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穿越南明之李如风 类型:穿越重生 作者:寒山江浸月 角色:李如风李来亨 《穿越南明之李如风》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寒山江浸月”的原创精品作,李如风李来亨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李自成正感动着,忽然听到这声音,不由得醒悟过来“是我亏待先生了,李过,你去叫人给我们送饭,做得丰盛一点,我们一起吃”李过答应了李如风感觉自己走上人生巅峰,居然可以叫李自成的侄子,后世著名的抗清英雄“一只虎”亲自帮他传菜李自成则面向李如风,神情庄重道:“先生立志帮我,是为了民族大义和黎民百姓,我对此铭感五内可我李自成不过一个粗人,还是想问,先生想要些什么?”自己起于草莽,从不亏待手下兄弟,...

第5章 闯王儿子(上) 在线试读


李自成正感动着,忽然听到这声音,不由得醒悟过来。

“是我亏待先生了,李过,你去叫人给我们送饭,做得丰盛一点,我们一起吃。”

李过答应了。

李如风感觉自己走上人生巅峰,居然可以叫李自成的侄子,后世著名的抗清英雄“一只虎”亲自帮他传菜。

李自成则面向李如风,神情庄重道:“先生立志帮我,是为了民族大义和黎民百姓,我对此铭感五内。可我李自成不过一个粗人,还是想问,先生想要些什么?”

自己起于草莽,从不亏待手下兄弟,别人帮他,人情世故,他自然是要有所回报的。

李如风淡定道:

“大王,就像我前面和你说的一样,大顺军打不赢大明朝廷,最重要的原因是火器,是吃了硬实力的亏,想必大王在这么多年与朝廷打仗的时候,深有体会吧。而现在的火器都有如此效果;那我所言的,后世那些钢铁机器,重型火炮,手机制造,威力不更加可怕?而我所说的如此发达的武器,不是仰仗天上神仙,而是科学技术学问的发明推广,而这种学问,可以用于生活中方方面面,不只是军事。这是一种类似于古代墨家巨子提倡的,有别于四书五经的新学问。而大顺想要真的拒敌之外,就要提高本身的科学技术学问,这样才能对敌人产生碾压优势。而不是依赖几十万军队人口,空耗军粮。当大顺的科学技术学问全面超越朝廷和建奴那一天,全面超越世界各国那一天,就会成就大业,也会成就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此,我的心愿,是全面推广科学技术学问,并将其纳入科举,这点,我需要您定为国策,接您的手,让我用一生去推广。”

李自成等了一会儿,见李如风不再言语。有点诧异道:“我的确深有体会,火器不知道让我死了多少弟兄。的确非常重要。先生,还有吗?”

李如风笑笑,说道:“大王,这一点不像你随口说的那样,是很不容易的,我不敢有其他的了。”

李自成以为的,是李如风会要求给他加官进爵,可没想到,还是出于公心,难道李如风是要自己封他个翰林院学士,让他主管文治?

此时的李过回来,听罢这段话,在旁边兴奋的说道:

“先生是想弥补大顺的短板,而先生的理想,是想要这类似墨家的科学技术学问和孔孟之道并驾齐驱。从此以科学技术为用?做孔圣人那样的人?”

李自成这才明白,李如风所求的,不是想做一世之皇帝,而是想做万世之圣人。自己虽然没什么大学问,但也耳濡目染,知道孔夫子的名声。

李自成顿了顿,缓缓道:“我出身一般,虽能识文断字;但实在说不上喜欢读书,不喜欢科举取仕的那些官老爷的之乎者也,所以不会偏重儒学,更何况这科学技术学问对我如此有用呢。先生想要自己的科学技术学问并入科举,做孔圣人一样的人,我是没意见的,到时候我大业既成,孤会让你主管文政,也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改革。”

李如风听后,放下了心。

李自成又说道:“那这样一来,知道先生消息的事,就只有我和李过。那我想问问,先生愿不愿意先在军中做我的军师,和牛金星,宋献策他们一起?”

李过(别名李锦,李赤心)也附和道:

“是啊,今听先生一言,赤心如醍醐灌顶,一朝酒醒。先生虽还未献策,但过已知先生的眼光。先生凭空多了四百年的学识,对我们大顺,还有朝廷,还有建奴的情况都是如数家珍,如果我们能够将先生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一定能定鼎中原。”

李如风说道:“大王,我就这么凭空出现,毫无功绩,就被你任命为军师,和牛金星他们这些老臣子一道,是不是有点不妥?而且,昨晚见到我的,还包括附近的许多百姓和亲兵,还要想一个理由,对他们解释一番呢。”

李自成想了想也对,周围不少人虽然不认识李如风,但都看到了李如风的奇装异服,很难和百姓解释李如风是谁,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

除此外也恨自己没有闺女,不然真想找一个嫁给他。然后说道:“那先生,你今年年纪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李如风回答到:“回大王,我二十三岁。叫李如风。”

李自成点点头,不错,风华正茂,一表人才,更巧的是,也姓李。至于如风二字,不正好应景李如风在自己春秋鼎盛之际浇灌了一头冷水。使得大顺精彩过往如风而去。

李自成又问道:“先生为何叫如风?”

李如风道:“我的本意是希望来去如风,没有顾虑重重。”

不错,好兆头。没有顾虑重重,他转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李过。

李过脑筋转得快,马上说道:“叔,我有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既可以给百姓们一个交代,也可以听先生言,让先生在军中出入高位而不受到众人风语。后世的手机上,说您一生无子,所以您战死后我大顺群龙无首,兄弟离散,最后我率领的大顺军余部也是独木难支。不如就对外面见到先生的百姓和军中其他将士宣布,就说先生是闯王早年离散在异邦的的亲生儿子如何,所以衣冠服饰不同于中原之人?这样就显得名正言顺,那些百姓就不会多说什么了。”

李自成听罢,也好像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这亲生儿子,李过你真敢说啊。我本来是想说收个养子义子之类的。但说都说了,总不能拉下面子。

李自成迟疑了一下,仿佛下定了决心,斩钉截铁说道:“这,这,也是,我李自成,漂泊半生,早年的流亡经历没几个人知道。何况我也年近四十,真没有子嗣,若真如先生所言,我进了北京城,就没有两年好活了。但大势所趋,我不可能不进北京城,与其真的要失败于建奴的手上,使得我大顺五十万军队群龙无首,如一盘散沙。不如留个后,让先生可继承我的位置,继续反清,以实现先生的事业。”

明人不说暗话,认识的第二天,就愿意认个亲生儿子,李自成和李过这招买断人心,实在是太绝了。这表面上是李如风捡了个大便宜。但是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把封建王朝世袭罔替的利益与李如风的理想捆绑在一起,这屈尊降贵让李如风做他的的亲儿子,李如风就一定不会偏向大明,一定会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大顺政权卖命。就彻底把李如风拉到了李自成的战船再也下不来了。

而这招对李过也没有什么危害,因为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极高,自己本身也是李自成的侄子,是李自成的大哥过继给李自成当义子的。就算多了个亲生儿子,这亲生儿子又没有什么人脉,就会完全依赖李过;李过也相对应拥有了李如风,拥有了一个世袭法统传位的砝码,李过就可以压制住军中比李过威望更高的刘宗敏,田见秀,牛金星等人。后期只要他愿意,大顺军的将军们都会支持他。他也能像多尔衮一样,成为真正的实权派。

李如风只觉得这招,如昨日的落水寒彻、入骨三分,太厉害了。而自己和古代这些狠人相比,还是差了点啊。自己现在也进退两难,没办法不答应啊。

李如风也道:“我与大王,李过将军都姓李,都是本家,这是天大的缘份。再加上二位长辈如此真心待我。我愿意。”

这李过和李自成,虽是一对叔侄,可李过的年纪还大了叔叔李自成六岁/史书另一说是李过只比李自成小了几个月。反正二人年纪上都比李如风大了整整一代人。因此李如风对二人均是长辈之礼待之。

李过客气道:“如风,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不用客气。”

李如风也回道:“如果没有父王和李过兄长的威望在,没有一场一场的胜仗,那大顺军就是无主浮萍,我只能尽心尽力帮二位。”

于是,李自成开心道:“别说那么多了,李过,如风,我们快吃早饭吧。”

大家吃了两口,都停下筷子,又安静下来,然后哈哈大笑,李如风也陪笑着。他们才发现,此时端来的早饭早就凉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