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我,历史学博士,开局在大明上早朝

古代言情《我,历史学博士,开局在大明上早朝》,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林豪,作者“陆河山的安千君”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这次也不例外,骂了—顿撒气之后,他端起茶杯,饮了—口润润喉思量着日记中的要点内容,他那些田产,庄户,这么多义子,是还没查完,还是压根不知道查查蓝玉的事情,咱布置下去已经那么久了,可蒋瓛那边是迟迟没有动静,说是已经根据常家小子密信的线索往下挖了,可是挖了这么久,也没个回音难道真的如林小子所说,就没查对方向?这蓝玉虽是家大业大的,这么多田产、农庄,养了那么多庄户,还收了好些个义子,咱的确是有所耳...

我,历史学博士,开局在大明上早朝 免费试读


贡榜前可谓是人山人海,

在布告的所有内容被人宣读完之后,

在场的百姓纷纷下跪叩首,

“皇上万岁”、“吾皇圣明”、“大明万岁”的高呼声不绝于耳,

北方学界的大儒、夫子们纷纷泪眼婆娑,

他们的这一段时间的造势抗争,

皇上和朝堂上的诸公看到了他们的意见,

终于获得了成效,

而且是巨大的成效,

他们原本只期望着,

几名卷子成绩较好的落第举子,

在他们的一致推举之下,能够获得补录进士的机会。

可是,皇上天纵英明!

直接推出南北分榜录仕制度,

录仕名额还和南榜相同,

这意味着他们北方举子中也将诞生五十多名进士,

这可比之前他们造势的举子数量多得多,

而且以后的每一届科举也是如此,

从此以后朝堂上,他们北方人的话语权将大大加强,

北方地区的诉求将获得更多的重视。

而更为高兴的是今科的北方举子们,

当初科举放榜时,他们发现他们北方举子没有一个上榜高中进士,

于是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齐聚皇宫门口上疏请愿,

状告科举主管们徇私舞弊,

最终事情越演越烈,

导致卷子张榜公布,

最终酿成了今日的南北榜案,

虽然没有确切布告,

但是有消息说,

朝堂上,我北方籍诸公为了他们这些举子的权益,

当着圣上面前,在殿上,

和南方那些官员大吵一番,

最终令皇上看清了他们的冤屈,

那几位科举主官和复审主官,当朝被勒令关进锦衣卫诏狱。

皇上也感念他们北方举子的报国之心,

特地颁布了科举录仕制度新令,

这实质上是为他们北方举子增加了单独的录仕榜单,

还规避了和学业实力更强的南方举子直接竞争的,

给他们北方举子更大的机会去高中进士。

北方举子中,公认的卷子成绩最优的几名举子也是挤到一起,纷纷互相道贺。

韩克忠见到王恕就率先张口祝贺,

“王兄,可喜可贺,以兄之学识,凭卷足以高中。”

王恕拱拱手谦逊的话还没出口,却听见焦胜挤了过来道贺。

“韩兄,王兄,小弟先预祝二位高中了。”

“。。。”

这公认成绩位优的三位举子,在人群之中互相祝贺,也受到其他学界人士和举子的祝贺。

苏北学堂的李夫子,为了这次北榜卷子的造势,

可谓是居功至伟,

也让他成为学界名人,

举子们也是频频向他拱手致意。

看见他们韩、王、焦三位举子凑巧举在一起,

也满心欢喜地走向他们,

想表达自己的祝福。

突然,一双大手从后面搭上了他的肩膀,

并略微地施力,令他不能前进一步,

三个模样平平无奇,却壮实的男子前后围住了他,

用身体挡住了人群,手里露出了一个令牌,

用他们几人才能听得到的声调说道。

“李夫子,在下锦衣卫总旗。。。”

“请你和我们走一趟。”

嗡。。。

李夫子顿觉失聪,旁边喧闹的声音,他是半分都听不到。

他下意识地挣扎,并地开口说道。

“锦。。。锦衣卫?老夫乃山野乡民,没有犯过啥事,怎么轮得到锦衣卫来找我?”

“相必是弄错了吧?”

锦衣卫总旗冷哼一声,说道。

“你干了什么事,你自己最清楚了。还是抓紧跟我们走吧”

这总旗说完便不再和他多言语,微微摆手示意,

小说《我,历史学博士,开局在大明上早朝》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