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七一和尚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七一和尚 角色:梁晋东梁晋菡 ,七一和尚主人公:梁晋东梁晋菡,小说情感真挚,本书正在持续编写中,作者“七一和尚”的原创佳品,内容选节:大年初一,西安府洋溢着喜庆,只有少数知道平西将军府内情的人压抑着情绪,有的偷偷给魂归天际的将军和将军夫人烧点纸钱锦衣卫驻扎地,所有人已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蒋瓛木木的盯着营地中,他特意安排人定制的一口上好棺木,里边躺着的是已经没有生机的梁仲达和聂云,他内心里也不忍如此,也不忍将二人分开在完成了对“逆贼”的剿杀后,他已经飞鸽传书皇城,秉明返程复命的意愿所以,今天一早,便传令下去,即刻启程,回京...

第3章 临近年关的密报 在线试读


远在应天府的皇宫内,御书房里,一位身着皇袍的老人愤怒的将一份谍报摔落远处。

“胆大妄为,胆大妄为,枉费朕一片苦心”。

案牍不远处的太监吓得伏地不敢起身。

“来人,传蒋瓛”,“朕连胡惟庸之流都杀得,还怕你一个偏逾一角的武将?当真要朕不在乎那些面子上的东西,去梳理你们这些蝇营狗苟。怪不得最近几年乱民屡禁不止,屡压复生,还说什么民困已极的理由出来,朕看就是你们这些人和乱党裹扎一起。当真以为朕天高皇帝远,什么都不知道?”。

这一日,应天府皇宫内传出密旨,令锦衣卫副指挥使蒋瓛奉旨彻查陕西西安府梁仲达与乱民勾结一事,一旦做实已上报的证据属实,就地免职押解回京,如遇反抗,格杀勿论。

太祖皇帝震怒,可不念你旧情,也不会想着旧功。

在蒋瓛纠集队伍的时候,应天府也有一匹快马飞驰向北又向西而去。

而临近年关,西安府内城外城一片喜气,将军府上下更是如此。

静心和尚待了两日还不肯离开,借口舍不得两个侄子侄女,天天大酒大肉,仿佛几年没有如此奢侈过。

再就是不时的缠着梁仲达,一定要切磋一下,败下阵来就缠着让梁仲达给其讲解逍遥剑、掌技巧招式,逍遥功法的内力进阶逻辑。

两人经常切磋的院子,却是积雪早已融化,就连院子里的成人胳膊般的树,厚重的石桌石凳好像也没能幸免,多多少少都遭了殃。

聂云仍在月子,不便出屋,索性就不去管这些,只是吩咐下人能保则保,保不了便日后在重新建造采买,但一定要在二人同时进入院子后,不要再让其他人进入。

......

这天晚上,梁仲达略带愁容走进屋内,坐在聂云身边,轻声说道“上面还是知道了,而且锦衣卫已经奉旨赶往西安府,估计这次是瞒不过去了”。

聂云听到,没有过多的考虑,好像和梁仲达聊得不是一个话题“达哥,你知道我最爱你什么地方么?年轻时我爱的是你的英俊侠义,过些年发现爱的是你的上进与担当,近几年,我发现我爱的是你最值得世人去尊敬的那颗心灵。你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武功高强、官居高位去恃强凌弱,也不会去卑躬屈膝,而是去兢兢业业的奉献着自己。而且不仅仅是为国家奉献,你奉献的还有万千百姓。我相信你的选择,也愿意任何时候都和你共进退”。

梁仲达默然,过了一会儿抬头,温柔的望向聂云,抬手轻轻将她的鬓角捋向耳后,“曾经在朝中,有大臣上奏‘陕西外供三镇,内给四王,民困已极’。皇上虽然鼓励农桑,但是老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的地方每年的收获甚至不够所纳赋税。”

“前几年,我还没有升任平西将军的时候,便是亲眼见到所谓的异党。哪里是异党,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嶙峋,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

“所以我便表面镇压,背地里却资助了很多难民,这些你知道。当然,在我们的资助下,军民反而和解,也让我成了弹压有功之人,做到现在这个位子。”

“我深知老百姓的不易,皇上也是从苦日子走出来的,我也相信他能体会到堵不如梳的道理。但是日子没有一下子变好的,还有很多的百姓不能吃饱穿暖,还会有人再次揭竿而起。”

“所以我就知道,这些事迟早也会被皇上知道。但是无论如何,我对那些只为了活一条命豁出去的苦难之人难以下手。”

梁仲达继续说道“我们游历江湖的时候,在知道快意恩仇的时候,也看到了太多的人间悲剧,还有很多人生活的太不如意,所以我们一直在行我们所谓的大义。”

“但终究也会被所谓的忠羁绊,违抗皇命毕竟也是不忠!所以这次,我也不确定能否带着我们这一大家子逃过一劫。只是委屈了你跟着一起担惊受怕”。

聂云轻叹一口气“达哥,刚才我说过了,我相信你的选择,也愿意任何时候都和你共进退。只是我们的两个孩子目前尚小,恐怕这次要成为拖累”。

梁仲达抬头看了看两个在小床内熟睡的孩子,转头向聂云“我想好了,遣散府内人员,你带着孩子离开,茫茫江湖,想必有着聂家的威名,也不会被小瞧,朝廷也不会轻易找到你们,我则跟着锦衣卫回京面圣,能否渡过这关,也要等至少半年以后。届时如果平安无恙,你再带着孩子回来,大不了我们再次浪迹江湖”。

聂云听到梁仲达这样讲,不自觉的提高了声音,“达哥,你还不明白么,自从我们选择了于天下的大义,就不可能于朝廷的忠相平衡。朝廷既然已经知晓,想必是有人告密并且掌握了一定的事实证据,你觉得我们会平安渡过此劫?事到如今,我们只能有一个方向,想尽办法保全下面兄弟,保全府内众人,当然,我们还要保全我们的两个孩子”。

聂云讲话间,声音啜泣,就快哭出来了。

梁仲达当然知道聂云所说如实,只不过方才讲只是让聂云稍微宽心,能带着孩子逃匿,说不定都还有一线生机。

......

这天晚上,除了聂云给孩子喂奶,夫妇两人哄孩子睡觉,二人再没有过多动静。静静拥抱在一起,躺在床上彻夜无眠。

临近天明,梁仲达突然转头,吻向聂云,聂云也情不自禁吻向他.....,但是梁仲达突然说道:“云儿,我们永远在一起。遣散府中人员,孩子拜托给赵清静,让他带着孩子远离是非,军中我来承担罪责,无论接过怎样,不能牵扯到再多的人了”。

“锦衣卫应该会在两日后到达,如果他们掌握了具体证据,我们面临的就会是满门......”

梁仲达没有忍心说出那两个字,稍作停顿继续到“所以,我们必须在今天就做好安排,最后我们一起去面对蒋瓛,揽下罪责,但必须面对锦衣卫的围追堵截,而且军中兄弟也会锦衣卫要求下成为我们的对立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保全更多的人”。

聂云略微一思索,两行清泪自眼眶而出,顺着眼角流向左耳下方打湿左脸鬓角,轻声道“任何时候我都要和你在一起”。

紧紧相拥,默默无言,情深意切。

次日一大早,静心和尚就冒失的在门口叫嚷道,全然不顾两个侄儿的好梦,“大哥,嫂子,起床没?我找我大哥有点事儿”。

房门打开,屋内暖气流出,梁仲达出门即将房门关闭,害怕暖气给静心和尚吸光一般。

便及起身走向今日经常传出“乒乒乓乓、叮叮当当、吼吼哈嘿”声音的那个地方。

静心和尚也是咧嘴跟在后边,虽然感觉今日梁仲达心事重重,但是仍然抵挡不了他盎然的兴致。对于这个俗名赵清静的和尚来说,真的让他清静才是折磨。

“大哥,昨天我们打过之后,我从下午到晚上再到今天早上一直没合眼,一直在想,你怎么可能从出拳后瞬间做到内力外放,不仅是将内力直接以拳罡攻向对手,而且我都能感觉到如果不及时想个法子逃离拳罡范围,无论怎么防守,都会被你击中。”

“所以我硬着头皮,立即出拳向拳罡最薄弱的头顶跃去,虽然勉强未被击中,但是脚下却是一阵空虚,你好像还原地未动,我就差点摔了个大马趴。大哥,你一会儿教教我。”

“嗯”

“大哥......”

“嗯”

......

终于到了这个已经像几百匹马横踏过的院子,静心和尚还是像以前一样准备偷袭一下,梁仲达此时却率先转过身。

“清静,你与我们夫妻二人相识十年有余,虽然别人看你狂浪不羁,但在我们心里,你却是一个重情重义值得相交的汉子。不知我梁仲达和你嫂子聂云在你心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静心和尚疑惑不已,相识这么些年,从来没见过如此凝重表情的梁仲达,当下也是略微思考并严肃起来。

“大哥就是大哥,我赵清静此身虽已入佛门,但身上江湖气未曾褪去,我心里边从来不会服输一个人。”

“但是真的去认可一个人,自当是竭尽全力的对对方付出,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去考虑。”

“而且我赵清静闯荡江湖这么些年,没有师傅,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这么些年非常满意的一件事儿就是结识了大哥你和嫂子,而且这个大哥,我只喊过一个人。”

“换句话说,你和嫂子就是我的亲人。我是个孤儿,在旧朝时间便是因家中贫寒,无法生活,身边亲人相继离世。”

“我一个人在江湖飘零,无人教导与帮助,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爬滚打。直到碰到了你和嫂子,才再次体会到亲人之间的温暖。”

“洪武七年,我也亲眼看到大哥你的对灾民的所作所为,所以心中对大哥更是敬佩。”

“所以,如果我赵清静此生如果有必须尊敬之人,大哥嫂子必须位列前边”,停顿了下又说道,“其实慧明这个老和尚,也是值得我尊敬的大师。你们都是同类人,不为己,担忧的是苍生”。

听到曾经满嘴瞎窜风的赵清静说出如此话语,梁仲达心中非常高兴,点点头道“此刻,大哥和嫂子碰上一件大事儿,需要兄弟相助”。

“大哥,如此便是见外了”。

梁仲达缓缓的将朝廷发生的事儿和接下来可能的走向、影响讲给赵清静,同时也讲了昨夜夫妻二人共同商议的结果。

赵清静越听越愤怒,直到梁仲达讲完,才一巴掌拍碎二人身旁的石桌,“什么狗屁皇帝,只顾着镇压百姓,残害忠良,不去想一想如今的天下和那些蒙古人在的天下有什么不同?不去想着改变,只顾着自己的屁股安生不安生。要我说,不如他妈的揭竿而起,一起反了他娘的”。

梁仲达听他这样讲,苦涩的摇头道:“历代政权更替,都是建立在血腥之上,最终受苦的依然还是百姓。”

“更何况,目前我们是汉人当权,相比前朝,地位屹然提升许多。”

“我们作为沧海一粟,能做的只能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协助更多的人。”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百姓只想吃饱穿暖,我辈所做的应当是保着他们尽量做好吃饱穿暖。而不是让他们参与到更多的痛苦中”。

赵清静不做声,梁仲达继续说道“大道理不多讲了,今天大哥就拜托你一件事儿,这件事儿是你为大哥个人做的,希望你能答应。”

“今日晚上,你便即刻启程,带着你一双侄子,一路北上。也希望你平日里能多多照看他们二人,将来他们长大,不要告诉他们的亲生父母是谁,只需让他们能够成为有用之才,这点你能否做到?”。

赵清静听完,也明白梁仲达的选择,也不再似那个没有定性的和尚,心中一阵酸楚,泪潸然而下:“大哥......”站起身双拳紧握抱于胸前“定当不辜负大哥所托”。

“这是我这些年所创的逍遥功法全本,里边包含了逍遥十四绝技的所有招式和心法,也希望你能借着机缘,将来传承给值得传承的人”。

这番临终托孤般的话语,终是让已经多年不知道眼泪是甜是咸的一代高手,归隐一年的“大师”不住流泪。

......

回到府中,梁仲达安排所有军职人员前往驻地。然后和聂云召集府内所有人员,在一片惊愕、不解、哭泣声中,狠心遣散了他们,理由是即将前往应天府任职不携带一名仆役下人。

就连两名协助夫人照看公子和千金的丫鬟都没有留下。

空荡荡的将军府,该发放的遣散银两及贵重物品已经消失,留下了一些随身携带极容易惹眼的物品,还有少许银两。

天渐黑,静心和尚从一个地方钻出来,来到夫妻二人面前。屈膝跪在地上,认真的磕了一个头,“大哥,嫂子,请一定接受我这一拜”。

梁仲达急忙扶起静心,道“真要拜也是我夫妻二人拜你,将来两个孩子还要全部靠你才是。”

“嗐,到现在两个侄子,也没想好起个什么名字,虽说以前当着其他人面喊过尚文、尚武,但人心叵测,将来恐不利他们长大。和你嫂子商量过后,将来孩子就叫晋东和晋菡吧。”

“当然以防万一,两个孩子还必须分开,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同胞兄妹,否则如果有人追查,恐还会暴露身份”。

聂云在旁边听得已是心如刀割,虽然早已做好准备如此选择,仍然是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忍不住起身走回屋内。

梁仲达虽心有不忍,但终究没有起身去安慰。拿出前几日慧明大师托静心和尚带过来的盒子,打开,恭敬的取出珠子。

“这枚舍利,应当是白云寺三宝之一,朔光舍利。虽然是慧明大师所赠,受之有愧,但是又不好再退回,我心里也明白慧明大师的心中想法,所以也更加坚定了我今天所做选择的决心。今天,我也想把它当成一个信物,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让晋东晋菡相认”。

说话间,指尖稍一用力,舍利从中齐整整的变成两半,然后分别在两个齐整面刻上“东菡”二字,招呼聂云拿进屋用女红制作成两个精美挂坠,分别挂在两个孩子的脖颈处。

兄弟二人,仍在屋外,托付与被托付。托付者尽力使自己看似平静,被托付者也是尽力使自己看似平静,只不过蹙起来的眉毛让他似乎不是那么平静。

短短几天时间梁府的居住,让这个往日看似孟浪的和尚,真正的大彻大悟。

屋内,聂云强忍着眼泪,逗弄着两个孩子,对这个世界仍然只有极少认知的孩子却也知道“咯咯”的笑。

聂云抱起两个孩子,解开上衣,一边一个,让两个孩子尽情的吮吸着。

孩子们满意的眯着眼睛,不时的发出咕咕的声音。

聂云脸上再也止不住,挂着欣慰的笑脸,流下两串晶莹的水珠,滴在乳房上,有的被两个孩子顺着乳汁混合着吸入嘴巴。

也许他们将来还能喝到乳汁,但是想必甘甜中带有一点点咸咸的乳汁,他们再也不会尝到......

......夜幕下,一个和尚,背负两个包裹严实的婴儿,出了将军府。先往南走,出了西安府,绕汉中府,后来才向西又向北行去。

将军府内,有些察觉的行伍中人,在门口求见将军求见大哥爷纷纷被梁仲达没有任何理由的严厉拒绝。

只剩夫妻二人平静的躺在床上,想念着本应叫尚文尚武的两个孩子,平静的等着明日天明,然后再去认真准备明日的明日的来临。如果明日的明日能够过去,再过两日就是除夕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