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重生王妃只想搞钱 类型:古代言情 作者:南街白瑟 角色:苏芸赵睿 古代言情小说《重生王妃只想搞钱》强烈推荐大家阅读,作者“南街白瑟”十分给力。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苏芸将处理的差不多的猪下水放入锅中,然后在锅内加满水,加入调味和顺手买的香料。八角和桂皮这类香料并不是很贵,苏芸也就买了一些。盖上锅盖就开始煮了,苏芸坐在灶膛前看着火。想了想苏芸把熬药的小灶子拿了过来,选了几颗滋补的草药又切了小片灵芝。在苏芸往大锅中加第一遍水的时候,灵芝汤也差不多就熬好了……

评论专区

网游之永生传奇:洪荒网游的开创之作,世界背景宏大,设定新颖又相对缜密。虽然想法太多笔力不足没把握好节奏,仍然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绝对单机游戏:气氛塑造很不错。比较担心作者能不能把坑都填上去。但是说实话,即使坑填不上,也是粮草-的水平。建议30万字以后入坑 贤者的无限旅途:苏破天际的汤姆苏男主,可以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开头设定主角就是大不列颠王夫,女主永远只有吾王一个,而且女主至今未出场。暧昧向才是后宫的最高境界啊! 重生王妃只想搞钱

《重生王妃只想搞钱》在线阅读

第5章 关于卤煮


苏芸将处理的差不多的猪下水放入锅中,然后在锅内加满水,加入调味和顺手买的香料。

八角和桂皮这类香料并不是很贵,苏芸也就买了一些。

盖上锅盖就开始煮了,苏芸坐在灶膛前看着火。想了想苏芸把熬药的小灶子拿了过来,选了几颗滋补的草药又切了小片灵芝。

在苏芸往大锅中加第一遍水的时候,灵芝汤也差不多就熬好了。

苏芸把熬好的灵芝汤端给张氏,张氏不知道自己喝的是灵芝,只当是新的药。

“芸儿,咳咳…药不是两日一吃吗?”

苏芸接过空碗说:“这不是药,是滋补的汤,大夫说您的身子亏空的厉害,要好好补补。”

“娘的身子娘知道,根本用不着补的,娘好好吃药就会好了,你把钱留着,给自己攒嫁妆。等娘好了再给你说一门好亲事……”

苏芸及时打住,“娘,这些都要等您好了才行啊,这汤也没放什么名贵的东西,都是些常见的普通草药。我采药时留下来的,根本没有花钱。”

又同张氏说了会儿话苏芸才离开。

到厨房掀开锅盖看了看,锅内的猪下水已经被卤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再熬一会儿就可以了。然后放一夜,明日就完全入味了。不可以煮太久,不然很容易煮过头散了。

又熬了一会,苏芸便没再往灶内添柴了。

太阳早就落了山,现在已经不早了。母子三人洗漱完就睡了。

第二日一早,苏芸便看了看自己的卤煮。

卤得很好,煮的软烂但没有过头,而且味儿入得很透。

苏芸找了个瓦罐将锅内的卤煮盛了出来,然后洗锅开始做早饭。

早饭就是普通的米粥和咸菜饼,用完早饭再喂了鸡,苏芸就背上背篓上山了。

简单挖了些野菜和药材,又发现了几棵果树,苏芸便摘了些果子回去给弟弟当零嘴吃。

回到家苏芸把果子洗好擦干放到堂屋的桌子上方便弟弟拿着吃。然后又整理了草药,将另外两株灵芝放到背篓下层,上层铺满草药盖上布,再把自己做的一些香囊和帕子放在最上层。

整理好了这些,苏芸开始做午饭。

切了片肥肉,在锅内煸出一些油。然后将葱姜蒜和干辣椒放入锅中爆香,从瓦罐中拿出了一些卤煮,切碎,放入锅中翻炒。再切两三颗野菜做配,简单翻炒后保持野菜的脆嫩就可以出锅了。

张氏虽然生病,但好在并没有什么忌口,所以苏芸可以放心大胆的做菜。

苏旭早就闻着香味了但又不知道这是什么,见姐姐将菜端上桌,终于可以问了。

“姐姐姐姐!这是什么呀!”

张氏也没看出来这是什么,同样对苏芸投去疑惑的眼神。

苏芸神秘的笑了笑,然后说:“你们先尝尝,然后再猜猜看。”

张氏和苏旭都吃了两口,除了香,什么都没吃出来。

见娘和弟弟没猜出来,苏芸这才公布答案。

“这是猪下水!”

苏旭年纪还小不知道什么是猪下水,但张氏知道。

只见张氏此刻一脸的难以置信。

猪下水她当然知道,但,这怎么可能是猪下水呢!猪下水有很大的异味,这碟菜可是喷香的。

“这是我跟别人学的独家秘方,能让猪下水变得美味无比。怎么样?好吃吧!”

张氏还是很惊讶,但她仔细辨认了一番后确实认出了。

“娘,猪下水是什么哇?”

苏旭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一边问。

张氏见他吃的正香,开口道,“等你吃完饭娘再告诉你。”

张氏怕儿子知道猪下水是什么后就不吃了,但她显然是多虑了。

苏旭也就是一问,估计吃完饭他也就忘了。

而且,要是告诉他什么是猪下水,估计以他的馋猫体质根本不会介意。说不定还天天嚷着要吃。

用完饭苏芸就去了镇上。

灵芝不便宜,所以苏芸这次特地找了镇上最大的药铺去卖,普通的药铺想收也收不起这玩意。

两株灵芝果然卖出了个好价钱,连同其他药草一共卖了五百四十两七银子,这是苏芸两辈子以来得到的最多的钱了。哪怕上辈子成了睿王的侍妾,每月的月例也就三十两。

将沉甸甸的银子放入背篓,第一次身上带着了这么多钱,她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但这并没有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找了个布庄将自己做的针线活卖了一百文钱。扯了些布,买了些棉花,去药铺给张氏抓了几贴药,再顺道买了些油,也才将将花了一两银子。

苏芸背着满满登登的背篓回了家。

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巨款安置好。

说是巨款真的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些银子足够普通人家一辈子的开销了。

但苏芸并不打算就此安逸下来,她还要赚更多的钱,她想赎回老宅,想要赚很多很多钱然后去游历山川。

上辈子短短十七年,她除了自己家和睿王府哪都没去过,属实是遗憾。

苏芸家的老宅当初是以四百两的价格卖了出去,那是个很宽敞雅致的宅子,在镇上的黄金地段,有不少人羡慕。

苏芸打算在镇上先开个铺子,母子三人都住在铺子里,不管做什么都会方便很多。

但是开了铺子经营什么呢?

苏芸摇了摇头,打算先把这件事放在一边。

在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之前,她还不想贸然开铺子,免得赔的本都没了。

虽然现在获得了一笔巨款,但也实在是运气的原因。不然光靠苏芸采药去卖,不知要买多久才有这么多钱,更别说入冬了采不到药。

苏芸放好银子,再将盒子放回原处就起身去给张氏熬药了。

张氏在院子里看苏旭玩蹴鞠,阳光照在她的脸上,让眼尾的几条皱纹显得更加明显。

苏芸看着娘亲,心中又是一阵难受。张氏如今不过三十出头,却连皱纹都生出了好几条。

张氏女儿一边给小灶子扇风一边看着自己,好奇问道:“怎么了芸儿,怎么这么看着我?”

“娘好看,所以看娘。”

张氏笑着嗔道:“油嘴滑舌!”

苏芸将药熬好端给张氏,开口道:“我说的可是顶顶的大实话,不信娘问问旭儿!”

苏旭听到后立刻答道:“娘是这世上最好看的娘!姐姐是这世上最好看的姐姐!”

母女俩听到这童言都笑出了声。

苏芸对张氏说:“娘,您一定要快点好起了,女儿今天买了些布和棉花,本来打算做冬衣的,东西都买好了才发现女儿不会做衣服。我和旭儿的冬衣都靠娘了,所以娘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别让我们姐弟俩冬天挨冻啊。”

张氏听了这话,像是下定了决心,郑重地说:“娘一定争取在入冬前把身子养好,给你们做暖暖的冬衣!”

第6章 朱康奇妙夜


柳河村的村民们对苏芸母子三人还是有些照顾的,因为她家的遭遇也是让人唏嘘。但是那毕竟是别人家,所以村里人倒也没有天天关注着。

可一个村里总有那几个混不吝的。这村头朱家的大儿子朱康就是这样的混不吝。

朱康成天游手好闲,只会和些别村的狐朋狗友到处鬼混。明明是四肢健全的人,却到了三十好几都讨不到老婆。

这不,朱康也观察苏芸一家有些日子了,确定这一家只有妇孺后,就生了歪心思。

这日苏芸一家人刚用完晚饭,苏芸边和张氏说着话边给弟弟补衣裳。

朱康就是这时候来的。

听见大门被人敲响,苏芸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活。

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顺手拿了洗衣服用的棒槌,苏芸走到院子里对着院门高声道:“谁啊?”

哪知门外的人根本不予理睬,依旧是不断地敲门。

苏芸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对方来者不善了。

开门吗?不行!万一双方实力悬殊过大,自己就是找死了。

苏芸退回屋中,将娘和弟弟送入里间,并好生叮嘱让他们不要出声。随后熄了屋中的灯,握紧棒槌躲在角落。

果然屋外的人敲了一会就没动静了。

随后就听院子传来有重物坠地的声音。

苏芸将手中的棒槌握得更紧了。

借着月光,苏芸看到那黑影从地上爬起来,然后就向堂屋这里走来!

朱康刚翻墙进院,摔得龇牙咧嘴,爬起来摸索着往屋内走去,想到马上要做的龌龊事,不禁猥琐的笑出了声。

苏芸看着他进屋,放轻呼吸,稍作调整,静步绕道他的身后,举起棒槌,狠狠的砸了下去。

“哎哟!”朱康只感觉一阵剧痛,然后就是劈头盖脸的棒槌砸了下来。

苏芸狠狠的打着,想到自家这么艰难了,还有不安好心的贼人来欺负她们孤儿寡母!下手更重了!

“别打了别打了!我错了!别打了!”

朱康心里也是纳闷,明明是一家妇孺,这劲怎么这么大,打得直叫他站不起来。

他可不知道,苏芸每天上山下山,承包所有家务还要外出找活补贴家用,劲可大着呢!再加上现在苏芸又怕又怒,当然打得狠极了!

屋内一阵少女的咒骂声,棒槌打人的闷声和男子的求饶声。

张氏虽想出去看看情况,但又害怕自己给女儿拖了后腿,所以强忍着没有出去。

打了近一刻钟,苏芸看这贼人已经爬都爬不起来了,就拿出刚刚准备好的绳子将贼人反反复复捆了三四层。

捆好后苏芸将灯点上,这时在里间的张氏见外间的灯亮了,这才出去。

一出去就见女儿脚踩着一个被打得面目全非的男子。

“芸儿!你有没有受伤?”张氏急急的走到苏芸身边仔细检查。

确定女儿完好后,张氏才看向地上正在哼哼唧唧的男子。

“这是……”

苏芸往朱康身上又补了两脚,开口,“这是朱康,村里的流氓。”

张氏听这话怎么会不明白此人今晚意欲何为呢!

当即便又气又恨的落了泪。

苏芸见自家娘亲落泪了,忙安慰道:“娘您别哭啊,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而且这贼人也被我打趴下了,这点小事才难不倒你女儿我。”

张氏见女儿如此懂事,又是一阵难过。

“芸儿,都怨娘,要不是娘没用……”

苏芸最是听不得张氏自怨自艾,连忙出言打断:“诶!娘这话可就不对了,您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是最最最重要的!”

苏旭也跳出来附和姐姐:“对!娘是最最最重要的!娘不哭,娘不哭,娘哭了旭儿也想哭了。”

小小的豆丁见自己娘亲哭了,说着说着也哭了。

张氏哪里还哭的出来,破涕为笑的抱起苏旭,转头问苏芸,“那这贼人,咱们该如何处置?”

苏芸哼笑一声,然后蹲在装死的朱康旁边,道:“朱康,你是想蹲大牢,还是想回家呢?”

朱康装死不说话。

“那就是想蹲大牢了,娘,我们把这畜生送官!”

苏芸话音刚落,地上装死的人就立刻出声了。

“别送我见官,别送我见官!”

苏芸看着地上一边扭动挣扎一边叫喊的男人,没有说话。

朱康见苏芸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自己,心里怕死了。

他还没有成亲,也没那个钱去花街柳巷,三十好几的人连女人家的手都没碰到过。一肚子坏水的想来占寡妇的便宜,还被人家打成这个死样……马上还要被送官,朱康现在是是又后悔又害怕。

“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姑奶奶我求求你!别送我去见官!”

大历国泰民安,皇帝励精图治,政治清明,治安严格,他这样私闯孤儿寡母的院子,要是见了官,不死也得脱层皮!

就在崩溃之时,苏芸突然道:“不想见官也可以,花钱消灾吧!”

如果贸然把朱康送去见了官,朱家那一家也不是什么好人,肯定日后要找她们家麻烦。

不如就把朱康放走,反正他意图欺负孤儿寡母还被教训了一通的事,他自己才不会说出去。

朱康一听不用去见官,连忙点头。

“那姑奶奶你能把身子帮我解了吗?要不然我也不好拿钱给你啊。”

苏芸可没放过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不怀好意。

转身拿起棒槌,又给了朱康一通爆揍。

朱康被这通打完之后是真的不敢耍心眼了。

“自己说钱在哪,我亲自拿!”

苏芸冷声道。

朱康忙道:“就在衣襟里,就在衣襟里……哎哟…”

苏芸从他衣襟里翻出一两银子和三十几个铜板。

苏芸又翻了翻,确定没有钱之后,刚想放他走,想了想,又打了他一通。

朱康以为是她嫌钱少,一边被打一边喊:“袜子,我袜子里还有钱,姑奶奶别打了,别打了!”

最后,苏芸把朱康身上的二两多银子搜刮完了才放他走。

前前后后打了朱康四五遍,苏芸也累了,洗漱后就歇下了。

而朱康这边被打的属实有些惨,好不容易连滚带爬的从村尾的苏芸家回到村头的自个家。一拍门发现门已经落了闩,好不容易母亲周氏过来给他开了门,一看朱康面目全非,竟没认出来,劈头盖脸又给了朱康一通扫帚。

打着打着周氏才听声音认出来这是自家儿子。

朱家一家人这时候也差不多都醒了,见朱康被打成这样,都追问他这是被谁打的。

朱康死活也不肯说,直说自己这是摔的。朱家人才不信,但见朱康不说也就懒得理了。

朱康龇牙咧嘴的上完药酒,越想越觉得后悔。

便宜没占到,钱也没了,还被打的鼻青脸肿。

朱康这下是再也不敢去招惹苏芸了。

第7章 盘铺子


虽然苏芸解决了朱康,但那天的事还是让她思绪良多。

苏芸觉得还是早日开间铺子,然后搬到镇上的好。镇上夜里有官兵巡逻,而且人住的也密,万一真有什么事喊几声就行了。

左右她们母子三人在这村里也没什么亲友,住的也偏僻。上次的事除了她警惕性比较高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朱康真的很弱,所以她才能那么简单的收拾了他。

但万一再有歹人呢?比朱康强呢?

苏芸不敢做这样的假设但却不得不做。

于是隔日她便去了趟镇上。

加上这些日子卖草药的钱,苏芸总共有近六百两的银子。她本是不想这么早开铺子的,但实在是出于对家人安全的考虑,不得不把这件事提前。

开了铺子就卖些点心好了,在睿王府厨房呆了挺久的,想来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应该也不会很差。

边走边思索,苏芸看了几家有意转让的铺子。最后心中有了两个选项。

一处在闹市,铺子中等大小,朝街的是店面,后面有个小院,对母子三人来说足够住了,但要价五百两。

另一处离闹市不远,地方很宽敞,铺子的主人好像急用钱,所以一口价三百五十两。

苏芸又去祖宅看了看,祖宅被卖给了一个布匹商。苏芸隔着街看到布匹商的夫人和大小姐走了出来,乘轿子离开。

苏芸看着祖宅,眼睛越来越湿。

这时,旁边茶铺内几人的交谈吸引了苏芸的注意力。

“哎你看了昨天刚放的告示吗?匈奴人要打过来了!”一灰袍男子对同桌的两个男子说着。

其中一绿袍男子一脸不屑道:“咱们大历国富兵强!还怕他小小匈奴?来了就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

这时,一直没开口蓝袍男子开口道:“咱们大历当然不怕他匈奴,锦州离边关最近,如果真要打起来,我们睿王殿下文韬武略,定能将匈奴一举击退!”

“对,睿王殿下可是年少带兵,从殿下带兵到现在,但凡他参与过的战役,哪一次不是大获全胜?”绿袍男子面带仰慕的说着。

三人后来又说了什么苏芸压根没听。

听到睿王,她就会想到那个梦。

她也不是很讨厌睿王啊……为什么梦里的睿王被睿王妃戴了绿帽子???

买了些东西,苏芸就回家了。

一进院就看到张氏正拿着《三字经》教苏旭认字,小豆丁也学得很认真。

经过这两月不间断的汤药、灵芝汤和苏芸精心搭配的饭菜,张氏的病好了大半,现在已经很少咳嗽了,气色也好了很多。

看到女儿回来了,张氏笑着开口:“芸儿,天越来越凉了,娘已经将你和旭儿的冬衣做好了,快去试试合不合身。”

“好嘞!”

苏芸一进房就看到两套崭新的冬衣,心下一暖。

穿上试了试,完全合身!苏芸不禁感叹,她娘的手真是巧。

试完衣裳苏芸便去厨房忙活了,她想做些点心先让娘和弟弟试试。

苏芸首先选了个简单的绿豆糕。

将绿豆下锅煮软,然后捞出来碾成泥,加入油和白糖搅拌均匀。然后用模具压出形状,放在一边晾凉。

趁着晾绿豆糕的间隙,苏芸打算再做个梅干菜烧饼。

和面,将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在砧板上抹油,把小剂子压扁抹上油放上馅再反复重复,这样做出来的烧饼更酥脆。

当然,点心都是小小的,苏芸做的梅干菜烧饼也是缩小版的。

薄薄小小的饼子贴在锅子上没一会儿就熟了。

苏芸将绿豆糕和梅干菜烧饼装好盘端去给张氏和苏旭尝尝。

张氏尝了尝女儿做的点心,本来没抱太高的期待,但是尝了一口才知道是自己低估了女儿。

这味道,比镇上点心铺卖的点心要好吃多了!

张氏惊喜的问:“芸儿,你这是什么时候学的啊?这点心的味道可比镇上卖得还要好!”

苏旭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没有停嘴。

“在厨房自己瞎琢磨的!这做点心还挺简单的嘛!”

苏芸可不能跟自个娘说是从睿王府学来的。

反正说了娘也不信就是了……

苏芸拿起两块点心自己试了试,觉得还是有些不足,下次得调整调整。

绿豆糕的绿豆没有充分被碾成泥,还能吃到小小的块儿。

梅干菜烧饼光靠锅开烘,保留了很多水分,导致烧饼不够脆,还是用炉子烤出来的好。

总结了两个点心的不足,苏芸这才开口与张氏说了自己想要开点心铺子的打算。

“娘觉得以你的手艺,足够开铺子了,但是咱们哪来的钱租店面呢?”

苏芸微微勾唇,“娘,我们不用租,直接买!”

张氏这时有些怀疑自家闺女是不是发热了。

要不然怎么满口胡话?

“娘,您忘了我这两月可是日日都有去后山采药。有次我往深山走了走,发现不少名贵药材。我采了那些药材去卖,这些日子已经攒够买铺子的钱了!只是快到冬天了,那山谷里的药材也快没了,所以我才打算开铺子的。”

苏芸顿了顿又开口道:“而且咱们住在这里生活也实在有些不方便,上次那朱康的事到现在还让我心有余悸,咱们住镇上也会安全些。”

张氏一听觉得苏芸说的对,忙问:“你说的也对,那咱们什么时候般?”

苏芸想了想,说:“就这几天了,娘明天就可以开始收拾行李了。”

这天苏芸一家歇得很早。

翌日,苏芸起了个大早,张氏和苏旭还在梦乡。苏芸在锅中留了早饭就带上钱去镇上了。

苏芸买了宽敞的那个铺子,付完钱、过了户在官府留了证明,苏芸又去找了些瓦匠,将屋里屋外都改了改,还在厨房砌了个炉子。

瓦匠们在做活,苏芸也没闲着,监工了一天。

等大功告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苏芸给瓦匠们结了工钱,又去客栈雇了辆车,坐车回的家。

到家门口了,苏芸跟车夫约了时间,让他明天上午再来一趟。车夫见有钱赚,当然欣然同意。

张氏把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见女儿这么晚才回来,担心了好一阵。

苏芸将铺子的地契拿出来给张氏看,“今天我找了人装修了一下,新家很宽敞,前头店面对街,后面有院子。等我赚够了钱,我们就把老宅买回来!刚好旭儿也快到入学的年纪了,住镇上也方便旭儿上下学。”

苏旭知道自己要上学了,小小的孩子兴奋极了。

因为明天要早起,母子三人简单用了点饭就歇下了。

第8章 喜客来


翌日一早,苏芸给村长和邻居们送了些果子和糖,一家人正式搬家了。

苏旭兴奋极了,一路上都缠着问新家什么样。

张氏也很高兴,频频问苏芸周边邻居们都是怎样的人,做什么的。

苏芸卖个关子,说等到了他们就知道了。

本来镇上也不远,一家人坐的马车就走得更快了些,还没到晌午马车就到目的地了。

苏芸先下了车,然后扶张氏和苏旭下车。张氏看着眼前的铺子,越看越满意。想到这是女儿日日辛苦攒钱买来的,更是**眼睛,又不忍叫女儿看了担心,硬是把眼泪硬憋了回去。

苏旭高兴的小脸都红了,围着苏芸转圈圈。

等车夫将行李卸了下来,苏芸给车夫结了工钱,道谢,又送了好些果子和糖。车夫王二也很厚道,直说以后苏芸一家有急事要出行只管找他。

送走王二后,在张氏和苏旭期盼的目光下,苏芸打开铺子门。张氏带着苏旭将铺子里里外外看了几趟,直说苏芸买的好。

将行李安置好了,母子三人将提前买好的鞭炮拿到门口放了,又去周边邻居家送了些小礼物认识认识。

苏芸家的左边是家药铺,里面只有老板夫妇二人。右边住着木匠父子俩,父亲四十多岁,儿子才十七。

跟邻居认识过了,苏芸看了看日头到用午饭的点了,但家里灶台是刚砌的,还不能用。

于是苏芸一拍板,带着娘和弟弟去下馆子了!

张氏许久没有来镇上了,之前贫困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下馆子了,所以显得有些拘谨。苏旭就不一样了,小小的人一听说下馆子,开心的不得了。

“芸儿,也不用非要下馆子的,咱们找个摊子随便吃些就好了。”

这已经不知道是张氏说的第几遍了。

“娘,这可是搬家第一天!得下馆子庆祝一下!”

这也是苏芸不知道第几遍回复张氏了。

说话间就到了锦州最大的酒楼——喜客来。

张氏拗不过女儿,最后还是一起进去了。

喜客来内部装饰豪华大气,苏芸一家人刚进门就有个方脸伙计上来热情的招呼她们。

“给夫人、小姐、小公子好!请问三位是要在大堂用餐还是要在包间用餐呢?”

“包间,麻烦小哥了。”说着苏芸就给了这伙计一两银子。

方脸伙计更热络了,冲二楼喊道:“二楼包间,三位客!”

楼上一个小伙计答应了一声,然后走到一个空包间前候着。

方脸伙计引着苏芸一家人到了二楼的包间就坐,奉了茶,而后开口道:“咱们喜客来每日菜单都是变动的,今日菜单是松鼠鳜鱼、樱桃肉、虾仁清炒什锦蔬菜……”

报完了二十多道菜,这伙计复又开口道:“不知三位客今天想用些什么菜?”

苏芸让张氏先点,张氏点了辣子鸡、鲫鱼豆腐汤和虾仁清炒什锦蔬菜。

苏芸又添了地三鲜和佛跳墙,苏旭想要吃松鼠鳜鱼。

就这样最后总共点了六个菜。方脸伙计问他们需不需要准备食盒,喜客来的饭菜用不完是可以打包带走的。想了想母子三人是吃不完这些菜的,苏芸便要了一个食盒。

没过一会菜就上齐了,各个具是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母子三人吃得很是尽兴,方脸伙计将剩下的菜为她们打包妥当了才送三人出去。

三人刚从二楼下来,就碰上喜客来的掌柜迎面走来,对三人拱了拱手道:“冒犯贵客了,在下乃是这喜客来的掌柜罗岩。是这样的,咱们的掌厨师傅想知道客人对他厨艺的评价。想冒昧一问这位夫人、小姐和小少爷对咱们喜客来菜品的评价如何?”

这罗岩也是挺会挑人的,苏芸母子三人刚好涵盖了中年、少年和幼年三个年龄阶段。而光顾喜客来的常客大多都是富家的小姐公子或是富太太相聚茶话。

张氏自是对掌厨师傅的手艺赞口不绝,苏旭则说松鼠鳜鱼里没有松鼠,引得大家都笑了。

就剩苏芸还没开口了,出于对喜客来的印象不错,苏芸认真想了想,随后道:“松鼠鳜鱼讲求一个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但今天的鱼面糊有些厚重,里面的鱼肉的嫩被面糊的厚喧宾夺主了,浇在上面的糖醋卤汁也是甜味盖过了酸味;虾仁清炒什锦蔬菜里虾仁的火候把持得精准,既保证了虾仁的甜脆又不失弹性,但里面的什锦蔬菜有些烹久了,失去了蔬菜自身的鲜嫩。应当用热水焯半熟后再放入炒锅中和虾仁一同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虽然罗岩经常请客人评价菜品,但大多客人都是敷衍两句,他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这么专业的评价。当下就叫人找笔将苏芸的评价记录了下来,送给了掌厨师傅。而后又给苏芸母子三人送了些菜品,算是谢礼然后才送他们离开。

张氏也被女儿的一通点评惊到了。

“芸儿,看不出来你对厨艺竟有如此钻研!但是这样会不会让喜客来的掌厨师傅不高兴啊?”

苏芸笑着宽慰张氏,“哎呀娘,你就别担心了。一个真正的厨子,只会害怕食客不提意见,我这样提出意见,他才会高兴呢!”

正如苏芸所说,喜客来的掌厨姜宁正如获至宝的看着伙计记录的苏芸对菜品的评价。

掌柜罗岩在旁边看着姜宁那欣喜若狂的样子,撇了撇嘴道:“这就是你说的查漏补缺吧。心满意足了没,这下你能老实回府了吧。要是不能在主子用膳前赶回去安排好午膳,反正挨罚的也不是我!”

姜宁这才想起来时间不多了,胡乱将纸塞入怀中匆匆离开了。

若是苏芸在这里肯定会大吃一惊,不为别的,因为姜宁乃是睿王府乾安堂私厨的掌厨。

而乾安堂正是睿王所居。

江宁赶回睿王府,而后根据苏芸的建议又重做了那六道菜,果然味道口感更上一层楼了。

睿王用膳时也挑了挑眉,一向食不言 寝不语的他破天荒来了句:“掌厨的厨艺精进不少,赏!”

而姜宁并没有因为得到睿王的赏而欣喜,他现在急切想的找出那个给他找出厨艺问题的人。

第9章 开张


苏芸并不知道有人正急切的找着她。

此刻她正和娘亲与弟弟在街上置办东西,除了日常要用的她还需要买些开铺子的材料。面粉,糖,油,牛乳,羊乳,蔬菜,肉等等买了个够,苏芸和张氏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苏旭也帮忙抱了一捆青菜,小小的豆丁抱着青菜乖乖的跟着姐姐和娘亲,可爱极了。看到街边有人卖糖葫芦,苏芸给弟弟当作嘉奖买了一串。母子三人又逛了逛,才回的家。

苏芸到厨房摸了摸新砌的灶子,确定已经可以用了,便生火开始准备晚饭。

简单将中午打包的饭菜热了热,三人用了晚饭。饭后张氏将新买的笔墨纸砚拿出来教苏旭写字,苏芸去给张氏熬药。

苏芸端着药到张氏房中就看到娘亲正温声教苏旭写字。

苏芸意识不禁飘散。

张氏出身商户,娘家远在京城,当年随父母来锦州游玩,偶遇苏芸的爹苏吉而后对其一见倾心。不顾父母阻拦也要嫁给他,张家见女儿如此坚持,见对方也是个家世清白的,也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张氏刚嫁给苏吉的早几年很是幸福,夫妇间举案齐眉。没过多久就有了苏芸,苏吉也不是重男轻女之人,对张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又过了几年,张氏怀了苏旭,就是这期间苏吉染上了赌瘾。

没过多久就将家产输得差不多了,随后为了去赌,竟偷偷动了张氏的嫁妆。张氏信任丈夫,嫁妆一直放在库房没有瞒着丈夫。直到张氏发现自己的首饰和家中的贵重物品在不经意间越来越少,她才意识到,多次跟自己认错并发誓要戒赌的枕边人一直在欺骗自己。

但那时已经太晚了,苏吉晚上回家就鬼鬼祟祟的去取了祖宅的地契。他哪知道妻子正在暗处看着自己,只想拿了地契赶快走。陡然听见妻子低低的哭声,苏吉没有想着将地契放回去,而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家。

再然后,苏吉输到倾家荡产,一家人被当作流民安置在村尾的老屋中。

谁成想苏吉又偷偷去赌,输光后想偷偷逃跑。**的打手哪里是吃干饭的,苏吉这样的人他们见多了……

苏芸意识回笼,“娘,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

张氏见女儿来了,接过药一口气喝光,而后对苏芸道:“芸儿,今天娘买了两套笔墨纸砚,你拿了另一套也去练练吧。”

苏芸是识字的,也是张氏教的。自打家道中落后,苏芸已经许久没有写过字了。

“姐姐也写,旭儿要和姐姐比,看谁写的好。”苏旭一听姐姐也要写字,登时就要和姐姐比。

苏芸笑道:“好,以后我们每天都写五张大字,然后交给娘,看谁写的好。”

“旭儿肯定不会输的!”

晚上,苏芸洗漱完来到桌前,展了张纸试着写了写。

看着纸上铁画银钩的字体,苏芸好一阵头大。

原本她跟张氏学的字,写出来都是娟秀的。

上辈子在睿王府成了姨娘,有日见睿王的字遒劲有力,她便闲来无事试着临了临。不知睿王怎么就知晓了此事,硬是要手把手的教她……

想到写字写着写着后面发生的事,苏芸小脸一热。

虽然睿王不正经的教着,但她最后还是将睿王的字学了个八九成。

摇了摇头,苏芸将纸揉成一团作废。为了免生是非,她需要换种字迹。

稍稍思索,苏芸又写了几张。看着虽然还有些睿王字迹的影子,但好在只是一点点。一眼望去只觉娟秀,并无不妥。

苏芸又写了会儿字才歇下。

翌日一早,苏芸开始做点心,开张第一日她也做好了门庭冷清的准备。就随便做了些荷花酥、牛轧糖和牛舌饼。

许是烤炉的缘故,今日点心的香味格外的浓郁,苏芸的铺子刚开门就见门前已经有不少人了。

“姑娘,你这铺子卖的什么这么香?”

一衣着富贵的女人问道。这女人乃是县丞夫人身边的范妈妈。今日县丞夫人小姐出门,路过苏芸的铺子闻到一阵浓郁香味。县丞夫人当即就让范妈妈来问了。

苏芸见有客来了,忙笑道:“咱们是家点心铺,卖的点心,今天卖的荷花酥、牛轧糖和牛舌饼。客人若是不嫌弃可以先尝再买,尝了觉得味道不行不买也无所谓。”

说着就将三样点心各递了些给范妈妈,顺便也给周围的人尝了些。

范妈妈到马车旁将点心递了进去,不一会里面传来了县丞夫人的声音。

“这些点心各买三份,回府给老爷和大少爷那里各送一份。”

“诶。”

范妈妈得了话立刻去买了,因为苏芸的点心铺子现在围满了人,她怕再晚些该卖光了。

苏芸有些愣怔,才开业不到两个时辰,点心就卖光了……

张氏来铺子里就看到货架上空空的,苏芸坐在椅子上发呆。

“芸儿,你早上做好的点心怎么不拿出来卖呀?早上人最多,现在不卖到下午就该剩下了……”

张氏以为苏芸还没开张,殊不知苏芸已经打烊了。

苏芸喃喃道:“娘,卖光了,点心卖光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全部卖光了。”

张氏也是一愣,而后到厨房一看,果然是空空如也。

苏芸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的手艺究竟是何种水平。

不到两个时辰,挣了三十多两银子,苏芸觉得自己这个点心铺子真是开对了!

早早打了烊,苏芸就开始和面将明天要用的材料准备好。今天没想到生意会这样好,苏芸做的点心并不是很多。

午饭苏芸简单做了道醋溜白菜和肉片汤,刚用完午饭,苏芸正打算收拾收拾和张氏去街上逛逛。这时候院门被敲响了。

“谁啊?”

苏芸没有立即开门,而是站在门后发问。她们一家刚搬来还没有什么来往密集的人家。

“姑娘您好,在下是喜客来的掌厨,昨日听了姑娘的一席话深受启发。多方打听才知道姑娘住处,在下今日前来是想拜姑娘为师,磨练厨艺。”

听着门外熟悉的声音,苏芸一下就知道他是谁了——姜宁。

拜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姑娘为师……也对,这确实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第 10章 私会


“小女子昨日只是随口胡说罢了,见解粗陋,让您见笑了。至于拜师什么的,您还是另请贤能吧。说来惭愧,小女子的厨艺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

苏芸甚至连门都没开就拒绝了姜宁的拜师请求。

重生一世,她再不想和睿王府的任何人有牵扯。惹不起…她难不成还躲不起吗!

“哎!姑娘!在下认为姑娘您有能力成为在下的师傅!姑娘!姑娘……”

任凭姜宁怎么在门外叫唤,苏芸都不予理会。

在午休的苏旭被吵醒了,从房里出来和张氏一起用目光询问苏芸。

一大一小两双眼睛盯着她。

“哎呀,无关紧要的人,非说要拜我为师,这怎么可能。”苏芸摆摆手道。

张氏点点头道:“竟是这么个怪人,莫不是卖点心的同行想来偷师……芸儿你可不能被人诓了!”

“放心吧娘,你闺女机灵着呢!”

看了看院门,苏芸又道:“这人堵着门,只是今天怕不能和娘一起去街上逛逛了。”

“没事,反正家里也不缺什么,咱们娘仨就在家里闲一下午也好。”

反正闲来无事,母子三人都去各自房中午休了,唯余姜宁在院门外喋喋不休,但没人理会他。

而睿王府这边,睿王妃正兴高采烈的梳妆打扮着。

“香玉,你瞧我是戴这支翡翠簪子好些,还是戴这支红宝石簪子好些?”

香玉笑着看向自家王妃,开口道:“王妃您生的沉鱼落雁之姿,自是戴什么都是好看的!”

睿王妃嗔了香玉一句,然后见收拾的差不多了便乘马车出了睿王府。

在马车上睿王妃也是频频揽镜自照,看看有无不妥,看得香玉直在旁边发笑。

在睿王妃的一遍又一遍的问车夫还要多久之下,总算到达了目的地——睿王府在城郊的一处庄子。

睿王妃每月都会来这庄子一趟,庄子上的人早已习惯了。在他们眼里,睿王妃每次来都是查查账本然后隔天就离开了。于他们而言,实在是没有关系。

这时睿王妃正带着香玉往庄子上的别院走去。

表面上看起来,睿王妃好像与平时无异,但只有香玉知道自家主子现在有多心急。

终于是到了别院,睿王妃照例的走了遍形式似的查了帐,而后就遣散了除香玉以外的所有人,说是一路劳累,需要休息会儿。

在屋内人都走了,香玉来到里间的书案,敲了敲书案旁的墙壁上几块不同位置的砖。

过了片刻,那墙竟然自己分了开来,露出墙后的一条密道。睿王妃进入密道后,香玉又敲了几块砖,墙壁又变回了原样。

香玉将里间榻上的帘子放下,然后坐在床边矮凳上。在外人看来,她正在侍候睿王妃休息。

殊不知真正的睿王妃正在密道内和情郎颠鸾倒凤!

而睿王府这边,睿王正在书房处理公务,这时一道影子闪进房中。跪在地上道:“王爷,陈慕然刚用完午膳便去了郊外庄子上。还是老样子……”

“知道了。”

睿王的面上波澜不惊,好像对此事见怪不怪。

“仔细盯着,他们见面的一切内容务必听清记牢,若无旁事便下去吧。”

下属道:“是!”

再说苏芸这边,一家人好好的歇了一晌。好不悠哉!

苏芸走到大门边听了听,觉着好像没动静了,便打开了门。

谁知刚开门,就见一熟睡男子倒在脚边。

没错,这男子正是姜宁。

苏芸开门的动静惊醒了倚着大门睡觉的姜宁,姜宁见人家终于开门了,忙从地上爬起来。

施了一礼,道:“姑娘您好,在下是昨日的喜客来掌厨姜宁。突然登门,实属冒犯。”

苏芸这下是真正的见到了老熟人了……上辈子在睿王府的时候,姜宁也是总想着要拜她为师……

他倒还真是不忘初心啊……苏芸扶额。

姜宁边说话边打量着苏芸,见对方还留着未及笄的头,一脸嫌弃的看着自己。姜宁心下疑惑,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你走吧,本姑娘是万万不会收你为徒的!”苏芸知道对姜宁好言相劝是根本不可能让他打消念头的,索性直接冷言冷语想叫他知难而退。

姜宁哪有那么好打发,早知苏芸不答应,便开始了他早就准备好的那一套了。

“姑娘你可能认为在下的厨艺在你之下,但实则不然。在下乃是睿王府的厨子,精通各种菜系且乐于助人。昨日见姑娘对厨艺有独到见解,因此想借此机会与姑娘交流交流厨艺,互通有无”

苏芸看着老熟人,顿了顿,复而开口道:“没门。”

“哎,姑娘…”

“没门,不可能,想都别想!”苏芸转身回家。

“砰!”姜宁还没开口就被关门声打断。

姜宁摸了摸鼻子,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

苏芸准备了些明天的点心材料,还做了些样品打算给张氏和苏旭尝尝。刚踏入院子就见梨树下面,母亲在做针线活,弟弟在写字,岁月静好。

“娘,马上要入冬了,咱们明天下午去买些炭火吧。”苏芸将点心放到矮桌上,顺便给张氏倒了杯茶。

张氏停下手上的针线活,接过苏芸递来的茶,抿了一口道:“嗯,是该趁早买些炭火,不然过段日子就要涨价了。”

天色将晚,香玉正要去提醒睿王妃该用晚膳了,刚起身屋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王妃娘娘,厨房的人已经备好了晚膳,现在传膳吗?”

香玉隔着门道:“让厨房的人先把晚膳温着,王妃说等会儿再传膳。”

“是。”

香玉听着门外逐渐走远的脚步声,确定人走了,才走到书案旁的墙壁前敲了敲。

一墙之隔的两人听见这声音依依不舍地分开。

睿王妃理了理衣裳,然后熟练的打开密道走了出去。

“王妃,现在可以传膳了。”

睿王妃点了点头,而后坐在镜子前整理妆容,香玉去吩咐下人传膳。

晚膳很被下人摆上了桌,香玉挽起袖子帮睿王妃布菜。

满桌的佳肴睿王妃草草用了些便吩咐人撤了下去,而后说想要去泡池子静一静,吩咐除香玉外的人全部退下。

而她刚进池子就被人揽入怀中。

“你…你放开,弄疼人家了!”

睿王妃红着脸开口。

然那男子反而将她抱得更紧了。

香玉守在外间,不一会儿就从里面传来男欢女爱的声音。



点此继续阅读《重生王妃只想搞钱》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