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大明:皇帝重生,归来重整江山

《大明:皇帝重生,归来重整江山》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暮叶知秋”的原创精品作,朱由检王承恩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臣兵部职方郎中孙元化参见皇上!”身穿青色直身冠服的孙元化跪地而拜正在东暖阁御案前批阅奏折的朱由检抬头打量着受召入宫的孙元化,缓声道:“平身吧”在朱由检拟定的重用名单里,就孙元化此时恰好在京所以,处理完这几天的要务之后,朱由检马上下旨召了孙元化入宫觐见孙元化师从徐光启,不仅是开创引进西学的重要人物还是明末时期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在火炮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这种天赋异禀的技术型人才放在合适的位...

大明:皇帝重生,归来重整江山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乾清宫——东暖阁。

一听说锦衣卫已经把宋应星带了回来,朱由检是一刻也没有耽误,立即下旨召见。

对于这个集诸多大成于一身的神人,朱由检可是心心念念很长时间了。

“臣宋应星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起来,让朕好好看看......”朱由检亲自近前将匍匐在地的宋应星扶了起来。

朱由检围着头戴儒巾身穿青袍的宋应星连转了几圈,突然问道:“你就是宋应星?”

宋应星立即躬身回禀:“回禀皇上,臣正是宋应星。万历四十三年南昌乡试举人.....”(注:明朝时期从秀才开始在皇帝面前皆可自称为“臣”。)

说完,宋应星悄悄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内心已是十分惶恐。

一个四十岁连续三次会试失败的落魄举人却突然被锦衣卫带到了紫禁城面见皇帝!

这放谁身上能不紧张?

更何况一见面皇帝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好一番围观,眼中好像还透着一种奇异的光芒!

朱由检的这个表现可着实把宋应星给吓得不轻.......

在明朝男风极盛的情况下,朱由检的这番举动确实是很容易让人误会的。

但这个荒诞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罢了。

害怕归害怕,但宋应星还是颇为理性的。

毕竟他也不认为皇帝真的会“看上”自己这个已经四十岁的“邋遢”大叔。

直到这一刻宋应星还有一种如梦如幻不太真实的感觉,自己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天子召见了。

本来宋应星在南京待的好好的,就等着年初的春闱再搏一搏功名。

谁知道“祸从天降”!

根本就没搞明白怎么一回事呢,稀里糊涂就被送进了紫禁城.....

-------------------------------------

“万历四十三年举人,那就没错了!”朱由检看着神色颇为紧张的宋应星,连连点头:“朕要找的就是你。”

“这次的春闱你就不要参加了,朕对你另有大用。”

“朕准备在大明大力推行新学,例如物理、自然、生物、新农业等等这类新的新学类目。”

“这些方面才是你的长项,以后就不要再在八股文上浪费时间了。”

“臣忏愧......”宋应星听到皇帝的最后一句话不由老脸一红,颇有些难为情:“自从中了举人之后,臣累次会试均以落榜收尾实在是......”

朱由检见宋应星一脸的尴尬,随即解释道:“朕这可不是揭你的短。朕知道你对诸多新学都颇有钻研,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的研究更是无人能及!”

“近年来我大明天灾不断,百姓深受其苦,改良农作推广玉米、土豆、蕃薯等高产作物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皇上竟然也知晓土豆、玉米、蕃薯这些外来之物?”宋应星对朱由检的这番话倒是倍感惊讶。

朱由检看着异常惊讶的宋应星,故意反问道:“怎么?难道朕就不能知道这些东西吗?”

宋应星连忙低头请罪:“皇上恕罪!臣并无此意......”

“行了,朕可不敢怪罪你。你是朕请来的大救星,也是我大明百姓的大救星!”朱由检笑道:“设立大明科技院的章程朕已经想好了。”

“你,徐光启,孙元化还有我大明那些具有真本领的新学人才都将是我大明科技院的第一批成员。”

“徐光启你们应该早就认识了,你们这帮热衷于泰西之学的高端人才圈子就那么大,也都是老熟人了吧?”

“回禀皇上,臣和徐大人素有旧交,本来还想着趁着此次春闱的机会前来京城拜会一下徐大人。”宋应星赶忙回道:“只不过听说徐大人这些日子刚好回家省亲还没回京,所以臣便想着等春闱过后再转到北京拜访......”

“哦?那现在也算是歪打正着了,朕让人提前把你接过来也好让你和徐爱卿早点相见。”

“朕已经派人督促徐光启速速回京了,应该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朕心里现在是真的着急啊!天灾人祸让我大明的万千子民都饱受饥荒之苦,今天听到你到了京城,朕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皇上言重了!臣何德何能竟使皇上如此看重.......”宋应星闻言更是惶恐。

这一见面皇帝就把他看成了大明的大救星,这让宋应星实在是有些受宠若惊。

朱由检摇了摇头,面色严肃道:“朕这话可是一点也没说重!”

“朕准备把2000万亩皇庄全部交给你打理,就把它们当作大明的第一批试验田,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大明粮食问题的也就只有你宋应星了。”

“不要谦虚,有本事就是有本事!朕最讨厌那些虚头巴脑的谦让。”

“你身上的担子可是非常重的,大明的田地能不能产出更多的粮食可就要看你宋应星的能耐了。”

“你要知道,你现在要做的可是一个造福于民、惠泽子孙万代的大工程。”

“今天且回去先好好休息一下养足精神。明天我让掌管御马监的曹化淳与你一起到就近的皇庄实地看一看,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朕一定给予满足!”

宋应星虽然在科考的道路上屡屡碰壁,但于科学领域却是一位不掺杂任何水分的牛人!

而在诸多学科中,其最精研的莫过于农学。

宋应星在农业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可谓是影响深远。

要说这个时代里对水稻种植研究最深入的人是谁?那肯定就是说的宋应星了。

把他比作“明代神农”也一点不为过。

所以,把发展大明农业的重任交给宋应星去做绝对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臣定不负皇上重托!必以毕生所学来造福于民。”宋应星满怀激动之情跪地而拜。

朱由检的这番话与宋应星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他的触动也非常之大。

他做梦也没想到皇帝会将农业问题看的这么透彻,并且还这么重视新学。

一个重视新学并想要不遗余力改良农作的皇帝,这种远见实乃古今第一人啊!

“起来吧,先领个工部郎中的官职过渡一下,等科技院正式设立后朕再给你们这些特殊人才加官进爵。”

“以后,我大明的官员将分两种,即科考与新学技艺并重。两者相辅相成方是大道.......”

“臣万谢皇上隆恩!”宋应星再次以额触地,由心而言:“臣蒙皇上器重将如此重任交付于臣,臣不求高官只求可以替皇上、替大明完成这惠及子孙万代的大功德!”

小说《大明:皇帝重生,归来重整江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