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重启大明废帝也疯狂 类型:奇幻玄幻 作者:唐第 角色:朱允炆马恩慧 小说《重启大明废帝也疯狂》是网络作者“唐第”写的一本奇幻玄幻小说。以下是《重启大明废帝也疯狂》内容概括:而身后的两百多头肥猪竟纷纷不约而同跟了上去。只见。一人在前面走,两百头猪在后面跟,还有一条大黄狗在猪群后面追。别人放牛放羊,他放猪,别人遛狗,他还遛猪

评论专区

有系统的,决定正经修仙:这是一本后宫文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学习上不劳而获的主角鄙视那些努力但收获少的同学,这样的故事。 穿越到现代大唐:很欢乐的书,但是突然就完本了。 重启大明废帝也疯狂

第1章 放猪却被猪坑了


“唠唠唠……”

“咚咚咚……”

一处深山中,天刚刚蒙蒙亮,一名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中年大叔一手拿着被敲的到处是抗的不锈钢盆,一手握着一根木根,用力敲打着盆底,嘴里还不停大声呼喊着喂猪时该发出的声音。

听到猪圈外熟悉的呼喊声,两百多头肥猪,纷纷争先恐后的拱开自已所在的栅栏,蜂蛹至喊话之人。

“哼哼……”

“咕噜咕噜……”

“叽叽叽……”

敲击声结束。中年男子便很快被一群肥猪围在中间,一阵杂乱的猪叫声此起彼伏,纷纷想要凑近中年男子。

“起开!”

“叽!”

男子猛的一脚踢在一头将自己挤得东倒西歪的肥猪肚皮上。

“真是一群猪,就知道吃。”

男子费力挤出猪群,顺着出村的泥巴山路走去。而身后的两百多头肥猪竟纷纷不约而同跟了上去。

只见。一人在前面走,两百头猪在后面跟,还有一条大黄狗在猪群后面追。

别人放牛放羊,他放猪,别人遛狗,他还遛猪。

……

这里是白条山的腹地,人烟稀少,大部分住在这里的原村民已经搬离了这大山,留下的也是一些年岁比较大的老人。

朱小文已经在这深山老林中喂了三年的猪了,他并非大山中的村民,养猪的场地也是租来的。他选择这里养猪便是看上了这里的环境和这里漫山遍野取之不尽的猪食,最为适合放猪。

这种散养的猪的肉质应该也是比较鲜美吧!他猪场经常会有慕名前来购买的客户。所以,别看他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像个叫花子一般,他可是整个镇上仅有的百万富翁。看看他肩上挎的那只银行存款才会送的的手提袋就知道了。

……

“大黄,去!赶它回来!”

朱小文回头指向一头离群独自觅食的肥猪命令道。

“汪汪!”

狗毛光亮,四肢健硕的大黄十分通灵的向那头肥猪奔去。

“汪汪汪……”

“呼……”

大黄围着那头肥猪左右蹦跳着对着肥猪狂吠。

“哼哼……”

拗不过忠实的大黄,那头肥猪不情愿的掉头回到猪群之中。

……

朱小文大概带着他的猪大军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总算到了今天放猪的地方。

四周密林高大,杂草丛生,远处时不时还会传来几声不知是何种动物的叫声。

猪大军好像也知道到了目的地,便纷纷低头在草丛中寻找起今天的食物来。

“盯着它们,你们一个个都吃饱了,老子还饿着呢!”

朱小文走到一棵大树下,将一张大概两平米见方的垫子铺在地上。

靠在树上坐下后,从手提袋中拿出准备好的干粮,一个真空包装的卤鸭腿和一盒高钙纯牛奶。

“呜呜呜……”

大黄趴在一旁,侧头望着朱小文手里的鸭腿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就知道你这货也跟那群猪一样!”

朱小文白了一眼大黄,从手提袋中又拿出一袋鸭腿随手连包装袋一起丢给大黄。

一人一狗各自吃着各自的鸭腿。

……

吃饱喝足的朱小文闲来无事,便抬手挠着两乱不乱,且几个月没理过的头发。越挠越痒,越痒越想挠,最后竟是两手齐上阵。

“哎呀!”

朱小文站起身奔向沟底的小溪,蹲下身并将头扎进水里。

“哗……”

“哦……”

“舒服!”

朱小文仰起头,如被雨水打湿的大黄一般,用力甩了甩头上的水,发出耐人寻味的**声。

“该去镇上理个发了吧!”

朱小文一边往回走,一边抚摸着头上的长发嘀咕道。

也不能怪他不注重卫生,一个人实在太忙,并且他在的这个村子到镇上可是有八十多里的路呢!并且还大都是崎岖难走的山路。

朱小文走回到垫子上躺下,随手在一旁折下一根野草叼在嘴里。明媚的阳光费尽心思穿过茂密的树枝层层阻拦后,将所剩无几的几缕光亮洒在朱小文的面庞之上。

树叶的偶尔晃动,让这几缕阳光有机可乘直射他的眼睛。朱小文时不时便会眯下眼睛,好似在和阳光躲猫猫一般。

……

“大黄!”

朱小文突然一声大吼,惊的身旁的大黄急忙起身四下查探。

“看那里!”

“那头畜生都快翻过那道山坳了,你没看见吗?”

“汪汪!”

朱小文指向对面山坡上的一头快要溜达出自己视线的猪质问道。

“还不过去把它赶回来!”

“汪汪……”

这大黄狗也是极其聪明,对着那头猪大叫两声,便快速越过小溪,向对面山坡冲去。

驱赶掉队不合群的猪已经成了大黄每日的基本工作了。不一会,那头跑远的猪便大黄赶了回来。

朱小文可能万万不会想到,这头猪接下来的神操作,竟会改变他每日重复不变的生活状态,甚至是命运。

朱小文依然躺在树荫下,享受着这片纯净之地的美好时光,却没注意到,刚刚被赶回来的那头猪已经悄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他的近处。

……

“刺啦!刺啦!”

忽然,朱小文听到左侧有节奏的蹭树皮的声音,他闻声望去。只见,是一头猪在拱树。

“见过猪拱白菜,还没见过你这货还拱树的。”

“真是吃饱了撑的!”

朱小文低骂一声,也没去阻止,任由其继续拱着坚硬的树皮。

……

“咦?!”

一旁磨树皮的声音让他有些心烦,本想回头呵斥,却让朱小文看到了让他吃惊的一幕。朱小文急忙坐起。

“走开!”

“哼!”

朱小文翻身站起,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那头猪旁,抬腿便是一脚,将其赶跑。

朱小文慢慢蹲下身来。只见,眼前这棵平平无奇的大树,刚才被猪拱过的地方,树皮已经脱落了一大块。而让他惊讶的是,树皮之下竟不是该有的黄木心,而是一汪蔚蓝的湖水。

这湖水却没有在树皮脱落后流出树干,则如海水一般轻轻的在树干内荡漾着。

在朱小文还没搞清楚这是什么东西时,比巴掌略大的一池湖水突然中心好似刮起了十二级龙卷风一般,湖水中心很快出现一个极速旋转的漩涡。

“卧槽!”

朱小文吓得急忙后退两步。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极速旋转的漩涡又很快恢复了平静,平静的就像一面蔚蓝的镜子。

朱小文咽了下口水,壮着胆子再次靠近。等他的视线再次停留在那面蓝色镜子上时,更加神奇的一幕映入眼帘。

只见,镜子中竟出现了一幅画面,一副万人攻城的古战场场景。虽然这个“屏幕”有点小,但朱小文却能看清数万人中每个人的表情,甚至是他们每个细微的小动作。

能看的如此清楚应该是近在迟尺才对,朱小文却又感觉,这个画面距离自己遥不可及,好似相隔了千百年。

朱小文抬起一根手指缓缓探向“镜子”。

就在他手指触碰到镜子的一瞬间,他好似身临战场之中一般,恐慌,愤怒,焦急,喜悦……,一瞬间,他好像感受到了战场中所有人此刻的情绪。

“嗯?”

就在朱小文还沉浸在源源不断输送进自己脑海中战场上每个人的情绪信息时,手指上突然传来一股欲要将自己吸入镜子中的神秘的力量。

而这股突然出现的力量并不是想要将自己整个人吸入其中,而是自己的意识。

朱小文甚至眼前都出现了忽明忽暗。他想要收回手指,手指好似和这面镜子连在了一起,镜子随着着他的拉扯有弹性的跟随手指外凸,但最多也就凸起两三公分而已。

朱小文用尽全力始终无法摆脱,而他的意识却在渐渐失去,眼前发黑的时间越来越长。

“啊!”

最终,朱小文还是败给了强大的神秘力量,眼前一黑,整个人瘫软地倒在了地上。而那面蔚蓝的“镜子”则在同一时消失不见,化作了树干该有的样子……

“放猪却被猪坑了。”

这是朱小文在失去意识前,脑海中最后的想法。

第2章 飞龙在天风雨相伴


“王爷,若不出意外,我们便可以在天黑前拿下金川门,到时便可直取皇城了。”

“贫僧提前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朱棣身旁一和尚看着即将被攻破的金川门,对着身旁的朱棣拱手道。

说话之人并非他人,正是忽悠朱棣起兵造反的道玄和尚姚广孝。朱棣能凭借区区燕地之兵兵临应天府城下,姚广孝可谓是功不可没。

“驻守金川门的可是朱允炆的心腹大将李景隆,他定会誓死保卫皇城的。想要尽快拿下他并非易事啊!”

朱棣端坐白马之上,看着不畏生死的燕兵一波接着一波冲向城墙,却又一波一波的倒在城墙之下,忧心忡忡的回道。

“王爷,难道忘了吗?李景隆可曾也是我燕军的手下败将。一个手下败将何忧?”

“两军对垒,伤亡都是双向的。他李景隆还有多少兵士可拿来消耗?”

“何况,我军已兵临城下,士气高涨。而对方此刻已是军心不稳,只不过是在苟延残喘,最后的挣扎罢了。”

姚广孝一脸的淡定,风轻云淡继续忽悠道。已到了此时,可不能让朱棣有了心软之心。

“高僧言之有理!”

听了姚广孝的话,朱棣脸色缓和了许多。

……

“开炮!”

“快!”

“不要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

“给我冲!不要停!”

燕军都指挥张玉站在大军后方歇斯底里的大喊着。

“轰!轰!轰!”

几门红衣大炮依次开炮,炮弹直射金川门城墙,守城军士瞬间被强大的爆炸冲击波震飞一大片,爆炸中心更是血肉横飞,场面极度血腥。城墙也被炸出多处缺口。

“兄弟们,跟我冲上城楼,活捉李景隆,活捉朱允炆。到时,燕王定会重重有赏,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给我冲啊!”

燕军都指挥同知朱能身先士卒,振臂高呼,与燕军将士一同再次冲向金川门。

“快!快起来!”

“给我顶住!不许后退!”

城墙之上一名明军百户长手持长剑,眼中泛着血光,对手下人怒斥道。看到他欲要吃人眼神,已经心有胆怯的士兵再次拿起长矛弓箭对准蜂拥而至的燕军。

两军再次陷入焦灼状态……

……

“将军,我军伤亡惨重,若再这般打下去,金川门早晚会被燕军攻破。到时你我……”

明军大本营之中,李景隆正在来回垫步,自己拥兵五十万,却挡不住燕军区区数万人,竟还让对方打到了皇城之下。

正在他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一直在城墙之上督战的谷王朱橞急匆匆冲了进来。

“依谷王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李景隆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朱橞身前,拉住对方的手询问道。

“来,坐下说!”

二人一前一后落座。

“将军,燕军此时士气高涨,而我方已是军心涣散。并且,已经出现了临阵脱逃者。”

“还有,城中的人手已经……所剩无几。城外长江水师也已全军覆没。”

朱橞首先报告了一番目前的形势。

“谷王,有话请直说。你我此刻已是同一条船的人,一荣皆荣,一碎皆碎,无需顾虑。”

李景隆自然也是看出了朱橞的难言之隐。

“打开城门,放燕军入城。”

朱橞打定主意,直言道。

听到谷王朱橞大逆不道的话,李景隆竟然没有任何的不悦和震惊,而是默默站起身若有所思。朱橞同样起身,并无再多言。

看李景隆的反应,便知这李景隆也是早有了投降之心。

“我乃文帝平叛之主将,开成之日,他朱棣岂能会放过我?”

李景隆思索片刻,回头发问道。

“将军,大可放心。你父乃太祖外甥,燕王长兄,他朱棣岂能不给老曹国公这点面子?”

“若他朱棣有卸磨杀驴之意,还不是有你奶奶嘛!都说他朱棣乃是至孝之人,他会做伤了姑姑的心之事?”

朱橞解释道。

“再有,他朱棣之心,此刻已是路人皆知,说什么为皇上清除身边奸邪,谁不知道他是为了那把龙椅?”

“他朱棣若想坐上那把龙椅,若没有你与其他朝中大臣的支持,他朱棣就休想坐的安稳。”

朱橞再次开口分析道。

“谷王言之有理。可皇上对我厚爱有加,这样做,岂不是有负皇恩?”

李景隆依然犹豫道。

“将军愚忠啊!眼下的形势你我都看到了,朱允炆已是大势已去,难道将军还要为他的过错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吗?”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朱橞焦急的再次劝解道。

“好!”

“就按你说的办。”

“皇上,末将对不住了。”

李景下定决心,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手道。

“我这就修书一封,你命人送出城去,交给朱棣。”

李景说着,来到桌前提笔书写。

“轰隆隆!”

“咔嚓!”

突然,天空中一道炸雷响彻云霄。四面八方的乌云开始慢慢向着应天府的上空开始汇集,并伴随着阵阵强风,城墙上明军的龙旗被狂风吹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不堪重负,直接拦腰折断。

“高僧,这……”

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城外的朱棣有些心慌,自己举兵造反虽是被逼无奈,但,这毕竟是大逆不道之举,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愧心的。

“恭喜王爷。”

姚广孝神态自若道。

“喜从而来?”

朱棣不解道。

“飞龙在天,风雨相伴。这是吉兆。贫僧当然要恭喜王爷了。”

姚广孝解释道。

“哈哈哈……”

“好!好!好!”

姚广孝的话间接的就是在指朱棣便是龙,龙到何处,自然都有风雨一路相随。

这姚广孝可谓是世间难寻的奇才,一人通晓道,佛,儒三家经典。且,所行之事,不求回报,无欲无求。所以,朱棣对他的话是深信不疑。

“咔嚓!”

空中再次越过一道闪电,乌云汇聚在皇城之上,白天变成了黑夜。厚重的乌云给你无限的压迫感。

风起云涌间,天上的乌云开始围绕中心一个点开始慢慢旋转。到最后,中心位置出现一个笼罩整个皇城的漏斗状的漩涡。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望向天空,谁也没见过如此奇特的天气,就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阴阳八卦玄说的姚广孝也是紧皱眉头望着天空,没有了刚才运筹帷幄的神态。

而就在此时,金川门缓缓打开,走出一名明军兵士来,手中高举白旗。

攻城的燕军看到城门打开,皆是一愣,又随即回过神来,手中武器再次对准前方,做好大战的准备。

“不要动手!不要动手!”

“李将军有封书信要呈于燕王殿下。”

明军兵士扔掉手中武器,双手举起一封书信缓步走向燕军。


继续阅读《重启大明废帝也疯狂》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