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三国之绝世闲人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挽歌行人 角色:陈忠陈孝先 如果你喜欢看军事历史小说,一定不要错过“挽歌行人”的一本书《三国之绝世闲人》。讲述了​曹操听着陈忠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羞愧得有些无地自容,不过羞愧之后心底却产生了些许恨意与感激。这感觉难以言表,不过曹操的确是在心底进行反思。陈忠看到曹操的表情,心下了然,嘴角微微上翘,随后走到曹操面前,静静的看着他,良久才说道:“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这小节不在此处,我虽看好主公,但若主公知错而不能改,我必弃汝而去,但身为人主,我作为属下此番却是逾越了。”微微沉思片刻陈忠说道:“这样吧,此事主公既然已经吩咐下去,那侍宴之事便不可更改,为人主者当言出而必行,否则便会失了威仪,我会为主公将这一劫化去。”“但以后若再有如此相类之事,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评论专区

末世之召唤悍妞:这作者真的可惜,老是太监败坏人品,以前文笔很有灵气,现在估计感觉年纪大过时了 暗月纪元:本章说 是最直观鉴定人气的东西。而这本书的本章说 完全对不上它的数据。这就有点意思了! 大灾变:一本还可以的末世悬疑小说,以当下火爆的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为蓝本,吸引了大量读者,值得一看! 三国之绝世闲人

《三国之绝世闲人》精彩片段

第5章 说媒


曹操听着陈忠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羞愧得有些无地自容,不过羞愧之后心底却产生了些许恨意与感激。

这感觉难以言表,不过曹操的确是在心底进行反思。

陈忠看到曹操的表情,心下了然,嘴角微微上翘,随后走到曹操面前,静静的看着他,良久才说道: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这小节不在此处,我虽看好主公,但若主公知错而不能改,我必弃汝而去,但身为人主,我作为属下此番却是逾越了。”

微微沉思片刻陈忠说道:

“这样吧,此事主公既然已经吩咐下去,那侍宴之事便不可更改,为人主者当言出而必行,否则便会失了威仪,我会为主公将这一劫化去。”

“但以后若再有如此相类之事,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说到这里,陈忠又看向曹操麾下一众文武,沉声道:

“况且此过不在主公!尔等身为人臣,见主公一时冲动却不曾劝阻,说明利害,难道只懂得谄媚逢迎之事?”

“尤其是典将军,前次大难得脱不过一载有余,今番仍旧没有警惕之心,主公的安危系于汝,如今发生此事,汝不该好好自省一番吗?”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明明是主公之过,怎么就把锅扣我们身上了?

曹操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两声,起身抓住陈忠的手,说道:

“好了先生,此事是曹某失察,且说说如何解决罢。”

陈忠闻言,先将曹操扶到自己原本的座位上,等到曹操坐定,这才环视众人说道:

“侍宴这词不好,改为家宴,不光是貂蝉,还有张辽、高顺等吕布旧部都要请来,当然连带着貂蝉与吕布留下的孤女,均要在列。”

“若主公不弃,在下愿做一回媒人,吕布的女儿如今尚未出阁,主公长子曹昂也未曾婚配,不若借酒宴之便提出结亲之事……”

荀彧听闻当即眼前一亮,这个主意是真不错,不但是规避掉了曹操之前的失言,同时让两家更进一步,况且吕布已死,留下这些旧部顺理成章的就归到了曹昂一脉。

曹操闻言也是一阵恍然,这是借题发挥?

自己一时贪念而起,先是借事敲打自己一番,随后又让自己手下文武提高警惕,紧接着又丢出个联姻的戏码,让吕布的旧部们彻底归心。

曹操看着陈忠,心底一阵后怕,且不说其他才学,单单就这份急智,便超越了不知多少人,如此人才亏得是为自己所得。

真要投了他人,自己恐怕将会坐卧不宁吧。

对于陈忠的安排曹操十分满意,虽然这貂蝉想要一亲芳泽的夙愿估计是没戏了,不过比之大业,太过渺小,只当此事未有便行了。

傍晚侍宴的时候,貂蝉原本都准备一死已全名节了,谁料曹操真真就是单纯的饮宴,不光是自己与玲绮被要求到场,甚至是张辽、高顺等人也悉数前来。

正当貂蝉微微放下心来的时候,下首处一位青年文士起身道:

“素闻温侯之女温婉贤惠,容貌秀美,如今一见比之传言犹有过之,司空长子曹昂,年方二十有二,为人刚胆谦和,有古贤之风。”

“两人皆未婚配,且年岁相合,今日斗胆借酒宴之便,为司空做媒,不知吕家可有异议?”

高顺闻言看着陈忠,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张辽则是欣喜之色在眼中一闪而过。

吕布的孤女吕玲绮看着说话的文士又看了看堂上众人,最后低下头,黯然的说道: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玲绮双亲皆去,堂上小姨与众位叔伯便是奴家的长辈,此事全凭小姨与诸位叔伯做主……”

曹操与陈忠皆微笑着暗中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只见包括貂蝉在内,所有人都偷偷看向高顺,然而高顺那张脸,真就看不出表情。

良久,张辽轻咳一声,高顺这才微微一震,看着众人缓缓开口道:

“既然小姐如此说了,顺,便托大代表大家的意思,为小姐做一回主,这门亲事我吕家应下了,但这礼仪方面我等皆是粗人,还需先生帮衬一二。”

高顺说着起身对着陈忠深施一礼。

陈忠大笑着起身举杯说道:

“高将军见外了,这是在下的荣幸,何况温侯有功于大汉,这礼数必然足备,此事还请娘家人宽心,既然已经是一家人,那么大家当共饮此杯,以示庆贺!”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对着曹操贺道:

“吾等恭喜司空大人!”

……

曹操也是举杯道:

“同喜!同喜!今后我等便是一家人了!来,继续喝!……”

随着酒宴纷乱的进行之中,陈忠走到高顺身边,同时拉过张辽,耳语道:

“如今你家小姐也算有了归宿,尔等也可定下心来为国效力,为主公尽忠了,不过这貂蝉怎么办,尔等可曾想过?”

高顺闻言皱眉,低声道:

“先生何意?”

陈忠看了看四周,低声道:

“不管如何,这貂蝉名义上也是你等主母,但主公这人的嗜好你等必然也有所耳闻,若是强压着,真的到时候再弄出什么丑事来反而不美。”

张辽若有所思的问道:

“先生有何良策,可否明言?”

陈忠嘴角微微上翘,缓缓说道:

“依我之见,所谓一堵不如一疏,不如就将貂蝉送去曹府,名义上就说不舍玲绮,母女情深,而司空常年在外征战,家中丁夫人无人为伴十分寂寞,与貂蝉一见如故,结为姐妹,互相为伴……”

高顺皱眉道:

“如此说辞,如何阻天下悠悠众口!”

陈忠笑了笑,说道:

“为何要阻?便是有人私下言主公之过,也不过是市井街头的传言罢了,所谓闲散士人,不就是偏好这些个桃色消息?”

“何况就算是让那貂蝉独居,就能没有流言蜚语传出?我看未必,如我所讲还能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否则,连个说辞都没有,那才真的是百口莫辩了。”

张辽高顺一想,的确就如陈忠所说,真要让貂蝉独居,恐怕这流言蜚语会传得更加离谱,搞不好自己等人都会成为市井传言的主角。

当即眼角余光扫了扫曹操与貂蝉,重重点了点头……

第6章 同乘


陈忠的小动作被曹操看在了眼中,虽然曹操有些疑惑,但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昂儿定下了这门亲事,这张辽与高顺自然会尽心辅佐。

他一个谋臣,估计也就是提前表示亲近罢了,或许还有商议婚期的事儿在里面。

可让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是,酒宴结束的当晚,貂蝉早早就在卧房里候着了。

第二天一早,曹操才有些感叹,不愧是马中貂蝉……啊不对,是马中吕布,好像也不对,嗯……算了,脑袋有点儿乱,不想这个。

不过这以后我曹操看上了谁家的妙妇是不是可以请先生帮忙?貌似比自己这么乱搞强多了啊。

得亏曹操就是在心里想想,要是真去找陈忠说这个,恐怕陈忠当天就得卷起铺盖走人。

不过曹操又回味了一下昨天发生的事儿,发现没有任何突兀之感的一场危机就被陈忠化解于无形,换成自己恐怕这事儿非办砸了不可。

而且昨天坐的那把奇怪的椅子好像……挺舒服!

也不知道先生是从何处得来如此妙物,等有空了当去问上一问。

不过酒宴之后,徐州之事基本也就算是了结了,曹操此刻心思转回正途,开始考虑班师回朝的问题。

不久后,曹操留下车胄率领八万精兵镇守徐州,自己则带着大军班师回转许都。

车驾上,曹操与陈忠共乘,欲求教些问题。

陈忠看曹操欲言又止之状,不耐烦道:

“有话就说,扭扭捏捏的像个什么样子,枉你也是威震一方的诸侯!”

曹操闻言,当即坐正了身子,抱拳道:

“让先生见笑了,只是前日坐过先生院中的椅子,颇感舒适,不知先生何处所得,又怕先生以为操贪图先生之物,这才有些尴尬。”

陈忠满脸无奈的看着曹操,叹息道:

“那不过是我随手所制,若主公喜欢,回头我画好图纸,主公遣些工匠按图索骥便是了。”

陈忠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问道:

“主公招我同乘只是为了这点小事?”

曹操闻言,苦笑道:

“果真瞒不了先生,操有一事详询,关于那刘备,敢问如何处理才好?”

陈忠闻言,想了想道:

“主公自比那刘备如何?”

曹操闻言满脸疑惑,刚要开口,就听见陈忠继续说道:

“依在下之见,你二人作为人主,互有所长,主公是仁慈隐于内而奸险显于外,而刘备则恰恰相反,此人是奸险隐于内而仁慈显于外。”

“如此一来,可为你二人所用的人才在发展初期就会显得泾渭分明,只要有一技之长之人,即便身份低微些也会视主公为明主。”

“再有便是如荀彧等心明眼亮之人,多会聚于主公麾下。”

“反观刘备则不然,道貌岸然的世家子弟,更多的会对其产生好感,另外就是如那刘备手下的赵云一般满腔热血空有报国之志的青年,会被刘备所吸引。”

“当然这个赵云目前主公还没有见过,再说说其他方面。”

“你二人从决断、魄力几乎可算是不相上下,但主公知兵更擅军略与谋划,当世兵家就以目前来看,能出主公左右者寥寥。”

“而这刘备则不然,此人虽兵法韬略一般,但此人极擅隐忍,怕是昔年胯下之辱的韩信在这方面也要输上一筹。”

“如何?主公现在还要问什么?”

曹操闻言沉默了良久,才开口道:

“若如先生所言,这刘备恐怕会成我日后大患,我该如何除之而又不激起太大的变数?”

陈忠闻言哈哈大笑道:

“为何要杀呢?所谓杀人者人恒杀之,你将那刘备砍了,关张二人怎么办?也砍了?况且毫无缘由的杀掉汉室宗亲,许都那些个遗老遗少们就更加仇视你了。”

“而且这刘备先是助你讨伐袁术,后又助你下了徐州,主公以屠刀对待功臣,天下人如何看待主公?”

“而且想必在不久之前,主公也曾问过荀彧等人对处理刘备的态度,无非是三人三个说法,杀、用、用后再杀,可对?”

曹操惊恐的看着陈忠,点了点头,问道:

“先生如何而知?”

陈忠嘴角微微上翘,说道:

“此事易而,你也不必纠结于此,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个刘备。”

“此人口称自己为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借着这个名号四处招摇撞骗,先不说他口中的族谱是否为真,就说说这位刘胜,这人在世的时候足足生子一百二十人。”

“他刘备出生之地,说句难听点儿的,恐怕只要是个姓刘的就是汉室宗亲,这名头都烂到了街尾,有什么好得意?”

“如今刚好随我等回京,想必那许都的小皇帝必然是急着寻找外援,那刘备等人不提也罢,若是拿身份说事,主公可以借此事让那刘备明白一件事。”

曹操急忙问道:

“明白什么事?”

陈忠冷笑道: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他的这个皇亲的身份也是一样!”

曹操眼睛一亮,赶忙问道:

“此事何解?还请先生教我!”

陈忠微微一笑,示意曹操附耳过来。

“这样……我料那汉帝必会如此说……届时你先不要急……然后这样……再这样……,如何?可懂怎么做了?”

曹操听完憋得满脸通红,连连点头,并拱手拜了下去。

陈忠见状急忙搀起了曹操,口中道:

“主公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随后曹操与陈忠相谈甚欢,聊到后面提起了貂蝉,曹操疑惑道:

“那日因貂蝉之事,先生可是怒骂了曹操,缘何又助我至此?”

陈忠戏谑的看着曹操,缓缓开口道:

“既然主公问了,那么在下便实话实说,若有不敬之处,还望主公见谅。”

曹操闻言开怀道:

“无妨,先生但讲无忧,操不光是收了军心又得了美眷,怎会生先生的气。”

陈忠闻言笑嘻嘻的说道:

“那貂蝉艳名远播,想必街头巷尾必然多有议论,况且名义上这女子又是高顺张辽等人原来的主母,若是让其独居,几位将军必然要遵守礼仪,时常探望。”

“如此一来,时间久了恐怕这议论便会越来越多,无论是对几位将军的名声还是昂公子的声望都不是好事,甚至若有人暗中引导,可能会殃及大军士气。”

“而主公之名,早已是天下皆知,多她貂蝉一人不多,少她貂蝉一人不少,这口黑锅主公背了刚好尺寸合适,况且如此一来,主公也得了实惠,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曹操听得目瞪口呆,这陈忠虽是天下奇才,可这也太奇了,当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第7章 陈忠之思与闹剧


陈忠随曹操的大军返回许都,远远地望向许都的宫殿,陈忠不由得心下感慨,自己最终还是投了曹操。

陈忠有时在想,自己究竟是南柯一梦还是周庄化蝶,又或者是穿越。

如果是前者,那么梦醒之后自己又是谁?那个后世的自己难道不会也是个梦境?

如果是后者,那么自己所处的究竟是在历史之中,还是在书中?

汉末三国?又或者是三国演义?甚至是一本三国题材的现代小说?

尽管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二十多年了,直到最近他才下定了决心辅佐一方诸侯,无他,懒散罢了,他自问自己不是那种杀伐决断的枭雄。

真让他去争雄天下,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烦了。

尽管如此,陈忠也是多方考量之后才选定了曹操,随着信息越来越多,孔章确定了虽然是汉末这个大时代,但至少也是三国演义这样的平行世界。

与他原本的时间线不会发生联系,那么他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谋略与先知的本事,至少不用担心改变历史,导致什么时空悖论而凭空消失的问题。

至于从何处得来的这个结论?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还不能说明问题?那吕布的方天画戟呢?更别说什么曹操刺董了。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演义里的情节。

他陈忠虽然拥有后世的记忆,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普普通通的就业上班。

每天朝九晚五,说开心的事儿,就只有年幼的时候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说遗憾的事儿,恐怕就是父母意外去世,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娶妻生子。

至于自己怎么来的?他完全不清楚,睡了一觉就回到了娘胎里被监禁了几个月?这事儿真有点不好开口呢。

不过陈忠也算是个乐天派,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他开始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前世的他并不算一个懒散的人。

或许是带着成人思想在娘胎里的几个月产生的影响?又或者是出生后长达几个月的吃了睡,睡了吃的优质生活?

总之他陈忠变了,经常懒洋洋的卧在榻上,开始很多族人都有些看不上他,不过当他展露出对天下大势的敏感判断与部分才学之后。

人们的话风都变了,甚至因为喜欢卧床不起,甚至有人称他为卧龙……

陈忠当即就是一愣,我要是卧龙了,那将来的诸葛亮咋办?当即就给自己起了个道号,自号闲人……

“先生!先生!喂!……呵呵先生莫要发呆了,前行不远我等就要进城了,天子要出城迎接司空大人凯旋,等下俗礼还有不少,先生还是车内休息一下吧。”

陈忠转头看向说话的人,这人是曹操的侄子,名叫曹安民,原本是死在了宛城之战的,因为得陈忠锦囊密信得以随曹操生还。

曹操觉得自己这个侄子虽然不通经史典籍,但为人十分机灵,就留他伴随陈忠左右,若是陈忠有什么需求,也好及时汇报给他。

陈忠没有多言,只是又深深的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墙与城内高耸的皇宫,点了点头,转身回了车架内。

“不愧是曹操,哪怕是在急切之间依然建起如此大的一座皇宫出来安置刘协,却不知那洛阳的皇宫原本是如何模样……”

曹安民听着陈忠的低声自语,嘴角微微上翘,也不多言,静静的坐在车架上,轻轻挥动马鞭控制好马车,以免坏了规矩……

不过古时的规矩的确是麻烦,一个班师入城的仪式,整整忙了快两个时辰,才算进得城来。

宅邸曹操那里早就有了安排,院子不算太大,可位置却是极好,原本是曹操司空府的别院,如今只是挂了个匾额,上书陈府两个大字。

门口也是守卫森严,全都是曹操的亲兵,归于典韦与许褚统领,而且为了方便走动,虽然只有一墙之隔,曹操还是让人保留了花园中的后门。

要知道这门可是直通曹操的后宅,曹操的一群妻妾与女儿们可都在那里呢。

陈忠得知以后,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自语道:

“这曹操却是有些不怀好意啊,想用美人计?用漂亮女儿勾引我?……”

放下胡思乱想的陈忠不提,却来说说次日上朝议政的事儿。

陈忠目前还没有受官职,曹操也没有强求,不过还是给了他一个随军主簿的头衔,至少这样对外也方便些。

一切皆如陈忠所料,当曹操介绍刘备上前的时候,大位上的刘协眼睛里都透着希望的光芒,定定的看着刘备,献帝刘协满怀激动的问道:

“爱卿祖上何方啊?”

刘备叩首伏地不起,回答道:

“禀陛下,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祖刘雄之孙,父刘弘之子。”

刘协当即讶异道:

“哦?你是朕的皇亲呐,太常何在?快拿皇族世谱来,朕要验看!”

曹操在侧冷眼旁观这场大戏,表情严肃一言不发,满朝文武看看曹操,又看看刘协,再看看董承,心思各异。

刘协等到内侍们将准备好的卷册取来,便迫不及待的说道:

“快念与朕听。”

内侍当即翻开卷册,高声念道:

“孝景皇帝生子十四,第七子便是中山靖王刘胜,刘胜生陆城候刘贞,刘贞生沛侯刘昂。刘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侯刘恋,刘恋生阳侯刘英,刘英生丰灵侯刘不疑,刘不疑生济川侯刘慧,刘慧生东郡令刘雄,刘雄生刘弘,刘弘不仕,生刘备。”

内侍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曹操表情郁闷,简直快要听得睡着了。

内侍却继续说道:

“禀陛下,这刘备乃是孝景皇帝的第十八代玄孙也。”

刘协这时激动的站了起来,欣喜的说道:

“哎呀呀,依族谱,你是朕的皇叔啊!”

曹操听到这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刘备却是连忙叩谢道:

“陛下天恩浩荡,刘备感激涕零!”

曹操这时却突然站起身来,沉声道:

“陛下且慢!”

百官闻言纷纷侧目,刘备也是微微抬起头,眼角余光死死盯着曹操。

刘协更是战战兢兢的说道:

“爱卿,这认亲乃是朕的家事,爱卿何故阻拦呐?”

曹操噗嗤一笑,说道:

“启禀陛下,适才臣下听得清楚,不过陛下乃是金口玉言,不可随口便说,太常来了吗?帮陛下好好捋一捋这关系,莫要传出去闹了笑话!”

荀彧出列道:

“禀陛下,曹公,这太常之位空缺,不如就由在下来验看对比一番如何?”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

“也好,就劳烦荀大人了,陛下意下如何?”

第8章 恭喜刘皇孙


刘协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

“全凭爱卿做主。”

荀彧闻言上前取过族谱,仔细验看起来,良久才说道:

“陛下一脉自景帝刘启算起,长沙定王刘发 ,舂陵节侯刘买,郁林太守刘外 ,巨鹿都尉刘回 ,南顿令刘钦 ,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安帝刘祜, 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前任冲帝刘炳三岁去世,刘缵承顺帝嗣;桓帝刘志因为三人同承嗣顺帝,是同一辈份,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算起来陛下乃是高祖皇帝的第十七代孙,而刘备则是第二十一代,按照辈分,这刘备应当是陛下的玄孙辈,若要称呼也应当是刘备称呼陛下为高祖爷爷才对。”

曹操闻言大乐,开口道:

“听到了吗陛下?我大汉乃是礼仪之邦,切不可乱了辈分,好在我等查了一查,否则传扬出去岂不是闹了天大笑话,呵呵。”

刘备在堂下跪着,暗中咬牙切齿,这曹操当真可恨,好好的皇叔莫名其妙的成了皇孙,还是玄孙辈儿的,这可如何承载他的大义!

刘协却不是十分在意,毕竟他需要的仅仅是外援罢了,至于究竟是皇叔还是皇孙?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即刘协尴尬的笑了笑,开口对曹操说道:

“的确是朕疏忽了,不过连年兵祸,使得国家蒙难,朕!也饱受乱贼欺凌。”

曹操闻言,干咳了一声。

刘协反应过来连忙指着曹操继续说道:

“啊!幸得曹爱卿忠君报国,除贼安民,迁都于许昌,朕才掠享偏安之福啊,今日又见了刘皇叔,啊不是刘皇孙,朕更是欢喜不尽呀!刘备听旨!”

刘协顿了一下继续道:

“朕授你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刘备虽然听着别扭,但也只能叩拜道:

“臣!叩谢天恩!”

刘协又说道:

“爱卿闲暇时,还请多多进宫来看望朕,朕想跟你述祖!”

刘备继续叩拜道:

“臣!遵旨!”

董承在一旁连忙拱手道:

“恭喜刘皇孙!”

刘备听得那叫一个别扭,想想自己以后若是得脱自由,面对刘表等宗亲时怎么介绍自己?我乃大汉皇孙刘备?

这特娘的是人干的事儿?这曹操当真不为人子!

曹操看得那叫一个满脸喜庆,还进宫述祖呢,这不就是玄孙看望祖爷爷么,陛下年纪轻轻就得享天伦之乐,可喜可贺,当真是可喜可贺!

不过见刘备面无表情,曹操也是心下微沉,这刘备果如先生所言,这隐忍的本事当真不是一般人可有,当下对刘备更加提防了。

曹操想到这里起身对刘备说道:

“恭喜刘皇孙拜将封侯啊!”

百官们连忙附和道:

“恭喜刘皇孙!”

刘备听得浑身一震,险些破了功……

下了朝议,曹操兴冲冲的跑了回来,从花园的小门直奔陈忠住处,一路大笑着嚷嚷道:

“先生!先生!都被你料中啦,那刘备果然用身份说事儿!先生!先生在吗……”

陈忠缓缓走出屋子,缓缓道:

“听着呢,听着呢,好歹也是一方诸侯,不过些许小事,大呼小叫的作甚,也不嫌传出去丢人!”

曹操闻言自顾自的寻了把椅子坐下,开口道:

“这不是高兴嘛?先生是没看到刘备被百官们喊称刘皇孙时的那个表情,当真是差点儿破了功,可笑死我了。”

陈忠摇了摇头,叹息道:

“果然这小皇帝是不甘心,哪怕是刘备的身份是假的,他也会硬生生说成是真的。”

曹操闻言,诧异道:

“先生说这刘备的身份是假的?”

陈忠点点头,缓缓说道:

“早些年我曾云游四方,恰逢经过涿县一带之时,曾听闻这刘备有些名声,传闻中这刘备虽然年幼时家贫,但其院中有一棵大树,长得十分茂盛。”

“这刘备年少时便指着大树说道:‘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当时觉得有趣便去当地略微查询验证了一番。”

“虽然这刘备自称汉室后裔,但实际上当地刘姓的族谱之中并没有刘备口中那一支,至于他言称自己家中的那一份,我没有见过,不过想必私下涂改一番也并非什么难事。”

“至于宫里那一卷,就更好解释了,当年董卓西迁的时候,宫廷书籍两千余车,到长安时已不足七十车,后又有灵帝东逃,这最后的七十车也丢了。”

“那么现在这卷宗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现在明白了吗?”

曹操若有所思的说道:

“先生慧眼如炬,世事洞明啊,操佩服,另外我等如今已得徐州,那袁绍最近正在猛攻公孙瓒,我料,我与那袁绍必然会有一战,关于此战先生可有赐教?”

陈忠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此乃大计,当问策于众,不该独问于我,你且稍安勿躁,待到议政之时,我自有话说。”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道:

“我自起兵以来,常受粮饷制约,此乃我最为头疼的大事,先生可有办法解决一二?”

陈忠闻言哈哈大笑道:

“好你个曹孟德,敲竹杠敲到我身上来了,我可不是甄家、糜家那种富商,钱粮之事却是拿不出来资助于你,不过你那青州兵放着有些可惜。”

“若是你舍得,我教一法给你,三十万人屯田,只要得法,两年之后,便可支应未来那一场大战了。”

曹操闻言眼前一亮,这青州兵不得不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战斗力不强,还不敢放回去充当百姓,毕竟担心这些黄巾旧部再闹起来。

如今只能是用钱粮养着,也就勉强跟在主力后面打打顺风仗,如果陈忠有办法解决,自然是好的。

曹操虽然欣喜,不过也还是有些犹豫,开口道:

“先生考虑的是,不过我军与那袁绍开战在即,现在将之用于屯田,是否有些不妥?”

陈忠摇了摇头,说道:

“这些个黄巾旧部也就能打打顺风仗,你真带去打袁绍,一旦势有不妥恐怕还要担心他们背后捅自己一刀,反而屯田去好些,何况如今虽然晚了点,但选些早熟的粮也可收上一季。”

曹操思索了片刻,问道:

“何人为将?”

第9章 农事与敲打


看着表情严肃的曹操,陈忠笑了笑,说道:

“屯田以夏侯惇为主,屯田时顺带练兵,练兵以高顺为主……”

曹操眼珠急转,面色也是犹疑不定,陈忠也不催促,任由曹操自己决定。

良久,曹操才道:

“都依先生之言,只是这屯田需要大量牛马,我现在手上恐怕没有许多闲置的。”

陈忠不以为然的说道:

“小事,我既让你派人屯田,自然有办法解决畜力的问题,想必之前的椅子你也看过了,我对于墨家或者说是鲁家的机关术颇有涉猎,明日你遣人来,我有图纸一卷予你。”

“打造些节省畜力的农具就行了,不过我可有言在先,这东西只给你独自使用两年,两年之后必须推行天下!”

曹操闻言沉思了片刻,才说道:

“先生如此说,看来此物不凡,不知可否详解一二?”

陈忠盯着曹操一字一顿的说道:

“我予你两物,一为新式的犁,包括曲辕犁与改良型的踏犁在内都算这一种,此物比之旧式直犁,节省畜力超过八成以上。”

“就我估算,目前三人两牛耕地半日的量,使用新式犁只需一人一马,且只需一个时辰不到,且不伤畜力。”

“另一物,名为龙骨水车,此物用作运水灌溉,具体的等你找工匠造出来再来找我,我会教你使用。”

曹操听得人都呆住了,难怪连陈宫都恭喜自己,这先生果然是天下奇才啊。

军略之事不提,就目前来看,所谓定国安邦之才不过如此吧,当真是个百宝囊,想啥就有啥呗?

陈忠见曹操半晌没有反应,不耐烦道:

“傻愣着干嘛?还不快去准备工匠?还有那两位将军也要你自己安排,没事儿了就滚蛋,我要回房看书了……”

说罢,陈忠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就回房了,留下曹操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次日,曹操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图纸,陈忠虽然懒散,但事关民生大计,这可不敢耽搁,如今已是四月中旬,若是再拖沓些时日,当真就要误了耕种了。

工匠们加班加点,好在曲辕犁结构简单,只花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试作品就摆在了曹操等人的面前。

看着结构简单制作粗糙的曲辕犁,有官员忍不住隐在人群中问道:

“这东西能行吗?”

刘晔闻声扫了一眼,淡淡道:

“不通工事便不要乱讲,行与不行,我等一试便知,主公,是否可以开始了?”

曹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开始!”

……

从套牛开始,一个时辰之后,计吏带着标尺回报道:

“与旧式直犁相比,新式曲辕犁耕地速度至少快上两倍,且对畜力的损伤不及原本直犁的两成,另外,翻地深度要多了近五成!”

曹操沉下心来,缓缓开口道:

“说说结论吧,此物是否可以大量应用于国家农事!”

只见大农令颤巍巍的出列道:

“禀曹公,此乃我大汉福祉之器,地耕深三尺则产粮多百斤,况且此物又如此节省畜力,若无天灾降世,来年必定大丰!”

曹操仰天大笑,百官也是欣喜不已,刘备听闻后表面上也是露出欣慰之色,言辞之中对曹操改良农耕的功绩大加表彰。

但心中究竟是个什么想法,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陈忠因为改良农具的功绩也得了个济安侯的头衔,不过这个年代的侯爵真不是什么稀罕物,应该说从灵帝卖官开始,侯爵就不值钱了。

本来喜欢清静的陈忠最近也是闲不下来了。

曹操几个年龄较小的子女听闻别院里住了一位年轻的先生,都是借着后门的便利时常跑来玩耍。

为此陈忠可是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个曹冲,淘气不说,还一肚子鬼点子,经常搞得陈忠哭笑不得。

另外就是几个小萝莉,除了曹清之外,那真的就是一群萝莉,也怪陈忠闲来无事喜欢养些花草,别院小花园里的景色的确是比曹府好上不少。

一群小丫头们接触久了就发现这个年轻的先生没什么架子,干脆就将花园给霸占了去,对此莫说陈忠,便是曹操也表示无能为力。

不过这个曹清还好些,算下来这曹清也是个老姑娘了,是曹操长子曹昂同母所出,奈何生母走得早,幸得丁夫人视如己出。

不过曹操曾有意将她许配给夏侯惇的长子夏侯楙,奈何这个夏侯楙是个酒色之徒,曹清抵死不从,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将这场联姻暂时搁置下来。

不过最近这曹清时不时的往别院跑,也是让曹操动了些心思,陈忠今年也才不到二十五岁,况且没有妻室,自家闺女若是能得先生垂青也是件美事。

不过考虑到陈忠心思难测,曹操也是不急,顺其自然就好了。

然而陈忠越发觉得自己的住所越来越吵闹,勉强收起懒散的性子,干脆每天都躲去官署里旁听了。

不过曹操却没有欣喜之色,看着斜坐在角落里磕着瓜子的陈忠,只有一种无力感涌上曹操的心头。

美人计落空也就罢了,看陈忠这形象,莫要带坏了我丞相府的风气才好。

陈忠也是口无遮拦,曹操后来办得那些个事儿,都被陈忠私下里品评了一番。

先是许田围猎,曹操接天子弓箭射鹿,这寓意实在是太过明显,原本是曹操用来试探属下文武的一步妙棋。

到了陈忠的嘴里,就变了味儿。

“主公这事儿办得,太过小家子气,仿佛幼童求学之时,斗气非要看看同学们更喜欢谁一样,不仅显得自己小气,还让真正包藏祸心之人心生警惕。”

说实话,这要是换成后来的杨修,恐怕等不到鸡肋就挂了。

随后不久,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时之间被传为美谈。

谁知陈忠听闻之后竟然大笑出声,评价说。

“主公这事办得实在可笑,那刘备本就擅长隐忍,朝堂之上被百官称孙都未曾动摇,仅凭言辞试探怎么能有机会试出深浅。”

“这一下当真是弄巧成拙,刘备人在家中坐,名从天上来,这番言论传于天下,一旦曹操霸业有成,反抗势力必然会将刘备当成对抗曹操的大纛。”

曹操听过之后即悔恨,又恼怒,对陈忠的言行也有了些许杀意,不过这时曹冲的一句话让曹操恍然大悟。

“先生这是在点醒父亲,父亲现在可是当朝丞相,当行堂皇大道,不该耍这些小手段,非但目的无法达成,反而会使父亲名望受损……”

曹操仔细一想,当真如此,况且先生对自己的称呼可是到后面都变了,这是有些失望了,不光是提醒,这可还有警告的意思在呢……

第10章 知识与议战


曹操恍然间一头冷汗直接就下来了,这陈忠恐怕不光是寻明主那么简单,这是一点点的要改造自己,让自己变成他心中理想的明主啊。

这是天下间无人能入其眼,干脆找个资质还行的,自己改造出一个满意的来?

想到这里,曹操谨慎的看向曹冲问道:

“冲儿此言可有人教你?是先生吗?”

曹冲摇了摇头,说道:

“先生嫌我淘气,丢了卷书给我,让我自己研读,这是我从书上看明白的道理。”

曹操当即急切的问道:

“书在何处,可否取来给为父一观?”

曹冲当即从曹操怀中跳了下去,不一会就取来一份绢册,递给曹操。

曹操慢慢展开,只见开篇两个大字《止学》……

细细读完全书,卷尾还附了一行字,应当是后添上去的警训之语。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人者,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曹操读完小心收起,郑重的交还到曹冲手里,说道:

“冲儿造化不小,先生乃是不世出的奇才,此书价值可谓不可估量,你要好生保管,仔细研读,只要书中之语得之一二便可受用终生……”

曹冲也郑重的回道:

“孩儿醒得,不过先生的书可不少呢,我偷偷看过,都是没有听闻过的,从兵法到经史著述有好几箱子呢。”

曹操闻言眼都直了,颤抖着问道:

“比之此书如何?”

曹冲想了想说道:

“好多我都看不懂,不过好像不比给孩儿的这本差。”

曹操整个人都精神了,别院这不是住了个先生,这是住了座金山呐,真要是将先生的学识留给我曹家,那当真是得了传承万世之基啊!

曹操从这一天起,就开始了琢磨如何才能将陈忠的本事尽量多掏一点出来,什么美人计美男计,只要是能用的,都上一圈儿试试。

不过天下时局可不等人,袁绍在建安四年的三月终于彻底消灭了公孙瓒,自此袁绍占据了冀、青、并、幽四个州,一跃成为东汉末年天下间最大的诸侯。

消息传到许都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中旬了,因为消息传递失了时机,曹操还为此发了不小的火。

而这时面对曹氏集团最重要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袁绍与曹操必然面临一战,袁绍想要继续发展壮大,接壤的土地全是曹操的地盘所在。

反观曹操此时却是比较难受,北接袁绍,南有刘表,东面还有袁术的残党与江东的孙策,西边更有韩遂、马腾等人伺机待变。

敌人很强大,局面很被动,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浮动,曹操不得已之下,只得召集文武议兵、论政。

所议之事无非是面对袁绍,究竟是战是和。

陈忠坐在角落只是静静的听着,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人纷纷发言,曹操一系的武将也都表示了主战的决心。

随着荀彧的四胜四败论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的出炉,曹操的一众属下也是暂时压下了心思。

结果不等曹操说话,陈忠从角落走到场中,开口道:

“在下不才,却有几句实话要与各位将军与大人们说上一说。”

曹操闻言,暂时稳下了情绪,抬手道:

“先生请讲!”

陈忠冲着曹操一抱拳,开口说道:

“谢主公!”

继而转身环视堂上众人,开口道:

“袁绍此人出身不凡,如今据有冀、青、并、幽四州之地,号称带甲百万,上将千员,诸公面对如此军威恐惧否?”

不等众人作答,陈忠继续说道:

“然而事实如何?想那鞠义,率先登大破公孙瓒,结局如何?再看那张郃、高览之辈,庸否?才否?汝等武将扪心自问,若入了此人帐下此生可有晋身之机?”

说到这里深深看了一眼曹操麾下的武将们,转而又看向一众文士,继续说道:

“袁绍手下文臣亦是不少,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逢纪、辛平、辛毗、陈震、陈琳、荀谌,虽说适才被荀彧说得有些不堪。”

“但所谓人无完人,谁没有点毛病?单以才华而论,这些谋士当真比尔等差了多少?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个算筹。”

“如此之多的人才,若降此人,袁绍除却手下这帮功臣之外,另有朝廷的一帮遗老遗少可用,尔等届时如何自处?”

说完陈忠深深看了一眼这帮文士,转身向曹操施了一礼,转身退回角落,不再多言。

曹操看着陈忠退到一旁,又看看文臣武将的脸色,当即说道:

“看来列位心中已经有了定议,我对此不再多言,不过我与袁绍自幼相识,我曹操年轻时与这位袁绍老兄的荒唐事想必各位也都有所耳闻。”

“我现在就来说些你们不知道的,二十岁时,我曹操还是很崇拜这位袁绍老兄的,为何呢?袁绍祖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我呢?祖父是个宦官,对此我自愧不如,也颇受袁绍取笑。”

“三十岁上下,我与袁绍同朝为臣,这时候我外表尊敬他,但心里已经瞧不上他这个人了,为何呢?因为正是他出谋献策致使董卓引军入京,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而我早就跟他说过,这样做是引狼入室,乃是自取其货之道。”

“四十岁时,我简直开始蔑视他,为何呢,因为袁绍身为人主,却心胸狭隘,器识浅薄,外宽内忌,刚愎多疑。”

“身为统帅却有谋而无断,色厉而胆薄,兵多而指挥不一,将骄而政令不明,身为人父,却听任几个儿子,拥兵自重,争夺世子大位,用亲不用贤。”

“由此可见,我这位袁绍老兄,无论是为人主,为人父,还是为统帅,都是外表庄严,内里平庸。”

“这场战役,早在数年以前我就预料到了,我们相继破袁术、灭吕布、迎天子、收徐州,雄据中原,早晚!必将与袁绍有一场最终的决战!”

“所以数年来,我无日无夜的都在为这场大战做着准备。”

“今日,我就直言,数年前袁绍拥兵三十万,我想,我怎么也得有二十万兵马才能战胜他!后来袁绍拥兵五十万的时候,我又在想,我怎么也得有十万兵马才能战胜他。”

“如今,袁绍已经拥兵七十万了,天下州郡他一个人独占了四个,可谓是声势滔天了吧!可是我现在想,如要战胜袁绍,我只要精兵七万即可!”

曹操话音一落,堂上文武顿时议论纷纷……



点此继续阅读《三国之绝世闲人》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