里的丑事,婆家难道听不见,不会想么?;又好言相劝:;好好的搬到侧厢来做什么,那是大人们住的地方,等明年你二姐姐嫁了,绣阁就...

第4章 在线试读

顺儿寻了个常往赵家去的梳头婆子,许了她几钱银子,带去见了许辞欢。

那梳头婆子最会钻营富贵人家的后院,一双眼尖似针,暗地里也做些穿针引钱的勾当,在茶楼里坐定,见竹帘后人影绰绰,却半晌不说话,喝完一壶浓茶后,方听见有个年轻清越的声音:;那赵安人家,都是什么人?;

梳头婆子道:;那赵大人,是江都本府人,祖上原是卖纸烛的商户,后他念书科举,中了三甲,在金陵为官数载,娶亲姑苏唐氏,老爷夫人只育一女,年初新皇登基,擢升饱学之士,这赵老爷升迁山西大同府通判一职,唐氏受赐安人,因路途遥远,赵老爷将家人先送回江都府安顿,待日后安稳后再接去大同府同聚,如今这老宅里只得安人、女儿同住,并一堆人仆人服侍。;

;这样的贵老爷家,如何只得一女,想必是夫妻鹣鲽情深,不忍纳妾吧。;

那婆子嘻嘻一笑,呷茶:;赵安人礼佛,待人最是心善,家里下人都念安人的好哩,又常自责多年无出,替赵大人连着纳了数名美妾,只是不知怎的,一直没得消息罢了。;

许辞欢又问:;赵安人爱女,可许了人家不曾?;

婆子听说话人声音斯文有礼,揣摩是打探赵窈儿的年轻郎君,笑道:;还未曾寻人,只是这样的容貌家世,他家势要个好的,最好是清贵高门,方配的上自家女儿,赵安人也暗暗心急,每日里吃喝不下,常要我们留意些年轻俊才。;

端午那日许辞欢观赵安人和张夫人神色,只管看陆闯,问婆子:;观心街的张家,和赵大人家是旧相识,儿女年岁都相仿,男才女貌,如何没说合说合。;

;也曾说合过哩,只是不成罢了。;那婆子道,;因赵安人急着带着女儿去金陵,故把这事耽搁下来,后来张家和哨子桥下开生药铺的施家结亲了,这事也就过了。;

许辞欢又问赵家有多少奴仆,那婆子一一说了,听见帘后人沉吟半晌,问:;有个腔调拿捏,走路软绵的嬷嬷,看着倒不一般。;

梳头婆子寻思一番,笑道:;小官人说的是沈氏不成,那是伴着赵安人早晚唱念祝颂的嬷嬷,这嬷嬷是吴江人氏,原是个出家的尼姑,十数年前就还俗嫁了人,跟丈夫在金陵开了个粥摊,摊子正支在赵大人家的门前,几年前她死了丈夫,自己过不了活,赵安人看她每日里还唱念,索性招入府,伴随左右伺候。;

他听得吴江和尼姑两字,心里暗自咀嚼了一番,已经有了计较,打发了梳头婆子,又寻人去打探旁消息。

端午节后,陆闯打定主意闭门不出,每日只陪伴施老夫人左右,再和姐妹几人针线玩耍,消磨度日。

天气酷热,几场午后大雨,小花园里的水潭都漫至岸石,水潭里的睡莲银珠滚滚,白蕊暗香沉浮,水边绣线菊和美人月季花枝垂水,惹得鱼儿跳跃唼喋。

小绣阁里门窗洞开,槛沿窗下都熏着驱虫的艾草,苦香绵延,陆闯和苗儿在窗下绣绷架上做了半日绣活,正各自累得眼酸脖累之际,陆闯罢手,将绣线咬断:;苗儿姐姐,歇歇吧。;

日晒屋头,蝉鸣林静,夏衫单薄,两名素衣少女在窗下摇着团扇,宝月端来两碗冰雪杨梅荔枝膏,碗里是杨梅肉染成淡绯红碎冰,浇过薄薄一层蔗蜜,拌了三四样蜜饯干果,用小银勺挖入嘴中,甘甜冰凉,一点点倒牙的甜酸。

姐妹两人悄声说话。

;每年厌夏,总惦记着这一碗碎冰雪。;苗儿道,;我素来不喜欢夏日,却独爱这个。;

;四季里我独爱夏,火辣辣的日头、清凉凉的晚风、甜馥馥的花香,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陆闯将嘴中冰雪咽入,见苗儿低头搅动瓷碗,;苗儿姐姐近来常蹙眉,是有什么心事么?;

;也没什么。;苗儿轻声道,;只是天热,觉得胸闷难受罢了。;

蓝表叔一家住在后罩房,只有四间堂屋,除了一家五口外,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婢女,一个洗衣烧饭的婆子,人多住的逼仄些,却也没有法子,近来陆闯也隐隐听见声响,芳儿闹着要自己的屋子,把田氏吵得头疼,芳儿直吵到了蓝表叔面前,一家子人生了好大一回气。

家里的仆丁私下嚼舌头,蓝表叔在外头养着妓子,钱花得如流水一般,只道等苗儿芳儿嫁出去了,后罩房就阔绰够住,家里两个女儿听闻此话,都暗自伤心,芳儿更是指着自己父亲鼻子,骂了些不好听的话。

她看着苗儿的神色,摇了摇扇子:;云绮常去姨娘处歇玩,我一人冷清清的守着这屋子,连个说话的姐妹都没有,不若姐姐搬来和我同住,你我两人向来同进同出,若能日夜都守在一处,最开心不过了。;

苗儿摇摇头,抿唇道:;这也不好,我不过是客,哪能日日住在妹妹屋里。;

;左右等明年嫁了就好了呀。;陆闯悄声说,;如今已是六月天,再等上一载,就走出了这道门槛,你瞧这日日走针飞线,日子过得多快呀。;

;也就剩下一载辰光,再等等也不妨。;苗儿轻蹙眉,;不怕妹妹笑话,我心里头也只盼着嫁出去了,任夫家再如何,也不愿再回来了爹爹和阿娘每每见面,都要吵上一架,不是为我嫁妆,就是为了妹妹的亲事,我在旁听着,心里也不好受。;

陆闯也不知怎么安慰,只得道:;隐约听说,祖母那都备着双份的东西呢,姐姐是家中长女,表叔表婶也不能亏待。;

苗儿叹气:;我真是羡慕妹妹,祖母心里念着你,大哥哥也替你打算,这才是亲亲热热的一家子呢。;

两人说了一番话,苗儿告辞,陆闯送她出门,在柳荫下出了好一回神,回来将门虚掩上,屋里静悄悄的,吃冰的碗还搁在桌上,也不知宝月去了何处,倚窗打了个哈欠,只觉目饧神迷,窝在躺椅上,随手抽了本书打发辰光。


他凝神望了好半晌,蝉叫得醒着的人燥热不堪,恨不得提剑砍了求一方清净,又希望它叫的更大声些,知了,知了,知了,好叫那人也知了他一点心思。

宝月从后院进来,手中擎着两株虞美人,见屋里有清华从容的男子,眉眼年轻新嫩,身上披着半爿日光半爿阴影,是一种沉淀已久的气度,手里捏着本书,听见声响,淡淡的抬眼瞥她,那眼神又轻又淡,却气势压迫,冷漠摄人。

她见许辞欢朝她挥手退下,因那一眼的施力,心头微惧,蹑手蹑脚的往后院退走。

陆闯不过是打个盹,隐约听见身旁有声响,以为是宝月,也不甚在意,在躺椅上翻了个身。

帕子轻轻飘落在地,露出她皎月般的面容,二八年华,青春少艾,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恰好生的合心合意,一点一滴都用在刀刃上,黑的发、黛的眉,粉的靥,红的唇,雪的肌。

他又生了别的心意,这样的尤物,不该用斑斓色彩去点缀陪衬,反倒要剥的光洁如新生,置在手心,像蚊蚋吸血,黄蜂采蜜,一根空心的食管戳进肌肤里,一点点吸食她的色彩,像吸人精气的妖那般,将她吸的只剩一具白骨架,兴许连骨架都不剩,全都囫囵吞进肚里,在日光下腆着个大肚,打个饱嗝,慢慢等这丰盈的色彩和自己融为一体。

陆闯听见小炉煮茶的水沸声,而后是浓郁的茶香,她其实不太爱喝茶,特别是浓茶,总有一股子醺意,水注入杯的声响伴着茶味冲入脑海,她打了个哈欠,坐起身来,向宝月道:;这样热的天,你煮茶做什么。;

哈欠顿住,她掩口的动作也顿住,见桌边的年轻男子一手看书,一手握盏喝茶,见她醒来,微笑道:;几个月前送来的江南凤团雀舌牙茶,祖母那早就喝空了,你这倒一点儿也没动。;

又抖抖手中的书页:;这是圆哥儿送来的书?;

陆闯急急从躺椅上起来,蝴蝶簪子勾在扶手上,叮一声掉落在地,头上百合髻散披在肩头:;大哥哥什么时候来的。;

;刚刚坐下。;

她叼着簪子,扶着自己半倾的发,忙忙乱乱去里间窗下针线框里翻梳子,明明记得有一把小桃梳扔在此处,此时找来找去却不见了踪影。

;宝月这丫头也不知去哪儿偷懒。;她心头生气婢女惫怠,又不能显露,只得耐心的拢起五指做梳,将头发扶定,簪子挽起,摸摸鬓角,出去和许辞欢说话。

许辞欢重温那本虬髯客传,正读到虬髯客旅舍见红拂女梳头,又见陆闯里屋挽髻,会心一笑,微微摇头,将书卷抛下。

陆闯出来拜了拜,在许辞欢身边的椅上坐下,语气佯装,轻嗔薄怒:;大哥哥即来,要么唤醒我,要么唤宝月,如何留我在旁睡着,自个煮茶看座。;

他瞥了瞥她绯红的两腮,给她斟茶:;想看看你究竟能睡到什么时候。;

她见他唇角微望上勾,眉目舒展,眼尾放松,心情似乎极佳:;这样热的天,哥哥从何处来?;

他挑眉:;只是在祖母那坐了会,听祖母说你近来都在绣阁里呆着,故顺道来看看你。;

她知道最近祖母找了不少媒人上门,给他相看亲事,他十有是被召唤去和媒人说话:;哥哥在祖母那挑到合心意的女子了?;

他摇头,淡声道:;勉强有一两个入眼的,都不甚好。;

;哥哥芝兰玉树,嫂嫂也必定也要秀外慧中,兰心蕙质。;

他喝口茶,抬眼看她,淡然一笑,眉尖略挑起,不置一词。

真是奇怪,他那样细长的眼,风流下弯的眼角,薄薄的眼皮,配上微微上挑,长又飒爽的眉,竟显得分外和谐,眉底的凌厉,将凉薄的眼廓都中和的温柔斯文。

陆闯将头埋在茶盏里,听见他问:;我见绣绷上喜服已裁,正在绣样儿,这阵子都忙这个?;

陆闯点点头:;我和苗儿姐姐一道做,她裁衣样,我绣花样,这样容易些。;

他拢着茶盏想了半晌,慢慢道:;还有大半载时间,慢些做吧,别熬坏了眼。;

又似乎是叹气,问她:;嫁给张圆,你心底满意么?;

他们关系虽然亲厚,却并未无话不说,言语一直克制,陆闯抿唇,只说:;圆哥哥极好。;

许辞欢点点头,少坐片刻,回来见曦园,在内室独坐。

半晌之后,他从袖间抽出一封信,默读一遍,将银烛燃起,将书信烧尽。

吴江水媚,女子也生的娇柔,又是富庶之地,水路通畅,沿河藏着不少私窠子,个个临水小楼,住的俱是自顾营生的烟花女子,小楼下都泊着小舟,对于南来北往的行商来说,花上足够的银子,在此找个小楼歇歇脚,逛逛附近山水名胜,芙蓉帐帷玉肌香暖,十天半月里松散松散,最好不过。若是有事不得停留,又贪恋烟花,也可邀女子同行,货船后跟着女子家的小舟,陪着东奔西走,夜里舟船上寻欢作乐,若是不用了,给足银两,女子乘坐自家小舟再返回吴江。

施存善是个贩生药材的行商,南下贩货,路过烟花之地,在王妙娘家里盘桓了整整两月,情意缠绵,恩爱不移,原许诺到闽地贩完药材后,回程再过吴江度日,岂料有事耽搁,未经吴江就回了江都,也把那恩爱妓子抛之脑后。

世事难料,施存善几年后再路过吴江,想起旧日情谊,推门进时,却从王妙娘屋内奔出个小女孩,笑喊他爹爹。

原来施存善辞别王妙娘之际,已然珠胎暗结,十月临盆,生下一女。但当年的情/事,如何说的清,这女孩儿看着年岁正当,未必是他的种结的瓜。

但当时王妙娘确实有孕,去药铺买过堕胎药,那胎儿却一直未流下来,她怀胎时全靠姐妹接济度日,生产时也请过大夫,十二月的寒雪天里生下一个羸弱的女婴,在王妙娘身边养到满月,因要接客生活,就把女婴送往尼姑庵里代养,几年后,那尼姑庵因事关门,女儿又回了私窠子。

因这小女儿生的一双深深笑靥,故名小酒,生的乖巧,嘴甜又伶俐,骨肉亲情,施存善疼爱不已,取了名字叫施陆闯,竟日不舍得这一对母女。后来又出了赎身钱,将母女两人带回江都,因家里母亲眼里容不得娼妓,故置在杏花巷里,不敢带入施家。

陆闯乖巧懂事,眼色极佳,在杏花巷里养了两年,最后施老夫人点了头,将母女两人带入了施府。

只是为了防人口舌,只说母女两人是在吴江纳的妾室,不透露私窠子的事情,又找人去问陆闯身世,事事时时都能对的上,也就真是施家的骨肉。

赵安人家的沈嬷嬷,正是那尼姑庵里的尼姑,那尼姑庵也不是什么干净地方,收养五六名弃婴,打着菩萨名号,暗地里做着皮肉生意,后来被人揭发出来,陆闯又送还了私窠子,庵里的尼姑打死了一个,病死两个,逃的这个就还俗在金陵嫁了人。

那沈婆子照顾了陆闯几年,许是认出了她。

许辞欢向来不想理会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也不想理会这沈婆子,只是陆闯向来谨慎,他不动神色看在眼里,却有了几许期待。




酷夏的几场倾盆大雨,浇坏了张家半爿院墙,压毁好几盆开的正艳的兰花,睡莲缸又沤坏了凉亭桩子,张夫人和自己的丈夫张远舟商量:;明年圆哥儿娶亲,他的屋子也该休整一番,不然以后不好迎新妇,园子里好几处也被雨水沤坏了,也得找人来修修。;

张远舟忙着去学堂:;夫人做主便可。;

张家是书香门第,屋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花园宅子,占地不大,但假山凉亭、藤萝老树看着熨帖,但这么些年栋梁也有些老旧了,十几年前翻修过一次,后来一直小修小补,张夫人想着以后陆闯进门,几个儿媳再添了孙辈,屋子便不够住,想将花园旁侧一爿假山石挪走,做排厢房使用。

过几日张圆从书院回来,听闻母亲要请人来修缮园林屋舍,笑道:;这事好办,何不请况家伯父来,他家就是做园子营生的,做景建屋都可,为人又好,还和咱家有来往。;

张夫人也是这个意思,见张圆要出门:;哥儿要往哪儿去?;

张圆弯眼笑:;正约着和况学去书肆看看。;

张夫人估摸儿子要想着法子去看看陆闯,戳着他的额头:;你呀,亲事都定了,你还成日心里头挂念着,将这些心思放在学问上,岂不是更好。明年考试若能中,那可是双喜临门,娘心里头也高兴。;

;儿子知道。;他笑的腼腆,;母亲不必忧心,儿子心中有数。;

他迈出门,回身又和母亲说:;我去和况家说一声,请况伯父来勘量园子。;

陆闯今日和苗儿一道出门,也不走远,只去自家新开的绢绸铺看些料子,原来施少安去岁南下后,在钱塘看中绢绸生意,几个月前新开了间绢绸铺子,就临着原先绒线铺左面门面,端午节前标船上运来十几大车的丝绸,就此开门迎客。

陆闯和许辞欢在祖母处说过此事,只说给喜哥儿做两身褂子用,他看着她笑嘻嘻的脸,微笑道:;妹妹若想要料子,我差伙计送些时兴料子来给妹妹挑便是。;

她眯眼笑,扭头看了看施老夫人,柔声回他:;也不光是想看料子,也想看看大哥哥的新铺子,听说是大哥哥定的店铺样式,光磨锃亮的黑油地板,雕花窗棂,还设了株好艳的牡丹,比家里的屋子还好些。;

他会心微笑,施老夫人又在一旁道:;去看看也好,其他人都去过好几回了,就甜丫头闷在家里,连门也未出过。;

;明日我不在。;他嘱咐她,;多带些人出门,若是遇上合心的,不拘多少,拿回家便是。;

姐妹两人带了宝月,又带了喜哥儿和个老嬷嬷,用的是自家的马车,故未带小厮,先给喜哥儿买了包乌梅果仁,再往绢绸铺子去。

绢绸铺子的伙计早知今日二小姐要来,早在楼上准备了茶水,马车停定,没想到打头的姑娘是这样的出众,和少东家都是一样的好相貌,一看便是一家子里出来的人物。

陆闯拉着喜哥儿选了好几块料子,又给苗儿挑了好些,俱让伙计包起来,苗儿拦住她,悄声道:;你给我挑这么多做什么?又不是逢年过节做衣裳的时候。;

;看着都喜欢。;陆闯在她耳边道:;这时用不着,日后孝敬婆母妯娌,定然有用处。;

两人在绢绸铺消磨了半日,见着时辰不早,催着车夫回去,马车行至半道,一棵歪脖柳树下早有两个年轻男子等候。

陆闯和苗儿撩帘,相视微笑,喊车夫缓驾马车。

马车咄咄的缓步走,况学和张圆上前来作揖,各自喊声:;苗儿妹妹,陆闯妹妹。;

姐妹两人也未下车:;正巧,如何在此处碰见你们两人。;

;今日书院放旬假,我两去书肆里寻些夫子要的书,两位妹妹从何处游玩归来?;

;去铺子里看些料子,给喜哥儿做衣裳。;

喜哥儿也钻出个光溜溜的脑袋,脆生生的喊了声:;大姐夫,二姐夫。;

四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半烛香的功夫,嘘寒问暖,添衣加饭,张圆递来一本崭新《说文解字》递给陆闯:;妹妹手中的那本用了好些年,我看书肆里有新的拓本,纸张硬厚些,字也大些,给妹妹留了本。;

又递过来一个纸包:;适才有个小贩叫卖新鲜削好的荸荠,给妹妹买了些,吃个鲜意。;

况学也递给苗儿一盏玻璃盏:;听巧儿说你夜里也常做针线,要仔细些眼睛,油灯熏眼睛,用这个玻璃盏,看的透亮些。;

姐妹两人好生一番谢过,和两人依依作别,又回了府里。

那油纸包的荸荠,早在马车就众人分食,跟着喜哥儿的嬷嬷也捻了一块,笑盈盈道:;二小姐和姑爷,都是斯斯文文,落落大方,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陆闯抿唇一笑,带着喜哥儿进了府里,拜见祖母,又和众人说了一回话,才回了自己的绣阁。

那厚厚一本的《说文解字》已经和绸布一道搁在桌上,她拿起细细翻阅,不由得会心一笑,每页纸上俱有一二文字被炭笔极轻微的划过,轻易看不出来,字字凑起来,倒是一封情谊绵绵,叨叨絮絮的书信。

她眼里光芒闪动,看了又看,嘴角不自觉绽放笑意,细细抚摸着书页,再三回味,只觉心头无比快乐,只盼着时日快转,早得厮守。

宝月见自家小姐呆呆坐在桌前,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脸上挂着满满的温柔笑意,唤道:;二小姐,天黑了,奴婢将灯点上吧。;

陆闯回过神来,将新书收拾起来,又将桌上那本旧的《说文解字》递给宝月:;这本有些旧了,字小看着费神,收到书箧里去吧。;

宝月点点头,先将银烛点上,挟着书本往外间走,这时听得门外有人唤她,原来是厨房的人送了一碟新鲜荔枝过来:;是今早漕运码头上刚卸下来的,抬到家时冰还未化净,还水灵着呢。;

宝月最爱荔枝,将书本搁在一旁,兴高采烈的接过那碟子,又谢过厨房的婶子,蹬蹬往楼上去:;二小姐,有新鲜荔枝来了。;

许辞欢今日陪着几个做绸缎生意的南客应酬,惹了一身的脂粉味,南客索性歇在勾栏院里,他见天黑,原想去丹桂街度夜,不知怎么的又改了心意,酒醉握不住缰绳,顺儿使唤家里马车来接。

许辞欢见那车夫,心里立即清醒了三分,内心冷笑,问他:;今日二小姐和姑爷都说了些什么话?;

;只寒暄了几句。姑爷送了二小姐一本书,一点吃食。;那车夫将白日情景描述给许辞欢,;片刻就走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