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画天下之三国异说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图南鹏翼 角色:刘棨赵云 《画天下之三国异说》是网络作者“图南鹏翼”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刘棨赵云,详情概述:常山国真定县麦饭亭,当年光武皇帝躲避伪帝王莽大军追杀,又累又饿时,部将冯异为其呈上麦饭的地方当时曾留有一支部曲在此阻击王莽叛军,其中一员刘姓小卒因伤重昏迷落入滚滚河水之中幸得一渔民所救,后因疗伤,加之时局动荡,未归队遂与当地百姓通婚光武皇帝推翻伪帝王莽政权后,犒赏有功将士刘姓小卒因依靠光武皇帝的封赏,传承至今,已有150年有余,形成了如今的刘家村大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朝廷腐败、宦...

第5章 颖川之行 在线试读


光和四年六月夏,刘棨拜别蔡邕、张让后。领军士、随从、百姓以及耕牛物资等踏上归途。

临行前,刘棨前往虎贲军挑选常山籍或冀州籍百名军士。

刘棨这么选择是有目的的,一般县的县兵只有三百军士,真定县原是常山治所有军士五百。这一百虎贲军到了真定,刘棨是不打算还回去的。

已经到我碗里来了,还想跑,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挑选常山籍或冀州其他郡籍的士兵,这样有利于军士安心,这也是戏志才的提议。刘棨相信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定能让他们归心。

当然,对外可不是这么宣传的,刘棨言道:“士卒多辛苦,远离家乡,幸得陛下恩典,选百名军士随行,为解士卒思想之苦,特选冀州籍军士百名。”

刘棨也顺便借此事宣扬了一下自己爱惜士卒,体恤下属。

张让知晓此事后,对刘棨也放下了戒心。他不怕刘棨有野心,就怕刘棨没良心。养熟之后,变成白眼狼反咬一口。

作为掌控者,下属行事不择手段,虽然好用,但也容易伤己。心有慈悲者,就容易掌控。

……………

值得一提的是,这百人军士的假屯将陈方,字子规,常山都乡人士,有勇力,善骑射。

陈方对刘棨的品行甚是敬佩,加之自己也是寒门出身,从军数载,凭勇武得什长一职,若非如今百名军士互不统属,他也不会得到屯将的职务。所以,其欲拜刘棨为主,在常山干一番事业,刘棨大喜,纳之。

至此,刘棨部属文有戏志才,武有陈方,这一次雒阳之行,虽有龌龊,但也收获甚多。

雒阳城外百里,刘棨营地。

刘棨在做分兵部署。戏志才曾言道颖川多才俊,建议刘棨绕道颖川至高唐返回冀州。沿途寻访才俊以为助力。

因随行百姓人数较多,行军缓慢,是以,刘棨决定分兵。命陈方领军五十,携一百随从、百姓直去真定。

将写于孙瑾的书信,一并交由陈方带去。

刘棨与戏志才,领五十军士,奔颖川去。

刘棨一行途径一古烽火台处,偶遇一老道在此高歌,奇之,遂驻马静听。

其唱曰: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刘棨初听此曲深感富含人生哲理,待细品后,心中一惊,暗自心虚。便诚恳下马躬身问道:“先生请了,我听此曲深谙处世之道,敢问先生,此曲何人所作?”

老道深深看了刘棨一眼,笑而不答,径直远去。

“这老道好生奇怪,大人如此礼节与他,他竟置之不理,莫非是个痴儿”一士卒说道。

“不得无理”刘棨皱眉道。

“世外高人,皆有怪癖,我等万不可轻之,赶路吧”

随即,刘棨上马。回望道士远去的方向,刘棨第一次感到恐惧,世间难道真有神仙?

至颖川郡颍阴县。

“主公,可知颖川荀氏?”戏志才笑问道。

“颖川荀氏乃荀子之后,早年随孙师求学时,孙师最为尊崇的便是荀氏八龙。”刘棨答道。

“莫非志才与荀氏有旧,可否引荐与我?”刘棨喜道。

“主公,忠游学颖川时,与荀淑之孙荀彧为密友,可为主公引荐之。”戏志才笑道。

“荀彧比之志才如何?”

“荀彧胸有韬略,有经天纬地之才,胜志才十倍。”

刘棨大喜。

……………

刘棨与戏志才准备妥当后,便前往荀府。

至荀府

从门房处得知文若先生外出访友了,但其侄荀攸在家。

戏志才与荀攸亦是好友,但没有与荀彧亲密。

随即拜访荀攸荀公达。

会客厅内,荀攸与刘棨、戏志才相对而坐。

“志才先生,近来可好。”荀攸道

“志才得遇刘真定,欲跟随前往真定县施展才学,心甚慰”戏志笑道,看向刘棨。

荀攸听说过在雒阳名动一时的刘棨,但没想到其竟能折服戏志才?戏志才的才学与族叔荀彧不相上下,就自己也不敢说胜出多少。

“族叔远游,招待不周啊,这位便是刘真定?”荀攸说着,看向刘棨。

直觉刘棨气宇轩昂,从容淡定,虽年少但有威严。

“公达先生,叫我子信就好”刘棨起身拜道。

荀攸笑了笑,看向刘棨:“子信来此为何?”

“欲请公达先生,助我治理真定,还真定百姓一片安宁”

“公有志才先生,胜吾十倍,不虚如此,不需如此”荀攸摆手笑道。

“公达先生,请听我一言,子为官之道当以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知公达先生以为如何?”刘棨问道。

“子信忧国忧民之情,攸拜服”荀攸起身拜道。

这一刻,荀攸被刘棨的具体施政策略征服了。尤其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充分展示了刘棨的爱民之情。

“攸欲追随子信而去,奈何族中已有定计,徒之奈何,唉”荀攸叹道。

刘棨紧忙上去,扶起荀攸,紧握其手道:“公达先生既有难处,棨自不便相求,待日后公达无拘束时,棨扫榻相迎。”

刘棨说着眼含泪光。

“子信兄!若有此时,攸必往之”荀攸坚定道。

之后,刘棨三人,谈古畅今至深夜。

………………

离开荀府后,刘棨等人前往颖川书院寻贤。

前去颖川书院的路上,刘棨兴致不高。

戏志才看出刘棨心意道:“主公莫若如此,公达其如此说,日后必回相见。”

他看出荀攸已归心,只要刘棨做大做强,荀家必回遣子弟投靠。

颖川书院。

刘棨表明来意,因戏志曾求学颖川书院,于是才现身说法,得贤士石韬石广元。

石韬有才学,善政务,不比一般白面书生。

刘棨大喜,一扫之前郁闷。

是夜,刘棨与石韬秉烛夜谈,抵足而眠,对石韬器重不已。

石韬也感动刘棨的赤诚,遂拜刘棨为主。

翌日,石韬与刘棨交谈中,举荐起了自己的好友徐庶,谈及徐庶时。

“徐庶,韬之好友,有侠气,善谋略,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前些年因为友人报仇,身背命案,如今逃亡在外,留有一母在阳翟”

“主任可前往资助其母,徐庶纯孝,必来投之”石韬对刘棨道。

“善”

刘棨一行采办好礼品后,前往阳翟,拜访徐母,对于刘棨的资助,徐母一开始推辞不受。

刘棨只好言明,怜惜徐庶才干,欲招募之,可为徐庶脱去罪名。

刘棨心想只需求助张让,一杀人罪名还不轻易脱罪。

徐母听罢,只好接受刘棨送的物资钱财,以及留给徐庶的书信。

徐母是有见识的人,她觉得刘棨日后定成大事,自家儿子如果能跟随,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待颖川之行逐项事宜解决后,刘棨一行人,便前往陈留郡。

途径己吾县一山野间,只听前方有喊杀声,以为遇到了贼寇,刘棨命军士保护好戏志才和石广元,领余下士卒驱马上前。

只见近百短衣打扮的刀手,正在围攻一黝黑壮汉。此壮汉面对数百倍之敌,从容应对,手中双戟舞得虎虎生风,不时有刀手倒下。

刘棨见猎心喜,暗道欲成大事,此人不就是良助吗。

随即驱马靠近,大喝一声:“住手”。

(石韬,字广元,即石广元,颍川人,仕魏,官拜典农校尉、郡守。)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