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第1章 决意离府
玄商帝国,天元三十年。
正逢当朝天子,天元帝登基,三十年。
陛下奉行,以仁德治天下,以人为本。
破除一些腐朽糟粕的旧制度,废除官位、贵族世袭制。
凡皇族封爵为王爵,郡王爵,外姓封爵依次为外姓王爵,国公、侯爵、伯爵,公卿、元帅,将军,三代后,无任何功勋者,不再世袭罔替。
并且,重新梳理,考核中央,三省六部和地方的各级官员。
为此特意从中央各部,调配出得力官员,成立了司监,负责监督,审核,调查,各官员的政绩。
重开科举,为寒门子弟开辟了一条通往仕途之路。
全国增设学堂,每座城,建一处收孤所,专门收留因为各种原因,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孤儿。
减免赋税,鼓励开垦荒地为农田,批准个体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并设立专门的大型交易集市。
同周边临近四国相继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并两国交接处,界定一处,融通两国贸易往来的圩场,加强民间的各种商贸活动,促进经济繁荣。
适时重修商道通达,并首次尝试皇家与商人合作,共同开辟运营的海运线路,积极扩大海外贸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提高征兵的入伍年龄,不再强行大肆征兵,每年在全国各地设有征兵处,采用自愿报名原则,一名新兵入伍后,家中会同时获取二十两文银的补助。
加强士兵的训练,增强武器装备,购买纯种宝马,开始建造专门马场,用来专门培育繁衍精锐、强健的各类马匹,打造迅捷、战斗力强的骑兵部队,除此之外高筑墙,广积粮,奠定好各项基础。
天元帝,曾言,"有百姓才有天下,有天下才有帝王;他不一定能成为千古明帝,但愿做一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君王!"
他协调百官,历经波折,最终确定以仁德治天下,以人为本,为百姓积极做实事!经过数十年的仁政推行,上下一心的执行力,天元帝最终成了,玄商千万百姓口中人人称颂的明君。
经过他的治理,玄商在三十年间,从未出现,洪水泛滥,蝗灾横行,瘟疫肆虐等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现象,更没有发生饿殍遍地的场景。
现如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家家有余粮,人人有足衣穿,孩童有书读,孤儿有去处,孤寡残障也可以有地方容纳。
百姓感念天元帝陛下的仁德,全国各地的百姓代表,纷纷手捧万民书,万民伞,虔诚跪拜于皇城大门前,请求觐见陛下,以表达他们对天元地深深的意  。
天元帝御驾亲临,在皇城大门前,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姓,并收下万民书,万民伞。并派遣相关官员,安置好百姓,深入了解民情,再行奏报,考评施政成果。
当陛下阅览完,呈放在御案上的一批奏折时,龙颜大悦。当即,吩咐贴身皇宫总管太监,接连拟定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减免一成赋税!决定在玄商天元三十一年的三月初三,举办皇家百花盛宴。
第二道圣旨:按照司监呈报,酌情评估各级官员在各自职位政绩上的建树,提升了三名六部官员和十五名地方高级官员。
第三道圣旨:查抄了罪大恶极的宁国公府,并将宁国公本人判斩立决,亲属家眷等,皆流放边疆充军、为奴!
一连下了三道圣旨,很多人起初不知圣旨内容,随后便在京城中引发了一阵狂潮;当圣旨下达到各府,广大子民得知圣旨内容时,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高呼“万岁!”
翌日
京都,到处都是一片喜气祥和的盛世景象,少了一成赋税,意味着,贸易商贾和耕种百姓,所留在手里的银子多于往年,积蓄也会增加,无不大喜过望!
每家商户店铺的门前纷纷挂上了,红绸、大红灯笼,以及各种优惠牌子,门口迎客的伙计们更是换上,新年才会穿的红袍子衣裳。
一时间,店铺伙计的吆喝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店铺门口的鞭炮声,杂耍,唱戏的锣鼓声,声声入耳,充满了安乐知足!
而孩子们,有的挂着鼻涕泡泡,拿着一串糖葫芦,坐在大人的肩头,看舞狮表演。只见,一只红狮子,一只黄狮子,双狮同时跳跃到木桩上,斗得欢实热闹,是不是收获喝彩声。
有的钻进人群,找准一处缝隙,探出小脑袋,看着街面的小猴子活灵活现的各种表演,妙趣横生的算算数和模仿人的各种动作表情,看得是连连哈哈大笑。
有的调皮捣蛋,跑去皮影戏后台一探究竟。
有的则坐在娘亲的怀里,看戏台上,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正高高举起的金箍棒追打白骨精,降妖伏魔,好戏连连,赢得了众人阵阵的叫好。
还有的……
百姓们纷纷带着孩子上街,参加这场欢乐盛宴,它的喜庆热闹程度,远超新年,欢声百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闹中取静的京都最大的茶楼:悠茗楼,一楼的散客区和二楼的雅间,都是宾朋满座,熙熙攘攘。
其中,在二楼雅间中的韵兰雅阁,屋内燃着幽兰香,靠窗木塌的一方茶桌上,摆着一壶茗茶,两盏白玉青瓷杯,三盘品相极佳的糕点,一盘蜜饯和一盘干果。
木塌上,围着茶桌对坐的母子,还有站立一旁的妙龄少女,他们三人的视线均齐齐地落在了楼下,那一方表演舞台上。
一楼,一曲琵琶曲终了,期间的曲音绵转悠长,诉不尽衷肠,空留看客哎衷肠,不知何处抚伤痕。
接下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说书人,穿着一袭青袍,不急不缓地走到桌前,微微一鞠躬,伸手拿起桌上的醒木,只听"啪"的一声响。
醒木拍在长桌上,预示着,一段新的评书故事,将马上会透过说书人的口讲述传播。
"闲庭信步遇贤臣,千古难遇是明君,曾有君王言,有百姓才有天下,有天下才有帝王,他不一定成为千古明帝,但愿做一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君王。今儿个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一位传奇君王……"
还是二楼的韵兰雅阁,那位穿了一袭绿紫色华丽衣裙的夫人,正温柔地看着,对面十来岁的男孩,男孩长得很清瘦,却长得甚是俊郎,但是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却是闪烁着昏暗隐晦之光,很是让人感到意外!
他穿了一袭墨蓝色袍子,束着紫金腰带,腰间佩戴了一块上古紫玉。
"来,羨儿,吃块橘红糕。"夫人温柔地拿起橘红糕,递向男孩,眼神慈爱,嘴角挂着温柔的浅笑。
男孩坐在那宛若置身其他世界,身边的种种,似很难引起他的共鸣。
听到夫人的声音后,他顿了一下,终于伸出手接过点心,放到唇边,咬了一小口,放到了一边。
夫人的眼底掠过几分心疼,颇为无力地摇了摇头。
婢女小莲儿帮夫人续了一盏茶,再递到了她的手上,视线在夫人身上停顿了一会,思忖片刻后,当即开口道:"夫人,咱们不用回府吗?老爷今日娶那位礼部尚书府四小姐为平妻,早上也有接到圣旨擢升为户部左侍郎。咱们府里今日可算是双喜临门,您这出来了,要是让老爷知道了,定要责罚夫人您的!"
小莲儿是夫人去年春天,夫人带少爷去春游,在回来路上救下了,当时正在逃难、孤苦伶仃的小莲儿。她当时十分感念夫人的救命之恩,于是尽心尽力贴身服侍,夫人见她也是个心灵手巧、玲珑通透的女孩,于是默认将她收作为自己的贴身丫鬟。
而自一年前,夫人的娘家父亲离世后,司徒家迅速没落,老爷也就开始逐步冷落原配夫人,不断纳妾室入府,一年内共纳了四房妾室。
前半年时,老爷和夫人相处得倒还算是相安无事,老爷纳他的妾室们,夫人则和少爷在自己的独立院子过自己的日子。
妾室们也算自知身份低微,除每月初一和十五会到夫人院子请安外,其余时间并不敢造次,都算安守本分。
岂料半年后,姥爷纳了曲御史家的二小姐,曲姨娘张得娇美柔弱,家中母亲是从妾室抬到当家主母之位的。
但曲姨娘,她自幼耳濡目染,深得其母亲真传,进府后,白天找各种机会给夫人设套,晚上又趁机给老爷吹枕边风,甚至还多次当着老爷的面,设计陷害夫人。
老爷的心本来就偏,经过曲姨娘一系列的阴谋设计后,已经偏得没边了,曲姨娘也一惯会使狐魅手段,动不动就梨花带雨般往老爷怀里扑,引得老爷失去理智般地偏袒。
而夫人呢?一惯做不来曲姨娘那一套,每次辩驳的话语往往还未出口,老爷就不由分说弟已经为夫人扣上了各种罪名。
以至于对夫人执行了很多家法,惩罚由轻到重,抄写佛经,禁足,跪祠堂,打板子,家刑伺候……
夫人也是三天两头带伤,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近一个月开始,基本是天天需要靠汤药调理,勉强维持体力和精神。
曲姨娘见夫人被老爷所厌弃,气焰愈加嚣张跋扈,陷害夫人的手段更是明目张胆,昨天居然还想设计夺取夫人当家主母的掌家之权。
只是,由于老爷顾虑到即将迎娶过门的礼部尚书家四小姐.柳芷柔,并未答应她。
小莲儿眸底掠过几分担忧,先有不断生事的曲姨娘,后有柳姨娘,自家夫人又是太善良,现在失去了老爷的宠爱,府中活得很是艰难。她压根斗不过曲姨娘,再加新来的柳夫人,自家夫人肯定会被她们害死的。
思及此,小莲儿控制不住地害怕,她顾不得许多,一把握住夫人的手:"夫人,您带着少爷,我们逃走吧,曲姨娘咱斗不过,现在加一个姓柳的,您这么善良,一定斗不过她们的,反正夫人您并不在乎,皇甫夫人之位,就留给她们,让她们狗咬狗去,留下来您会……"
太大不敬的话,小莲儿还是不敢说出口,那个‘死’字,怎么也不想说出口。
夫人轻拍了拍小莲儿的手,以示安慰,她的眸底暗了暗,离开皇甫家,她何曾不想,再抬眼看对面的儿子,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好似完全与这个世界隔绝了。
离开皇甫家,带着儿子,天大地大,哪里才有她们母子的容身之地呢?离开后,她拿什么养他?离开,谈何容易呀?
"夫人,您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少爷着想啊,您如果出点什么事。以少爷现在的情况,府中怕也是容不下的,夫人,趁着您还执掌中馈,要早为您和少爷打算才是!"
夫人的视线落在皇甫羨那张俊美的小脸上,他的双眼没有任何神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像一只雕刻逼真的人偶,感受不到丝毫的生动人气。
良久,夫人试探性地开口:"羨儿,如果母亲带着你离开皇甫府,你可愿意?"
半晌,皇甫羨眸子一瞬,再没了任何反应。
一旁的小莲儿兴奋道:"夫人,少爷的眼珠动了一下,说明少爷是愿意的。"
"啪,啪,啪。"
"好,好,好,再讲一个,没听够。"
楼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高昂的喝彩声,说书先生,通过生动的语言,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帝王仁政的盛世故事。
"各位客官,老朽只会讲别人的故事,而最精彩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客官们自己的身上,接下来请客官欣赏一段平弹。"
夫人似下了什么决定:"走,回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