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一个乡村教师的五味爱情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烟霞满天 角色:刘欣宁馨 小说一个乡村教师的五味爱情是知名作者“烟霞满天”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刘欣宁馨展开。全文精彩片段:刘欣三人这个午觉睡得特沉,醒来一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来钟了常丽娜问妹妹:“歇了一觉,没觉得缓回多少劲,你今天还回家吗?”常丽霞则说:“没给爹娘说一声,当然得回家了,再说回家还得打听我自己的事情呢”常丽娜又说:“那就等太阳不太毒的时候再回对了,你知道哪有练习舞蹈的吗?比较正规的那种”(后一句是对着刘欣说的)“我妹妹喜欢跳舞,她自身的条件不知能不能达到跳民族舞的标准?”刘欣也觉得常丽霞长得相...

第2章 毕业分配 在线试读


1996年七月一日,太阳一出来便已经热得让人受不了。宋宁县城主要的两条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因为是赶集的日子、街道两旁又有高大的树木遮阳,所以街上的人还是不少。卖东西的、买东西的、不得不出门办事情的,来来往往人流不断。

育才路上的人群中走出一个身穿淡蓝色连衣裙的姑娘。她背着双肩包,一脸轻快地走向教育局的门口。那姑娘个子中等、身材匀称,圆圆的小脸因为走路有了细密的汗水。走出阴凉的她,把手放到前额遮挡了一下头顶的阳光,让自己的眼睛稍微适应这猛然强烈的光线。阳光一下子照射到她梳着高马尾的头发上,带着黄色的光泽煞是好看。

走进教育局,向门岗师傅打听了一下,顺着门牌,那姑娘来到二楼档案室,反手拿过背包,翻出自己的档案袋交给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打开“刘欣?”然后又来了一句“才十九岁就中师毕业了,不错。哎?专科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档案。本来还想问你,档案是由毕业院校集体返回,你自己怎么拿到的。现在看到专科毕业证明就都明白了,不用问了。小姑娘真了不起,三年中师时间专科也毕业了。”叫刘欣的这个小姑娘腼腆地笑了一下。

把档案放到档案室,刘欣就去人事部看资己的分配情况。管理人员告诉她,这两天在等报到的毕业生,过几天根据各学校上报需要的学科老师再分配。走出教育局,意外地在门口遇见了一个不算熟人的熟人——名字叫李想的中师同学。因为不在一个班级,所以两人仅仅知道彼此的名字,点头之交而已。现在,在这样的地方见面,两人有说不出的亲切。

李想身量不高,身高只有一米六八左右,长着一张娃娃脸,一说话脸上就有两个酒窝露出来,一笑起来脸上的酒窝就更显眼。两个人高兴地寒暄了几句,就说起了他们毕业之后的分配情况。李想解释说,他是趁着陪自家娘亲赶集的工夫,来看看分配的事情有消息了没?刘欣告诉他,自己从人事部得到的消息,是暂时没有消息。他们还得等着。

等待的日子总是煎熬着,终于七月10号有消息,她一直焦虑的心情瞬间好转。她知道了自己被分到县城东部梨区一个偏远的乡村中学任教。除了她自己,刘欣还知道有两个师范的同学也被分到了那个学校。一个就是李想,另一个是名叫常丽娜的女同学。

刘欣对她也不熟悉,因为她和李想一个班。刘欣想办法联系了李想,让他联系常同学,约好两天后一块儿去新单位报到。因为不知学校具体位置,而且听说那地方挺远,他们三个一块儿走,在路上能互相说说话、互相照应一下。

第三天一大早,刘欣背上背包,拿上一个包袱夹到后车座。爹娘帮着绑上绳子之后,她就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骑车向县城方向去了。

以县城为中心,东西南北各有一条主干道通向远方。刘欣家在县城东南方的十里地之外的刘家庄,男同学在城东二里地外的东关村,女同学在城西、五里之外的常家庄,三人约好在城东东关村口这儿集合。

刘欣到了集合地点看到女同学已经先到了,看起来她比自己还着急呢。她还带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和她一块儿去,小姑娘的车后架绑着一个包袱,估计是被褥之类的,她自己带了一个背包,自行车后车架也绑着一个大包裹。看到刘欣停好自行车,她先开口介绍身边的女孩“这是我妹妹”,并疑惑看了刘欣的车后架:“看你的包袱不大,你都带了些什么?”

刘欣说:“一些洗漱用品、几件换洗衣服、两双鞋子和夏天用的薄被褥”。女同学惊讶地说:“为什么只带这么点东西,这和上学没区别,离家远、应该把自己的日常用品都带上,省的到用的时候没有。”她还骄傲地加了一句:“看我想得周到吧,我拿不了那么多,让妹妹送我去,顺便看看东部梨区的风景”。

刘欣觉得自己是老师了,学生过星期天就可以回家了,不用拿太多东西,何况自行车也放不了太多的东西,她也是这样说给女同学听的。

说话的工夫男同学到了,在路边杨树下停了一会儿。互相正式介绍了一下,以前只是脸熟,现在正式认识一下,当然也包括女同学的妹妹。之后他们四个就一同骑车向东而去。

沿着那条通向东部梨区的柏油马路,他们慢悠悠的骑行。因为路旁都是高大的杨树不担心太阳晒照。他们边骑行边说话。刚刚走出校门的几个人内心激动不已,即将面对新的身份,让他们忽略了路程的远近,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

不久就路过一个村庄,三个女孩子相互打问“这是经过的哪个村儿”?唯一的男青年李想说:“我知道,这是小李庄,咱们刚出城不远所以我知道”。

又往前走了七八里路,到了一个大的镇子,女同学常丽娜对其他三人说:“到了这里我们都不熟悉了,还是多多注意村子的路标,饭店牌匾之类的东西,省的不知到哪儿了。”边说着边看着路旁两边,一直到出了村子也没能知道村庄的名字。

忽然,常丽娜的妹妹丽霞大声说到:“我知道了,这是东滦河村”,眼尖的李想也说:“我也知道了”。其他两位女生向前看了一眼便大笑起来。原来前边不远处路南有一大片厂房,厂门口正面对着柏油马路,门楣上写着“东滦河镇淀粉厂”。

说说笑笑地便走过了一座小石板桥,上面有模糊的字迹“东滦河”,桥下有细细的水流经过,河水不算干净,他们才明白这是滦河的一条小支流从这经过,村子因此命名。可能淀粉厂建在这里,也是看中这里能排污水吧,否则河水也不会污浊。用村名、人名命名的厂子到处都是,所以丽霞能很快猜到。

再往前经过两个不知名的村子,便远远的看见一片梨树林,公路两边也可以看见某某冷库的字样。几个人知道应该到了梨区。开始有些沉默的几人又有了说笑的兴致。

刘欣叹口气说“:还有多远才能到?怎么会分到这么远的地方”,常丽娜也着急地道:“累死了,到底还要走到什么时候”,常丽霞一脸庆幸地说:“现在太阳已经很热了,要不是这一路都有阴凉,我就晒成黑炭了。”

唯一的男青年李想也附和地说:“多亏这一路上的杨树了,以前咱们都没走过这么远的路,更何况顶着大太阳骑行,这也算是毕业以后的第一次考验吧,以后会有更多的考验等着我们。”

累得快要虚脱的几人已经没了刚开始的激动,只剩下路太远的想法。顾不上休息一下,互相鼓励着、调侃着一直前行。

又走了几里路,看到路南的一幢建筑物写着“大诰镇冷库”他们知道终于到了东部最大的镇子-----大诰镇,据说梨区的人嫌去县城太远,都在大诰镇赶集买东西。镇子里的东西很齐全、质量也不错,即使结婚的物品也不比县城的差,所以这个镇子相当繁华。

离目的地不远了,四个人顿时精神起来。

根据前两天打听的信息,他们左拐向北上了大诰镇最繁华的大街,一拐过去顿时觉得视野开阔起来,道路变宽了,比柏油马路还宽一倍。但是因为没有了遮阳的大杨树,只感觉被太阳晒得白花花的路面,刺得人睁不开眼。街道两旁雕梁画栋的两层小楼一直延伸到前方,看着比县城那些破旧的大街亮眼很多。几人对视,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阳光太晒了,顾不得交谈,几人直接找有阴凉的地方快骑。直到出了大街,见到两旁半旧的红砖平房,他们才暗中松了口气,这才是正常的村子嘛。

在他们的心目中,县城毕竟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肯定是引领乡镇发展的先行者。然而现在就在这里——一个县的最东边偏远地区有这样一个繁华的镇子,带给他们的震撼简直无法想象,这也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因为他们一直在读书,从这个校园到那个校园,接触社会的时间不多。带着这样的震撼他们继续骑行。

出镇子时四人向村民打听该怎么走才能到达那个学校,村民告诉他们“接着向前走,走到第一个岔口向东行,顺着路就能看到学校了。”出了镇子四人只顾着看岔口,顾不得看这满眼都是的梨树。

终于拐向了那条东西方向的乡间小路,刘欣一眼看到居然还是柏油路。虽然路很窄,但两辆三轮车也能勉强错过。两边儿是成排的梨树,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梨子,四人刚拐到小路上就立刻淹没在梨树林中。

他们时不时的能看见梨树地里隐隐约约的人影,他们明白这是在地里操劳的村民。十分钟之后他们又向北拐去,走了大概5分钟看到了乡中的影子。矮矮的一圈围墙一下子映入他们的眼帘,疲惫到极点的四人顿时兴奋起来,“终于到了,欧耶”。四人猛的蹬了几下自行车脚蹬,快速来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只看见高高的门楣上写着几个大字:杨陵中心学校。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