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1991年,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一年,以老大哥的消亡为结束,却是夏国绽放璀璨辉煌的开始!

按照历史进程,明年的一月伟人就会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整个夏国将会迎来彻底的变革!

大国崛起的春天即将来临。

1991年8月11日,南方省,鹏城,苏家。

“老爸,现在我们准备好钱,年底前去魔都--明珠市!那里有发财证,股票认购证可以买!”

“鹏城证券交易所的开放看得出上面对股票上市的信心和决心,那边的情况你是看得见的,凡是买股票的人都发了大财,而且能申请发行股票的都是精心筛选的企业,只要是新股出来都是疯涨!”

“加上股票的巨大融资作用,肯定要给全国人民看到一个好的开头,只要我们拿到了股票认购证,如果在没有多少人买的情况下,我们必定能买入大量新股,到时候想不发财都难!”

苏父苏杰看着自己这个十八岁刚高中毕业岁的儿子,要不是前面儿子的一番操作和实力展示,他都以为儿子又在说胡话了。

“苏凡,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

苏杰深深地吸了一口烟,他还是有点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攒下的一些积蓄,就这样被霍霍掉了。

他现在确实存有一点点钱,而且是在苏凡的提示下赚到的,整整六千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身高一米七六,剑眉星目,已经有大帅哥潜质的苏凡,指着花了好大力气才搞到手的《明珠侨报》:

“报纸上都写了,我念给你听:1992年1月10日即将在明珠市推出的股票认购证,采用一次购买、全年使用的发行办法。售价30元一份,并规定不中签不予退款。公告还宣城认购证在1992年内将分4次摇号,共发行10多个股票!”

苏凡再拿出一张明珠交易所和鹏城交易所的几张股票记录纸:

“你再看看这几个月的股票走势,就知道只要是新股,必定大涨!翻个十几倍都是正常!”

还在苏杰犹豫的时候,苏母张慧也开口了:

“反正这些钱都是儿子教你挣的,万一这次他又对了呢?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啊!”

正处于女人最美丽的年龄段,成熟,知性的美少妇张慧宠溺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在一旁帮腔。

苏杰眉头紧皱:“唉,你怎么也跟着添乱,股票认购证这东西从来没听说过,还要三十块一份,万一买回来抽不到新股,就是张废纸!”

张慧又掏出了一叠钱摆在了桌面:“你看,这是你儿子这段时间挣到的四千块钱!”

苏杰不由长大了嘴巴:“什么,你挣了四千块?”

虽然有点惊讶,但是还是接受了,毕竟自己儿子可是真正的天才,短时间将家里从分家之后的一穷二白,变成了现在的手握上万块的小康之家。

苏杰就是个不怕事的人,胆子大路子野,88年就开始倒腾小家电,要不是90年的那次清海行动,自己把家底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不少债,说不定自己现在也是个大老板了。

苏凡掏出笔边算边说:“一份认购证假设能买50股,我们买十份股票认购证,能买500股,每股按2元发行价,翻10倍,那就直接到手2万块!投入也就1300元!”

“如果我们这一万块全部投进去,几十万直接到手!而且,这样的机会一年内有至少四次!”

苏杰和杨慧听得是心跳加速,喘着粗气:

“儿子,你说的可都是真的,你可不能骗我们啊!”

这种收益率百分之五百的营生,那种诱惑没有人能抵挡!

特别是苏杰不是个甘于人下的主,原来亏了个底朝天就被别人看不起,现在虽然翻身了,但是不够扬眉吐气,如果能赚上一大笔钱,再回头啪啪地打苏家家族里的人的脸,那该多爽!

苏凡一挥手:“相信我,只会赚到更多,不会更少!”

“就算我们没钱买股票,前面买了股票的赚了一波成了榜样,你还怕这个股票认购证没人买?转手随随便便好几倍,不亏!”

人都有一种思维,那就是想搏一把,但是怕亏本,但如果能保证不亏本的情况下有钱可赚,那肯定愿意博!

苏杰一咬牙:“走,我们这就出发去明珠市!”

说完就掏出床底下藏着的存折,要往银行走去。

敢在海上玩命的人,自然不缺乏拼搏精神,苏杰就是这样的人。

苏凡直接拦住了他:

“别急,现在才8月,我们12月再去明珠市也来得及,不如趁着现在,多赚点钱,到时候玩一把大的!”

从鹏城到明珠市,在这个年代可没有飞机可坐,要么坐船,要么先从鹏城到羊城,再摇火车摇上几天几夜,才能抵达明珠市。

而且还要弄特区通行证,也幸亏自己就是本地人,比较好弄。

因此12月份中旬再出发,算是给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现在还有近乎三个月时间,三个月时间内又能赚多少钱?

苏杰看着这个有点陌生感的儿子,心中却不敢怀疑苏杰的赚钱能力。

两个月前苏杰还被债主逼得跑到农村去躲债,某一天苏凡就突然出现,说要跟老爸一起赚钱,按理说在农村除了在地里刨食外还真没啥可以赚钱的门路。

但是苏凡就能想到办法捉黄鳝去卖。

农村别的不多,黄鳝田地池塘小河沟到处都是,现在也没有开始打农药,别说黄鳝了,泥蛇乌龟也不少见。

农村里抓黄鳝的人不多,基本上是用伞骨做的黄鳝钩,一条黄鳝一条黄鳝地钓,一天顶多钓个五六斤,赚的钱也不多。想要多抓黄鳝,靠钓的可不行。

苏凡就借了一把柴刀,砍了好几根竹子,破开成条,弄成了一个像哑铃一般两头大中间小的黄鳝笼。

苏凡又挖了很多蚯蚓,将蚯蚓切开用汁液吸引黄鳝,然后将蚯蚓绑在竹片分叉上,将黄鳝笼埋在了有黄鳝踪迹的水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