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名:太子没了,那我当皇帝吧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噩梦仙人 主角:朱栎噩梦仙人 你喜欢看军事历史分类的小说吗?一定不要错过“噩梦仙人”的一本新书《太子没了,那我当皇帝吧》。故事精彩片段如下:对于早朝,朱栎是深恶痛绝,对于来自21世纪他来说,天蒙蒙亮就得起床上朝他是拒绝的,在映雪等一众侍女的服侍下穿好亲王服饰,在其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去上朝了,等到朱栎慢慢悠悠的到达奉天殿时,文武百官早已经到达,从朱栎踏进奉天殿开始,身上就能感觉到不下十道目光在打量自己,再跟自己这次一块出征的将领打完招呼后,朱栎就老老实实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不一会,就听见朴不成那独特还带有一丝穿透力的声音————“皇上驾到”,众人连忙跪下高呼万岁,在礼毕以后,朱元璋并未出声,而是用眼神示意朴不成宣旨朴不成很快的拿出圣旨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纷争。朕本淮右〔即安徽〕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今大军凯旋,此乃大盛,故封赏群臣,以安天下,以表诸公…… 太子没了,那我当皇帝吧

《太子没了,那我当皇帝吧》精彩片段

第六章:朝会封赏


对于早朝,朱栎是深恶痛绝,对于来自21世纪他来说,天蒙蒙亮就得起床上朝他是拒绝的,在映雪等一众侍女的服侍下穿好亲王服饰,在其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去上朝了,等到朱栎慢慢悠悠的到达奉天殿时,文武百官早已经到达,从朱栎踏进奉天殿开始,身上就能感觉到不下十道目光在打量自己,再跟自己这次一块出征的将领打完招呼后,朱栎就老老实实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就听见朴不成那独特还带有一丝穿透力的声音————“皇上驾到”,众人连忙跪下高呼万岁,在礼毕以后,朱元璋并未出声,而是用眼神示意朴不成宣旨

朴不成很快的拿出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纷争。朕本淮右〔即安徽〕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今大军凯旋,此乃大盛,故封赏群臣,以安天下,以表诸公。

授李文忠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授冯盛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参与军国大事,并封为宋国公,年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爵位封为卫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授与子孙世袭的凭证。除此之外,其余人皆有封赏,当圣旨宣读完毕,满朝文武知道,淮西武将勋贵正式成立了,这也算是老朱对于这些从小玩到大,在经过这么多场战争过来的兄弟们一个交代。

但是最让人疑惑的还是对于秦王朱栎的封赏,按道理说,秦王这一战可是立下不小的功劳,为什么这些封赏中唯一没有朱栎的封赏,这实在是令人疑惑,难道老朱这是要禅位了?毕竟太子还在呢,抛去这不切实际的想法,可能他们想破头也想不到,这是他们父子俩人埋的大招呢。

在宣读完毕之后,朱元璋发布了一个看似寻常却在百官心中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什么?拱卫司改组为锦衣卫,监察百官,那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还是让秦王这个无赖负责,这下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秦王了

这直接对皇帝负责,绕过了三省,那以后皇帝可以更独断了。

在宣布完以后,朱元璋很满意的看着台下大臣们的反应,唯一不满的就是朱栎这混小子跟睡着了一样,站那一动不动,就跟和他没关系似的,一旁的朱标看不下去了,在小声从催促中朱栎从换过神来,慢慢的谢旨,

在朝会结束后,朱栎一点不着急的迈着四方步朝着锦衣卫的驻地赶去。

第七章:锦衣卫的实际掌权者


在到达锦衣卫的驻地以后,早已经被朱元璋安排过来第一批的五百人已经安排到位,朱栎长时间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打眼一看,这五百人一看也是军营里的精锐,看来自己老爹也是狠了心了。

不过这样也好,要是朱元璋真的给他安排一批老弱病残可能他现在早已经去找老朱闹去了。

对于这些人朱栎根据其各自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职责,并且统一的服装和武器早已经分发下去,每一个人的标配,绣春刀,飞鱼服,(具体则是要参考不同的职位和对武器的适应)你还别说,这一换装,感觉立刻不一样了,紧接着朱栎派人去军营里将柳玉找来,这是当年朱栎还跟着朱元璋在和张士诚打架的时候发掘的的人才,柳玉也是穷苦出身,元末暴政,他家里就剩他和他哥,俩人相依为命,后来在快被饿死的情况下被朱栎救下,老大柳兴敢打敢拼,深受朱栎看中,现在神机营任提督一职,虽然说神机营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但是在朱栎的加持下,现在的神机营是兼备攻防一体,刺探,情报多种于一体的综合军队,再加上老朱的放纵,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藩王,能和朱栎一样,整这么一个几近于自己私军的部队,吃着朝廷的拨款,有时候干着朱栎的私事,为此,朱栎没少受御史们的弹劾,对于这些老朱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让这只军队战斗力强呢,到现在成了只听朱栎一个人的命令,也是人朱元璋挺恼火的,只要朱元璋不死,现在就没有人敢把心思打道他的军队上来,况且对于这一类的监察,审问,早在至正二十五年朱栎就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情报系统,并有柳玉开始负责成立此事,这时候正好可以让柳玉来替他整合刚刚成立的锦衣卫,毕竟到最后这些还是他的。

等到柳玉来到后,在询问了军营的情况后,

柳玉表示一切正常,并让朱栎自己的骁龙卫加强警戒,防止有人这段时间按捺不住搞点坏事后,朱栎便将锦衣卫的训练工作交给柳玉后,自己当起甩手掌柜,对于柳玉,朱栎还是相信他完全有这个能力的

“到时候干的好我会给父皇请功,给你升升官”不能光让手下人干活,也得让他们有盼头才行,对于自己人,朱栎从不吝啬

“末将谢王爷看重”对于心腹柳玉来说,这是朱栎对他的看重,也明白锦衣卫以后对于朱栎的重要性,所以他更是不敢掉以轻心,在领命后,接着就去开展锦衣卫的训练。

看着离去的柳玉,朱栎也不知道,太早的将自己人安排到朝廷里是不是过于显露自己的目的,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夺位的想法,但是按不别人有想法啊,想到这些,朱栎也是懒的在想,谁让自己生在帝王家呢,还是朱元璋的儿子,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至少现在他们一家人还是和睦的,只能希望自己的便宜老大哥能多撑几年喽!

安排完事情的朱栎,准备去皇宫找朱元璋一趟,因为此刻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八章:爹,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经过太监的通报后,朱栎刚要进入奉天殿,就听到里面的争吵声,得知朱元璋正在和徐达等人商量下一步清剿,肃清蒙古胡元残余部队的下一步战争计划。

历史上第二次的北伐是发生在洪武五年,这才刚刚班师回朝,接着再开始北伐,这让朱栎很是奇怪,老朱不是最体会百姓了吗?怎么会干这种事情呢?就在朱栎猜想的时候,朱元璋把他喊了进去,在给老朱行完礼以后,朱栎很自觉的找太监搬来一把椅子,很娴熟的摊在上面等着老朱的训话,对于朱栎这样的行为,朱元璋和这几位将军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毕竟就是在自己身边长起来的,秦王朱栎有时候的纨绔和懒散是出了名的。

“老二,你看看,这是边境最近发来的战报”

蒙元势力在经历第一次北伐以后虽然说受了很大的打击,但是还未到伤筋动骨,完全被打废的地步,现在他们趁着明军撤退,开始进行小规模的骚扰,并且陕甘方面的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也是按捺不住寂寞,准备时刻南下,并且开始在边境和大明进行一些小摩擦。

对于接下来的情况,是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还是被动防御,默默积攒力量,李善长和徐达是各持不同看法,以徐达为首的武将认为,趁他病要他命,应乘胜追击,直接一举打垮北元。

而李善长认为,天下经历多年战乱,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不易再爆发多场大规模战争,应开展修身养性,恢复国力,从而稳定统治。

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只能将决定权交由朱元璋定夺,朱元璋心里也是主张防御的,毕竟天下百姓自从元末以来,经历了战乱,饥荒,天下已经经不起了折腾,再加上老朱也是从难民当中一步一步走来的,他是最能理解底层人民的苦难与生活的艰辛,所以朱元璋心里是更加偏向于防御的,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战争洗礼,朱元璋本身的军事天赋不错,不然也不可能再天下逐鹿中崭露头角,最终夺取天下,他也明白,此次出征对于整个大明意味着什么,每一次的战机是不可多得的,朱元璋也是很矛盾的,所以叫来这个已经征战很多年的老二,其实心里更想着是听取自家儿子的看法。

听完主战主和的意见之后,朱栎瞬间的明白,这是他老子拿不定主意了,在朱栎看来他是比较主战的,因为他认为最好这一次性就把北元打垮,永绝后患,但是想到自己刚刚出征不久,不易再次出征,况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将锦衣卫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如果这次出征挂帅的只能是徐达,但是这次的封赏刚刚完毕,徐达已经快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再往下就是封王了,对于朱元璋这个人,要是真的想封异性王,恐怕比天还难。

但是朱栎认为,比起封王的封赏这一类的东西,真正能打垮北方势力,做到真正的统一全国,将所有百姓在北方的残暴统治下解救出来才是重中之重。

儿臣认为,这一次我们说不定可以一举打垮北元在北方的剩余势力,

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再一次主动出击,天下初定,我们经不起长久战争,没办法像汉武帝那样打持久战,拉锯战,只能采用快速的打法,争取一次性打垮王保保在陕西等地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收复北方,更好地起到安抚天下民心的作用。

对于自家老二的建议,朱元璋是很重视的,相比于徐达,他更放心让自己的儿子的带兵出征,所以在自家老二提出想法的时候,老朱就已经确定了是打还是防了,随后朱元璋便下旨,让边防做好防御,朝廷这就开始准备二次北伐。古代打仗比不了现代,光是粮草就要准备上几个月,再加上洪武四年朱元璋还要为朱标的婚礼准备,再加上与王保保还只是只是小有摩擦,还是能控制的,所以预计在朱标大婚后开展第二次北伐。

边防上的问题算是解决了,朱元璋突然想起了,这朱栎好好地为什么会来这奉天殿,

在屏蔽左后后,朱元璋问起朱栎此行的目的,“臭小子,好好的咋来我这了,锦衣卫训练好了吗?

来自老朱的疑问,朱栎也没搭理他的话茬,直接就给朱元璋说:“爹,我有一个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什么想法?”对于这个好整幺蛾子且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儿子他是以及见怪不怪了

我打算在勋贵们的下一代中挑选一些人加入锦衣卫,让他们在里面挂职,很难说让他们做到自己检举自己的老子,但是把他们的孩子当个人质,恶心,敲打他们还是不错的选着,让他们知道,只有老老实实跟着皇帝还是唯一的正途,别想着私底下搞小偷小摸,咱们也正好利用这点,可以更好的掌握群臣,你觉得咋样?

对于朱栎的建议,朱元璋只想说,这小子真的是坏透了。也不知道跟谁学来的。

在得到朱元璋的准许后,朱栎直接将徐达的长子徐辉祖,邓愈的次子邓铭,以及未来的大明战神李景隆等一系列官二代全扔进了锦衣卫,多少都给了一个百户的职位,看着这群小屁孩,朱栎想着反正也没啥事,平常的生活也是带着他们一快打打猎,去秦淮河听听曲,也算是很早的就打下来未来身边的一众小弟们的基础。

第九章:准备跨年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朱栎就是在锦衣卫,秦王府两点一线,平常就在那看看训练进度,每天按时点卯。

没事就带着自己的那群小弟和朱樉朱棢朱棣这仨亲兄弟感受一下封建腐败生活,虽然每次都被朱元璋狠狠的骂一顿,这段时间以来,锦衣卫的建设已经尽于完善,全国各地的机构也已经起来,一个笼罩整个大明的谍报组织也开始运作。

由于此次北伐回来时就已经接近凛冬,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朱栎去皇宫的次数也是增加起来,没有别的事情,就是去马皇后那躲一躲,毕竟就老朱那个暴脾气,每次在副指挥使毛骧上报秦王带着弟弟去秦淮河去听曲,老朱都是气的骂娘,对于这个副指挥使,朱栎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最开始根本就没有副指挥使这一说法,现在看来他现在感觉这个毛骧就是老朱专门用来看着自己的。

所以每一次朱栎都是找借口把毛骧支出去,才带着他们去秦淮河听曲。每次朱栎都美其名曰为:这是微服出巡,体验民间疾苦。

好在每次去朱栎他们都没有暴露,不然皇家子弟,还是大明亲王,竟然出入烟花柳地,这要是传出去,朝堂上那群御史大喷子能把老朱八辈子祖宗给骂出来。

更得让那群读书人说老朱没文化,否定他的封王政策,从而要他废除子孙封王的政策,这是让老朱无法接受的。

在老朱看来,除了最早的太子和早早封王的朱栎,在洪武三年,他就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前前后后他一共分封了九个儿子为王,朱元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他自己的子子孙孙成为各个地区的统治者,这样就可以保证他的天下一直姓“朱”。

虽然说现在他们还没有去就藩但是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未来让自己的儿子去给自己镇守大明边境要比其他人放心的多。

现在好了,让朱栎三天两头带着往外面跑,宋濂已经找过他很多次了,现在这几位小王爷已经让秦王带的整天光知道玩,气的宋濂每次都来找朱元璋告状,一开始朱元璋是让朱标和朱栎一块负者弟弟们的功课学习的,但是朱栎每次都当老好人,每次朱标都得当坏人,这也让这些弟弟们都很喜欢去找朱栎玩,久而久之,朱栎就成了这群混世魔王的主心骨,大有一副大明二代的领头羊的风范。

这临近过年,皇宫里也越来越热闹起来,对于朱栎在外面惹的那些事,马皇后也是在他们父子之间充当润滑剂,在又一次平息了朱元璋的怒火之后,马皇后向朱元璋提出来一个建议,是不是该给朱栎准备一门亲事了,朱标已经与常遇春长女常凤仪订婚,预计明年就结婚了,对于现在这个有时不是很着调的朱栎,是不是也该找一个姑娘,压一压朱栎了,对于自家媳妇的建议朱元璋表示很支持,并让马皇后全权负责,看看谁家姑娘适合。

可怜的朱栎并不知道,在临近跨年,自己就被安排上了包办婚姻。

第十章:年夜饭,吃火锅


随着日子一天过去,终于迎来了春节,对于大明的官员来说,这是值得庆祝的一天,对于一年当中唯三假期之中的一天,百官们是很珍惜的,

在老朱手下工作一年只有3天假,基本可以说是全年无休,放假的三天分别是春节、冬至、以及老朱生辰,这点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属于是黑心老板了。

除夕夜,老朱专门安排了家宴,让自己的一大家子一块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一块吃个饭,期间都被朱栎端上来的一个带着烟囱的铁锅吸引,随后是一盘盘各式各样的菜,其中还有生的片肉

“栎儿这是何物”?

面对来自马皇后的疑问,朱栎开始向众人解释并示范火锅的吃法

在朱栎的讲述之后,朱元璋率先尝试了一下,并对此表示味道不错,还责备朱栎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大家在一块吃了一顿愉快的火锅之后,朱元璋宣布了一个消息,由于是家庭聚会,朱元璋说的比较随意,大体上就是过了年之后,朱标就要迎娶常凤仪,并让东宫里做好准备,而且此次负责交由礼部户部一块,费用有朱元璋的内帑出。朱栎也是没办法闲着,锦衣卫全程负责跟踪此事,严禁出现贪墨现象,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最让朱栎头大的是,临了马皇后透露出了他的婚事也快了的消息,这样朱栎很不爽,自己还没寻求真爱呢,这就被安排好了包办婚姻,这是朱栎最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得知此事之后,朱栎放下狠话,等朱标有了孩子以后再说,不然自己就跑去就藩,逃离这是非之地。

回到府里的朱栎看着火锅在这一次家宴上的成功,决定在大明全境开展火锅活动,由他的秦王府出钱,在全国几个大城市建设酒楼,大力推展火锅,很快计划变让朱栎设计出来,至于具体的建设与管理,朱栎把府里的管家,账房都交由映雪调度,而他就等着躺着拿钱就好了。

“应天必须建设一个最大,最豪华的酒楼,不要给我省钱,我就要最快的时间出效果,等到这个酒楼大火之后再慢慢向全国推广,到时候就以你的名义,并且通过加盟的方式来推广火锅,皇家这这种事不方便,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对于这件事,映雪很高兴能帮上自家王爷

“王爷,您放心,映雪一定将王爷的事情办好,谢谢王爷信任”

对于映雪的感激,朱栎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在朱栎心里映雪早已经是自己的家人了。

自家人谈什么谢不谢的。

真要是想感谢他,还不如多替他搓搓澡呢,随后看着眼前映雪,眉如含黛,眼如秋水,吹弹可破的脸蛋,完美的小腰,再配上一身宫装更加凸显那妙不可言的身材,让朱栎一时间就呆住了。

看着朱栎不说话一直盯着她看,让本就脸皮薄的映雪的俏脸变的通红,由于映雪人善良,平常对府里的侍女也很好,所以她们私下里经常打闹映雪,说以后秦王府的侧妃一定有一个位置是映雪,看着眼前望着自己发呆的朱栎,映雪想起这些事情,脸也就更红了。

就在俩人都还沉浸在其中时,马上就要进行下一步时,一阵急促的通报,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映雪羞的连忙捂住小脸跑开了,气的朱栎当场就想把通报的人大卸八块,

想着要是不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事情他非得让门口的侍卫掉一层皮,让他们随便就放人进来。



点此继续阅读《太子没了,那我当皇帝吧》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