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甲乙 角色:王大娘姜念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小说是作者“甲乙”的倾心力作。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这一觉姜念睡得并不安稳,噩梦连连,像是一片黑色的浓雾包裹着她,令她分不清真假,也分不清楚她到底是姜念,还是备受欺辱的原主。待她好不容易跑出了黑雾后,心口又像是压了千斤重,压得她喘不过气。姜念用力的睁开眼,入目便看见小豆芽趴在自己的胸口呼呼大睡,睡得香喷喷的,口水直流。难怪她觉得心口像是压了千斤重,不就是压了一个千金么?姜念小心翼翼的将豆芽挪到了床里侧睡着,然后起身走出了屋子,此时已是下响时分,天色昏暗,寒风阵阵,像是要下雨了。姜念站在屋檐下,打量着这处院落,院子是典型的农家小院,正排三间屋,两间卧房,中间夹着一间堂屋……

评论专区

网恋选我我超A[电竞]:【苏】【渣女】【手游】3\u002F5海王渣女,和她的网骗系统。(穿越女主为了变漂亮打王者当主播无情收割好感度。)ps快乐就行了,禁不起考究。最近有点看不下去了,三观有点不合。 我真的不是富二代:看来了第一章败退,难得重生,不正应该利用家庭优势,走发展的快车道吗?重生了还想做屌丝,白手起家太矫情了,满满的中二气息。 海贼谍影:看到罗宾的剧情,之前对这本书的好感完全转到了另一个极端。作者把自己变态的**写成了主角的恶心行为,煞笔作者!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精彩片段

第四章 空间


  这一觉姜念睡得并不安稳,噩梦连连,像是一片黑色的浓雾包裹着她,令她分不清真假,也分不清楚她到底是姜念,还是备受欺辱的原主。

  待她好不容易跑出了黑雾后,心口又像是压了千斤重,压得她喘不过气。

  姜念用力的睁开眼,入目便看见小豆芽趴在自己的胸口呼呼大睡,睡得香喷喷的,口水直流。

  难怪她觉得心口像是压了千斤重,不就是压了一个千金么?

  姜念小心翼翼的将豆芽挪到了床里侧睡着,然后起身走出了屋子,此时已是下响时分,天色昏暗,寒风阵阵,像是要下雨了。

  姜念站在屋檐下,打量着这处院落,院子是典型的农家小院,正排三间屋,两间卧房,中间夹着一间堂屋。

  原主与女儿住在右侧的卧房,卧房旁还有一处空屋子,平日放些杂物。左侧卧房也是空置着的,它旁边的偏厢是灶房,灶房四周有窗,开阔且明亮。

  虽这处屋子整体是木质房屋,但中间三间正房的墙体也是青砖和石头堆砌的,屋顶盖的是小青瓦,不必经常检修,这也是王家眼馋这院子的原因。

  石头砌成的院墙下种着一排排的菊花,不过如今霜降已过,草木枯黄,随地飘落,显得院子有些凌乱。

  这些日因为原主病了,王大娘偷懒没收拾,搞得这院子脏兮兮的。

  姜念见不惯院子太乱了,拿了放在墙角处的扫帚扫了扫地,顺道归置了一下工具,几分钟的功夫便有些累了。

  姜念喘着粗气,原主这身子也太弱了,还是她以前的身体好,整日在山上忙上忙下的也不觉得累。

  想到之前的身体,姜念心底不由的酸涩,也不知自己不在了,她的休闲山庄会归了谁?

  姜念的父母在她十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各自有了事业,也各自有了家庭,因为两边都不想要她,所以她从小是跟着奶奶在老家长大的。

  可能是觉得亏欠吧,父母在她毕业后各自给了她一笔钱,当时她为了照料奶奶,便拿着这笔钱回了老家。

  当时老家那儿正在开发景区,她便拿着钱在附近开了个休闲山庄,相当于农家乐,种菜、看花、美食,各种休闲活动都有。

  本来只是想照料奶奶而开的山庄,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慢慢的把小农家乐做成了一个依山傍水环境极好的山庄,市区的人都喜欢去她那儿玩。

  不过奶奶前年就去世了,她倒是没有牵挂的人了,现在只是有些不舍自己辛辛苦苦开起来的山庄,也不知父母双方会怎么分配她的山庄。

  姜念越想越郁闷,她要是没有亲自开车去买种子,没有在回来的路上撞上那辆车,她是不是还好好的活在那个世界,还开开心心的做她的老板娘?

  可惜没有如果。

  姜念轻轻叹了口气,抬手轻轻抚摸着空荡荡的左手食指,既来之则安之吧,只是因为这一遭,她没办法再看到奶奶留给她的红玉石戒指,那是奶奶留给她的唯一念想。

  随着姜念的动作,她的左手食指处出现了一条红线圈。

  姜念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用力的擦了擦,结果下一瞬她的脑海里便出现了一个一百平大小的空间,里间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种子、树苗,另外还有许多肥料、种植工具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

  姜念仔细看了看,这些都是自己出车祸之前买的呀?怎么全都在这里?

  姜念收回视线,这个空间便消失不见了。

  姜念又摸了摸食指上的红线圈,这处空间便又出现了。

  她心底隐隐有所猜测,又尝试了几次,然后又试着将种子拿了出来。

  姜念看着眼前的这袋种子,这到底是什么神仙宝贝?是她的红玉石戒指变成的吗?

  她来不及深想,院门外便传来敲门声。

  姜念连忙将种子放了回去,等食指上的红线圈消失后才起身去开门。

  门外来的是青山村的村长,他见姜念脸色苍白,眼底浮出几分担忧,“姜娘子你的病还未好?”

  姜念听着年近五旬的村长话里的担忧,头皮发麻,“村长过来是有事?”

  村长说明了来意,“姜娘子,八月时你和你家孩子就该缴纳人头税,当时你说生病了手头紧,先缓一缓,等过些日便将银钱交上。这一缓便快到十月了,你是不是也该将这银钱补上了?”

  原来是来要钱的,姜念脸上浮出几分尴尬,自己竟想岔了,“村长,真是对不住,这些日我一直病着,竟把这事儿给忘了。”

  姜念顿了顿,“村长,不知我们家要缴多少税钱?”

  大周国泰民安,赋税轻简,农户除了秋税、徭役税、人头税,便没有旁的杂税了。这人头税是按每户人丁来计算的,一人五十文。

  五十文对于一些贫穷农户或是人丁兴旺的人家来说,或许是件难事,但对于家里建着青砖瓦房的姜家来说却是一件容易事儿,这也是村长为何允许原主缓一缓的原因,“你们家需缴一百文。”

  姜念颔首,一百文倒是不多,但原主剩下的银钱里恐怕不足一百文。

  “不瞒村长,这一月里我隔三差五就去县城抓药,手中银钱怕是不够。”姜念眼见着村长变了脸色,忙补了一句:“不过我之前借了些银钱给王大娘,今日正好是还款之日,劳烦村长同我一道去王大娘家,等拿到了钱,我便立即将钱给你。”

  说实话,姜念孤儿寡母的两个人还怕王家怀恨在心作恶,现下村长来了正好,一同去正好让王家老实一点。

第五章 要钱


  二人出了院子,径直去了住在村口走去。

  清河村村口挨着河流,为了取水方便,村民们大多选择住在村口周围。

  原主刚搬来的时,因村口附近没有空地建房了,再加之原主性子好静,便住去了村子的南边儿,南边儿没什么人家,十分安静。

  不到盏茶功夫,二人便到了王家,王家的院子里传来王大娘训人的声音。

  “老娘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好心没好报,竟然养出个白眼狼,竟然想讹老娘的钱,门儿都没有。”

  “娘,那咱们给吗?”

  “给个屁,拖着吧,她迟早要死的。”

  姜念听着王大娘的话,脸色黑了两分,“王大娘,你这骂谁呢?”

  姜念突然出声,吓得王大娘双腿一软,“姜娘子,你怎么过来了?村长怎么也过来了?”

  王家人都很慌,怕姜念把他们贪墨她家银子的事情告诉了村长,到时候这事儿传出去,他们哪还有脸在村里住下去。

  “这不是想到今日到了王大娘还我钱的日子了吗,正巧村长过来拿税钱,于是我们就一起过来了。”姜念看着吓得脸色发白的王大娘,“王大娘,你借我家银子时间也大半年了,是不是该还钱了?”

  王家人顿时松了口气,听姜念这话的意思,是还没有告诉村长。

  “我......”一心舍不得银子的王大娘还想否认,但被姜念直接打断了她的话,说道:“咱们说好的今日归还的,你别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哟。”

  “看着你家小虎子长得这么敦实,我可真是羡慕得紧。”姜念意有所指的看向王家胖乎乎的大孙子,“这些日我一直病着,家里也没肉吃,孩子都饿瘦了。”

  村长也瞧出王大娘似乎不想还钱了,心底有些生气,王大娘不还钱,他就收不了税,不能按时将税钱上交县衙,他就会因此受责罚。“王家的,欠人还钱天经地义,你赶紧的把钱还上。”

  王大爷出声了,“是该还,该还。”

  王大娘见丈夫这么说了,知道这钱是必须拿出来了,可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抠回来的钱又要拿出去,肉疼得不行,开始诉苦:“村长,不是我们不还,只是手里不宽松,能不能过些日子再还?”

  村长看着王家的大胖孙子,哼了一声,这么胖,一看就是大肥肉喂出来的,还说手里不宽松,“赶紧的还钱,要不然闹去了公堂也不好看。”

  姜念附和道:“是呀王大娘,你今日再不还钱,我就只能去公堂了,到时候村长可是要帮忙作证的。”

  姜念之所以没有在村长面前揭穿王大娘做的事,给王家留个脸面,是想到自己和豆芽两个人独自住在一处,旁边也没有人家,若是把王家得罪狠了,王家私下报复,自家也讨不了好。

  当然她也不是怕,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但凡王家人还不识相,就别怪她不客气。

  王大娘听出姜念的威胁之意,她也是要脸的人,所以想到小儿子,想到大孙子,只能暂时把钱还了,大不了等姜念病死之后再想办法拿回来。

  “姜娘子你看你说的,我怎么可能是那种不还钱的人?只是想着等我家小儿成了亲之后再把钱还上,哪晓得姜娘子你这么着急。”王大娘几句话说着像是姜念不该要账似的。

  王大爷瞪了眼自家老婆子,都怪她贪心,要不然也不会被追上门,“老婆子,你还不去拿。”

  “姜娘子你等着啊,我这就给你取钱去。”王大娘很快将银子拿了出来,一脸肉疼的递给姜念,“姜娘子,咱们两清了。”

  姜念接过银钱,点了点数目,确实是五两。

  能这么轻松拿出来,看来王家从原主那儿捞了不止这点银钱,不过多的姜念也不指望拿回来了,“数目是对的。”

  王大娘为了在村长面前讨个好,便道:“姜娘子,我可不是那种糊弄的人。”

  “嗯,我知道。”既然没有在外人面前撕破皮,姜念也没做得太过,“看在王大娘你以前帮忙做工的份上,利息我就不要了。”

  王大娘脸色变了变,还需要利息可真够不要脸的。

  村长附和道:“邻里邻居的,说利息就太生分了。”

  “是的村长,我也是这么想的。”姜念看着吃瘪的王大娘,嘴唇勾了勾,随后便与村长离开了。

  离开了王家后,姜念将税钱给了村长,然后道了声谢便朝家的方向走了。

  姜念沿着河湾往家的方向走去,远远的看见一群鸭子在河湾上嘎嘎的叫唤,热闹极了。

  清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鸭,因为靠近河流,基本上不需要精心饲养就能长大,生的鸭蛋可以用来做咸鸭蛋,也可以拿去卖了补贴家用。

  看着这些肥肥的鸭子,姜念便有些想吃烤鸭了,不过家里没养鸭子,因为原主嫌牲畜会弄脏家里,便没有养鸭子和鸡,平日想吃蛋了便去村里买几个。

  姜念抿了抿嘴唇,等过两日就去买一只肥鸭回来做烤鸭吃。

  此时已近酉时,天已下起了小雨,路面变得湿漉漉的。

  姜念加快了步伐朝家走去,快要到家时便听到小孩儿嚎啕大哭的声音,是豆芽在哭?

  姜念跑回家,就看到豆芽坐在院门口,哭得撕心裂肺,嘴巴还抽空碎碎念着,“坏人,坏人,我讨厌你......”

  姜念听着想笑,可又心疼极了,跑过去抱着豆芽,“豆芽别哭,我在这儿呢。”

  豆芽用力的退姜念,哭得更凶了,“你又不要我,我也不想要你这个娘,我不要你了......”

  “我没有不要你,我是要钱去了。”姜念把要回的银子递给豆芽看,“你看,我都把银子都要回来了,你别哭了,我明天给你买肉包子吃。”

  豆芽看着银子,打了个哭嗝儿,“要我手这么大的肉包子。”

  姜念:“好,给你买脸那么大的肉包子。”

  豆芽一听,哭得更凶了:“我的脸不大。”

  “是是是,不大,不大。”姜念哭笑不得,这么小的孩子还知道脸大不好看,“好了不哭了,再哭就变丑喽。”

  豆芽把张大的嘴巴慢慢阖上,眼泪汪汪的咬着嘴唇,打着哭嗝,“我不丑。”

  “是,你不丑。”姜念给豆芽擦着眼泪和鼻涕,“豆芽是娘心里最漂亮的小姑娘。”

第六章 我要我的小勺勺


姜念给豆芽儿洗了脸,又把散乱的头发重新绑了两个小揪揪,脏小孩儿瞬间变得干干净净的。

姜念看着豆芽,巴掌大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又黑又亮,因为才哭过,眼睛红彤彤的,像只小兔子似的,怪可爱的。

姜念轻轻摸了摸豆芽的脸蛋儿,白白嫩嫩的,手感真好,“饿了吗?”

豆芽嘟着樱桃小嘴,拍了拍肚子,“我的肚肚说它好饿好饿。”

“那你乖乖坐在板凳上,我去看看有什么吃的。”姜念起身朝灶房里走去,灶房里还是清晨王大娘离开时的样子,锅碗瓢盆到处乱放着,还没有整理。

姜念在灶房里翻找了一会儿,发现除了米罐里的一碗米以外,能吃的只有两个鸭蛋和一个萝卜,食材虽少,但勉强能凑两个菜。

姜念拿着米就要去做饭,结果一转身就发现豆芽担忧的望着自己,“怎么了?”

豆芽拧着眉毛,“娘你会做饭吗?”

“当然会了。”姜念不止会做饭,还会炒火锅底料。

做饭是乡下孩子从小时候就会的本领,而炒火锅底料是多亏了她那对离异的父母,他们就是一开始就街边卖串儿,后来开起了火锅城。虽然她不跟着父母过,但放假的时候还是会去他们的店铺里,闲着没事就学了一些秘方。

“娘,还是叫那个坏人来做饭吧。”豆芽还是很担心,在豆芽的心里,娘平日里除了哭便只会绣花,其他旁的什么都不会,所以她害怕娘做不出好吃的饭。

“那个坏人以后都不会来咱们家了。”姜念让豆芽一边儿去,“天黑之前想吃到饭,就不要挡着我。”

豆芽还是很担心,但想到娘第一次给自己做饭吃,心底还是有点期待的。

姜念蒸了米饭,又用凉白开调了蛋液,蒸了一碗蛋羹,另外再炒了个萝卜丝儿,都是比较清淡的菜,适合小朋友吃。

“来吃吧。”姜念扶着豆芽爬上椅子,等她坐好之后,把米饭递给她。

豆芽个子矮,半跪坐在椅子上,看着姜念做的饭菜,没有变成黑乎乎的,没有奇怪的味道,应该能吃吧?

姜念已经饿极了,拿起筷子便开动了,吃了两口之后发现豆芽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怎么?要我喂你?”

三岁半的小孩儿应该是要人喂的......吧?姜念不太确定的想。

豆芽摇摇头,她小时候就可以自己吃饭饭了,只是她平时都用的勺子,“我要我的小勺勺。”

小勺勺?

姜念将拿来吃蛋羹的勺子递给豆芽,“喏。”

“哎呀,不是这个。”豆芽不开心的噘着嘴巴,从椅子上爬下去,哒哒哒的跑到柜子旁,在最下层拿出了自己的小木勺,然后又哒哒哒的跑了回来,动作麻溜的爬椅子,上桌,吃饭。

“......”姜念拿勺子舀了一勺软嫩如脑的蛋羹给豆芽,“快吃。”

豆芽也是饿了,拿着勺子便大口大口的吃起了饭。

姜念又给豆芽夹了萝卜丝儿,“我做的饭菜好不好吃?”

豆芽小嘴巴不停的咀嚼着,还抽空捧了个场,“好次。”

姜念见小孩儿爱吃,满意的笑了笑,又给她舀了蛋羹,“多吃点。”

第七章 你又不喜欢我了


两人吃好了晚食,天色已彻底暗了下来,雨越下越大,寒风肆虐,吹得窗户**的响。

姜念将门窗关上,然后带着豆芽简单洗漱了一番便准备睡觉了。

这是娘第一次对她这么好,豆芽兴奋极了,脱了衣裳在床上蹦来蹦去。

姜念收拾好进屋,便看到豆芽脱了外衣来蹦跶,皱了皱眉,“豆芽,你怎么在脱了衣服来玩?干赶紧的进被子里,小心着凉。”

豆芽听着姜念的语气不好,觉得娘又变了,委屈巴巴的说:“你又不喜欢我了。”

姜念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豆芽心思会如此敏感,上前拉着豆芽软嫩的小手,将她按进被子里,轻声哄道:“我没有不喜欢你,只是天儿这么冷,你要是着凉了要喝药,你怕不怕?”

“我不要着凉。”豆芽乖乖的躺在被子里,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姜念:“娘不喜欢苦苦的药,我也不喜欢喝苦苦的药。”

“没人喜欢喝苦苦的药。”姜念轻轻摸了摸豆芽的脸蛋儿,轻声哄道:“乖了,快睡觉了。”

豆芽躺在被子里,看着温柔的娘亲,忍不住想:今天的娘真好,要是每天都这样就好了,还会给自己做饭饭吃。

娘做的饭饭真好吃,豆芽想着又忍不住舔了舔嘴巴,“娘,我们明天去吃大肉包子?”

“明日雨停了咱们就去。”姜念刚才在屋里转悠了一圈,发现需要添置许多东西,正好得了点银钱,明日便去买一些,“到时候给你买两个大肉包吃,看不开心?”

“开心。”豆芽开心的咧着嘴笑,“我要吃大肉包,还要吃肉肉。”

姜念应着:“嗯,买。”

豆芽很快就睡着了,睡着之后她的嘴角还微微上翘,看得出她今天很开心。

姜念给豆芽压了压被角,这么乖巧软萌的小孩儿,她真是越看越喜欢。

虽然未曾养育过孩子,但此刻的姜念却暗暗下定了决心,反正她已经来了这里,再也回不去了,那她就要好好的将这个孩子抚养长大。

手中虽有五两银子,但也不能指望这五两银子过一辈子,她还得想想法子多赚点银钱才是。

姜念摸了摸左手食指,看了看这处神秘空间,早知道会穿过来就多买一些粮食了,可里面只有种子和生活用品。

不过种子品种很多,菜种、花种、果树苗等,每样数量还挺多的。

这些种子都是她买回去打算种在山庄里的,开春时赏花,夏秋时节摘菜摘水果,冬天还可以摘大棚蔬菜,她的山庄里的菜不仅供给山庄里的客人吃,多余的产能还会供给游客和父母的店铺,所以买的菜种子都是大批量的购买,每一种基本上都有一麻袋,有些常吃的品种甚至有两麻袋。

姜念看着这些菜种,明日去县城看一看,如果有市场的话,她就种些菜去卖。

打定了主意,姜念心底也轻松了许多,听着窗外呼啸而过的冷风,渐渐地睡着了。

第八章 县城


一夜过后,风雨初歇。

姜念醒得早,辰时初便起了,推开窗棂,望着远处雾气朦胧的青山,听着林间清脆的鸟鸣,大大的伸了个懒腰,舒服极了。

活动了一下筋骨,她便去灶房里用剩下的米饭熬了一锅白粥,白粥清淡,适宜大病初愈的姜念吃。

等熬好了粥,姜念才回屋去叫豆芽起床,屋内隐隐有动静,她推开门便看到豆芽正在费力的穿着小袄,但人太小了,只是拉住了这一只袖子,就拉不住另一只袖子,累得她呼哧嘿哧的也没穿上。

姜念走了进去,抱过豆芽来,“我帮你穿。”

豆芽有点不自在,但还是乖乖让姜念给她穿了。

穿好衣裳姜念又给她穿了鞋袜,穿鞋子的时候发现豆芽的布鞋短了一截,前面都被脚指头戳破了,“鞋子都破了?”

原主虽一直生病,但因有一门手艺在,家里的日子也不算太难熬,不过因为要拿钱买药买粮,加之又被王大娘骗了一些,所以手里的闲钱也不多,所以在穿衣上也十分节俭。

豆芽下意识的缩了缩脚指头,娘让她要省着穿鞋,可她却把鞋子穿破了,娘肯定又要骂她了。

“咱们今日进城去看看能不能给你买一双新鞋。”姜念可不会绣花做鞋子,所以只能花钱去买。

豆芽眼睛亮晶晶的,“买好看的鞋子。”

“好,到时候你自己挑。”姜念给豆芽穿好了鞋子,便牵着她去用早食,用了早食后便锁上门出发了。

今日九月二十五,正好是县城逢五赶集之日,如今已进入农闲,去赶集的人挺多,村里便有人赶着牛车载客去县城,单程一文,十分便宜。

不过清河村离县城不远,走路半个时辰便到了,大家宁愿走路也不去花那个冤枉钱。

因刚下过雨,地面泥泞湿滑,走起来不易,姜念抱着豆芽可走不了太远,于是花了二文搭了牛车去县城。

牛车行了一刻钟便到了长阳县,县城里商贩叫卖声不断,十分热闹。

姜念径直带着豆芽去了包子铺,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让豆芽拿着慢慢吃。

买好了肉包子之后,姜念便去了粮铺买米,原主那个傻子听了忽悠,把租户送来的稻子全部便宜卖了,然后拿钱来买高价的白米,这一来一往的花了不少冤枉钱。

姜念牵着豆芽进了粮铺,粮铺掌柜很热情的招待了她,“这位夫人是要买粮?”

“是。”姜念松开豆芽的手,仔细的看着粮铺的细粮和粗粮,她打算粗粮细粮都买一点,到时候换着做来吃。

被松开手的豆芽捧着包子坐到了粮铺的门槛上,小口小口的啃着肉包子,乖巧得不得了。

不过小孩儿心性,坐一下又跑去看别的去了,她就趁着姜念不注意,屁股挪呀挪呀挪,慢慢的挪到了门槛外面,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快就被外面稀奇的玩意儿给吸引住了。

看一眼人家手里红彤彤的糖葫芦,豆芽咬一口肉包子。

看一眼人家手里香喷喷的烧饼,豆芽又咬一口肉包子。



点此继续阅读《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