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一寸离肠千万结 类型:古代言情 作者:苍云 角色:宋慈上官夜泓 小说《一寸离肠千万结》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古代言情文,这本小说的作者是“苍云”。文章精彩片段如下:  王守成一愣,再次看了一眼图纸,斩钉截铁道:“当然,这就是边境布防图。”  老太太轻笑道:“王大人刚才说,边境布防图唯有二人看过,王大人是从何判断该图就是边境布放图呢?”  王守成微微皱眉,堂下忠臣的眼也纷纷定在了王守成的身上。  他道:“微臣登过靖康王爷府,由王爷首肯过的。”  “可否让靖康王爷,再来识上一识!”  “自然是可以的,只是靖康王爷年迈,来这大殿之上,该是……”  “靖康王爷,老朽已经请来了,此刻人就在门外候着,王大人……陛下看呢?”  众臣等着头顶之上九五之尊发话。  王守成的面色也暗了又暗,心中也有几分怯懦……

评论专区

魔物牛头人:07.01 牛头人种田文,或者称之种田文,种族牛头人什么的都是虚的。无脑碾压,轻松畅快阅读,只是需偶尔无视一些情节上的跳跃即可。 大恶魔:单机一百年要出山,结果烂尾了。这种太监方式是最恶心的,尤其是前面让你觉得很惊艳的时候。 从笑星走向巨星:貌似和那什么带绿帽子的演小沈阳小品的大纲差不多、、貌似没有绿帽子?、、、总之没有期待感啊、、 一寸离肠千万结

《一寸离肠千万结》精彩片段

第四章


  王守成一愣,再次看了一眼图纸,斩钉截铁道:“当然,这就是边境布防图。”
  老太太轻笑道:“王大人刚才说,边境布防图唯有二人看过,王大人是从何判断该图就是边境布放图呢?”
  王守成微微皱眉,堂下忠臣的眼也纷纷定在了王守成的身上。
  他道:“微臣登过靖康王爷府,由王爷首肯过的。”
  “可否让靖康王爷,再来识上一识!”
  “自然是可以的,只是靖康王爷年迈,来这大殿之上,该是……”
  “靖康王爷,老朽已经请来了,此刻人就在门外候着,王大人……陛下看呢?”
  众臣等着头顶之上九五之尊发话。
  王守成的面色也暗了又暗,心中也有几分怯懦。
  毕竟他早前登王爷门楣,寻得靖康王爷时,王爷只看了一眼这图纸就断定说是边境布防图。
  其中,多少有不耐烦之意,要真是老眼昏花了没看清楚,他还真不好多说了。
  但王守成又看了一眼身侧其他的证物,心下又稳了稳。
  这张图多少带有了疏忽意味,但那些东西可都是铁证如山的东西了。
  殿堂上上官夜泓掀起了嘴皮子,冷淡的人眼下也是一丝的不耐。
  “皇叔既然到了场,必然是要请上来的,去宣吧。”
  内官匆匆去请。
  不一会儿,靖康王爷便来了这大殿上。
  人以为,这王爷该是被人抬上来的、亦或是被搀扶着上来,但绝不该是他自己神清气爽的踏步而来……
  且看靖康王爷脸上容光焕发,哪里有一丝病恹的模样。
  “臣,参见陛下。”一声浑厚低沉的嗓音,带着十足的精气。
  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守成心头更是一惊。
  上官夜泓清冷眉目中也多了两分的疑惑……
  “皇叔,这精神似是不错,日前侄儿曾去府上探望,险以为皇叔命不久矣,也不知是寻了哪位郎中,竟有这番奇迹圣手。”
  靖康王爷叹息一声,曲躬道:“陛下,臣罪该万死!”
  “皇叔何意。”
  “臣……欺瞒了陛下,欺瞒了朝中众臣,更是欺瞒了王大人,对不起宋皇后,对不起宋家……臣一直不曾病,只因臣玩性未泯,但朝纲之中定了京城王爷不得离京,臣为了能够去一品江南香色,特找了一与臣模样九分相似的人假扮自己,为了不被发现,臣让他日常装病接客,却不料会犯下如此大错……陛下,臣有罪。”
  一言落。
  众人明白了。
  些许质疑的目光则送到了王守成的面前。
  “这是连正主都没有找到,就给人定罪了。”
  “宋氏满门忠将,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重申此案,将王守成的乌纱帽也给审下来。”
  听着耳畔的细微议论,宋老太太的面色不曾有过任何变动,只看着、只听着、只等着宋慈翻案的时候。
  王守成的脸上火辣的疼,面前无数目光就像是落在他脸上的巴掌。
  为官多年,倒是没想到一世英名被这好玩的靖康王爷给戏弄了。
  他抿唇,道:“王爷,且不论您罪况了,且先看看这边境布防图,是不是真的。”
  王守成将图纸送到了靖康王爷的面前。
  靖康王爷却是沉默了。

第五章


  上官夜泓看着台下情景,从未有过这么一刻想知道这张图纸到底是真是假。
  宋慈那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就算不叛国,身上的罪状也该要她一命的。
  只是,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到底在期待什么。
  他唇畔蠕动,朝着大堂道:“皇叔事由特殊,王爷不能离京此规当初先帝是为保京城安定,但如今政局和形势与当年已有不同,此状从轻处理,皇叔不必忧虑,此刻先审理宋慈叛国一案。”
  靖康王爷颔首躬身感谢。
  起身仔细看起了那图纸。
  良久,他长叹了一声。
  所有人聚精会神在他身上。
  听得王爷一句:“这份图纸,是真的。”
  一声落地,人群之中多有哀叹。
  王守成得意之色又浮上了脸面。
  上官夜泓心下那一根弦又松了下去。
  但靖康王爷却又道:“只是这张图是三年前的布防,如今的布防早就已经改动过了,所以这张图……微臣想问王大人,这张图是从何而来,谁交由给你。”
  王守成还没开口。
  跪在地上的宋瑶儿却出了声。
  “这张图,是由女真部落首领单于给到王大人的,单于说,他给了慈姐姐无数金银财宝,慈姐姐就将这张图给了他,也是根据这张图,单于直导边境,将宋家八百女将堵上了绝路。”
  她说着话时,带着笑。
  宋瑶儿看向了宋老太太,一字一句:“老太太,亏得您来这一趟了,但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宋老太太凝神,没出言。
  宋瑶儿继续道:“慈姐姐被砍头的时候,我就在她的身边,她让我不要反抗,不要为她翻案,也不要去争辩,她说……没必要。
  起初我不懂,我不懂她为什么满身的冤屈都不给自己正清白,后来我进了军机处的监牢,我就明白了。
  因为这群唯利是图的文人,只会在朝堂上、判堂上,拿着他们所谓的证据,强行的将他们都摁在他们想要陷害人的头上。
  宋家武将,保卫国家百年,宋家商铺为丰盈国库,女子世代经商,如今一看,他们却以为宋家人竟然能够被一笔蝇头小利而收买。
  是这一国之母的位置不够高贵,还是宋家商贾赚不到这么多的银子?他们只看到了金银珠宝换地图,却没有看到这张地图是旧图,也没有看到这批金银珠宝最后去了何处!”
  宋老太太抿唇,身形微微一颤,听得宋瑶儿的一番话里,道进了苦涩。
  孩子,受苦了。
  周遭人听闻,议论声又一次起了。
  “金银珠宝……日前国库多了宋家捐赠的一笔巨款,难道……”
  “宋皇后是用一张旧图纸,换取了国库充盈?”
  “这案子……审理的太草率了……”
  王守成暗了暗面色,又一次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质疑对象。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宋瑶儿和宋老太太:“有一事我本不想说,是想保全宋家颜面,为宋家名将留一名声,但事已至此,宋老太太,微臣只能得罪了。”
  王守成正了正面,对着大堂所有人道:“宋慈,虽贵为一国之母,但其身世、其德行、其困苦,众人未见罢了,她若是受宠、受爱戴、受庇护,当然不会通敌叛国,但事实上,我们这位大周皇后,早已名存实亡!只差陛下一个冷宫宣告了!”

第六章


  宋慈不受宠,是总所周知。
  她不受皇家的宠。
  她不受妃嫔的敬。
  她不受内官宫女的礼。
  她身为皇后,但吃糠咽菜,在后宫从未有过一日欢快的日子。
  上官夜泓面色暗淡了下去。
  那一根松弛的弦,在王守成这一句之后,又一次紧绷了起来。
  宋慈不受宠!对。
  但宋慈吃糠咽菜……怎么可能!
  那可是大周皇后,可是宋家最宝贝的女儿。
  王守成掀起了衣衫下的襦摆,双膝跪在了地上。
  “陛下,本该是后宫之事,但今日有人质疑臣办案不周,微臣只能据理力争,求一个公平公正了。”
  上官夜泓的手心微微捏紧。
  冷淡的人,此刻眼神之中暗流涌动。
  “皇后凄苦,朕竟是不知,王大人但说无妨,可若有假,呵……”
  这警告意味明显。
  王守成微微一个皱眉,倒是不解帝王不知是何意。
  随即反应过来,上官夜泓作为帝王若是苛待皇后的名声传出来,必然是不好的,
  如此一句话,倒是直接推托了干净。
  果然千古一帝,话里话外都不会让自己沾染上任何的污点。
  这一刻,他竟是觉得宋慈可怜。
  可怜她嫁进了帝王家,可怜她成了这一国皇后。
  也可怜她走上了这通敌叛国的路。
  王守成得了上官夜泓允诺,转了身,将证物台上宋皇后于宫中的用度明细,一一展露了开。
  且掷地有声,声声道了出来。
  “明佳二年,冬日大寒,后宫各嫔妃宫中皆奉用上好的金丝碳,保内宫温暖,各宫按照妃嫔等级送去不同品类被褥,份量只多不少,按需供用,偏生宋皇后的平和殿内禁用碳火,陈棉旧褥都不曾送去一床,平和殿内婢女那个冬天就冻死了二人。”
  此言一落。
  众臣哗然。
  宋瑶儿冷冷一笑,眼中的泪花儿,已然不止的在流。
  那冻死的二人其中之一,就有她的亲妹妹。
  她得知妹妹去世消息时,是那样不可置信……她怎么敢想,堂堂皇后身边的婢女,竟然会因为没有碳火和被褥,活活的冻死在宫内。
  宋老太太,此刻心头亦然是震惊。
  因为那个冬日,宋慈曾派人回家寻银两疏通关系。
  儿媳心疼女儿,攒了千两要送去。
  但被宋老太太给拦住了。
  只因宋老太太一生忠烈,最最看不得这种金钱交易。
  她不成想……真的不成想,自己最疼爱的孙女,冰冷的冬日里,竟然连一颗碳火都没有!
  堂堂一国之母,竟然连取暖用的物件都没有!
  上官夜泓的眼,霎时凝了起来。
  是不解,是困惑,是不信……
  但耳边王守成的声音,还在继续!
  “明佳三年,春日虫灾,平和殿内人员缺失,虫灾第一个侵袭了平和殿内,宋皇后自制香薰之法,驱赶了虫灾,后宫内盛行,由此令香薰中相关艾草成分紧张,为保后宫平和,除平和殿内,各宫艾草香薰皆齐全,平和殿受虫灾烦扰,宋皇后病重,御医被禁进平和殿。”
  好笑不好笑。
  宋慈作为香薰驱虫的发现者,最后却因虫灾而病重。
  艾草是多稀罕的物件啊!
  荒野地上,随随便便都可以割上一摞。
  可就是这番玩意儿……一国之母竟然用不上!
  连艾草都用不上,何谈宋慈还能用上御医了呢!
  这御医可不比艾草精贵多了!当然得被禁用了。

第七章


  朝堂之下,众人听着,内心都起了愤慨之心。
  这可是一国之母。
  是以什么过错……竟然让这一国之母受如此大的委屈!
  “不该啊,真不该啊!”
  “且不说我等官户人家也要分一半家产与发妻,就是屠户家的妻女,也不至于这番遭人作践。”
  “陛下若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上官夜泓听着那纷纷碎语。
  还听着堂下王守成的絮絮叨叨。
  除去以上两件事之外,宋慈的平和殿就若冷宫一般。
  没有碳火。
  没有被褥。
  没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便是吃食,都是紧着来的,甚至于逼得她在宫中种地才能裹腹。
  她……怎会是如此境地!
  龙椅之上,上官夜泓心下震动。
  朝堂之下,百官骇然。
  宋老太太红了眼眶,眼中的晶莹闪着光。
  王守成道完了这些,轻叹了一声。
  “是以,宋慈如此境地,她心中怎么能平,走上歧路也有了她的正当理由,金银珠宝当然可以收买一个处在绝境之中的人!”
  王守成一番话,给了宋慈叛国的动机。
  也让她的罪名更有了说服力。
  可宋老太太依旧身正直立着。
  “王大人所言,令老朽十分的羞愧,作为宋家主母,老朽竟然是不知道自家的心头宝在后宫受了这些委屈……但王大人,你一番言语是给了宋慈叛国的理由,但你却算错了一件事。”
  王守成凝神:“嗯?”
  老太太掷地有声道:“你算错了我宋家儿女的坚韧,算错了我宋家儿女不怕苦不怕累的军魂,宋慈十三岁就跟着父亲上了战场,寒冬腊月,她扑在雪地里纹丝不动只为窥敌情,大雪在她身上压了十寸厚,她一双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六月酷暑,她和一群将领顶着数十公斤的盔甲在沙漠徒步,不坐骆驼战马,省了水也要先喂给更需要的战士,老朽倒是要问一句后宫的苦,能比得上行军的苦?
  后宫的苦,能比得上血流成河、血肉厮杀的痛?
  王大人没去过战场,但靖康王爷该是戎马一生,不然在场各位问问靖康王爷,是战场上苦,还是后宫苦!”
  咚!
  老太太提起手杖往地上狠狠一跺的声音,随即便震慑了整个朝堂。
  王守成的心瞬时提了起来。
  上官夜泓的手,也攥紧了起来。
  不动声色的人,也有了少见的情绪荡漾在了俊俏面容上。
  靖康王爷叹息、惋惜、伤心。
  宋家一派忠门,落得如此境地……真寒心了。
  他看向了两条金龙铺垫而成的登云路上,上官夜泓高处而坐。
  他的这位侄儿,手段毒辣,无情心狠,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
  可对宋慈这幢案,怎么就如此草率了呢。
  他鞠躬道:“陛下,臣可以性命担保,宋家满门忠烈,绝不可能出任何通敌叛徒!还请陛下给宋慈正名,给宋家正名,还宋慈一个清白,让她安心入土,让她的灵位完完整整的入驻宋家祠堂。”
  随之,王守成背后的文武百官,皆以靖康王爷为首,纷纷匍匐。
  也道出了这一句:“宋慈一案,罪证不公,还请陛下为宋慈正名,还一国之母清白。”
  这一言。
  让老太太充斥在她眼中的泪,瞬时落了出来。
  是因宋慈值得百官跪地,她宋家更值得身正清白!
  那是她宋家的百年基业所铸就的铁骨军魂!

第八章


  上官夜泓看着面前百官,薄唇紧抿,面上泛着青白。
  淡漠神色之中,喉间是堵的出不来声。
  一颗心,绷得紧紧的。
  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了他的心口上。
  竟是喘不过气息。
  在他眼中,宋慈是那样一个毒妇……残害嫔妃、千方争宠。
  王守成定罪宋慈时,这帮人高喝吾皇万岁、吾皇英明。
  可现在,宋老太太想要翻案,这帮人又逼着他为宋慈正名。
  “王处长,你看呢?”
  上官夜泓看向了底下的王守成。
  王守成已然从这一沉闷的质疑里,听到了丝丝的愠怒。
  王守成抿唇低头:“陛下,臣以为……不可。”
  上官夜泓眯了眯眼:“嗯,但现在百官都觉得宋慈无罪,王处长觉得朕该怎么办。”
  “陛下,且等等,等臣将宋慈的所有罪状一一名列了之后,再做定夺。”
  “好,朕等着。”
  宋老太太看着面前的一切,心下又是一冷。
  那明黄高位上的人呐。
  宋慈心尖尖上的人。
  还记得当初宋慈出嫁时,宋老太太为她梳妆。
  她说:“慈儿,那后宫深似海,此去恐是难回家了,真当不考虑考虑?只要你说不愿,老太太便是用这一条命给你挡去赐婚。”
  宋慈是怎么说的。
  她脸上洋溢着幸福,让宋老太太宽心。
  “奶奶,我喜欢这个人,和他的身份无关,即便他今日是乞丐,我也喜欢,后宫难,他说会给我一个庇护,他说过此生只有我一人,我信他,奶奶,我会幸福的,真的。”
  她的信誓旦旦,在如今看来,多荒谬。
  这位帝王取皇后不满一年,便招纳了新妃。
  不足三年的时间,后宫便有三千佳丽。
  几次征战,宋慈作为一国皇后几次出征。
  大胜归来不曾有任何嘉奖,反而得到的是冷宫妃嫔般的待遇。
  这就是宋慈拿性命豁出去爱的男人。
  这就是宋慈无怨无悔嫁的男人。
  王守成这一回,没有和宋老太太墨迹。
  而是一次性将宋慈在战场上、在后宫的所有行径都道了出来。
  后宫中。
  宋慈杀害丽妃、莞贵人,只为争宠。
  宋慈嫉恨贵妃阿媛,特下药让其流产。
  宋慈厌弃太后维护贵妃阿媛,当众对太后进行呵斥,气的太后病重。
  战场上。
  边境布防图暂且不做多的追究。
  宋慈擅自更改行军计划,带着八百女将前往通幽山谷,被敌军生擒活捉,大损大周军气势。
  而后宋慈入敌营将大周军的情报给了单于。
  此次若不是帝王亲征,恐怕边疆要被单于悉数吞尽,大周国土又少了一片山河。
  宋瑶儿在堂下。
  已然绷不住了泪。
  拿着头拼命朝着地板撞去。
  清脆的声,带着她的嘶吼。
  “慈姐姐何曾擅改过行军计划啊,她和将领商议,以八百女将引诱敌方至通幽山谷,后续援兵在山顶投石、以火铳压制敌军,可八百女将到达目的地,援军却不在,女将殊死搏斗,赶到城门下,大门不开,众人死死抵挡,不成,这才身败!”
  “在姐妹们心咒援军、痛恨后方时,是慈姐姐安抚了众人,她说她信陛下,到死的那一刻,她都信着你……可你给了她什么。
  莫须有的罪名,无尽的侮辱!”
  说罢,她仰天一阵长笑。
  王守成喝声制止。
  但宋瑶儿则是狠狠瞪了一眼王守成,随即一头猛地朝他冲撞了过去。
  王守成见状,伺机躲开。
  便是那一躲。
  宋瑶儿的头直直的撞在了金龙攀附的顶天柱子上。
  血溅当场!

第九章


  宋瑶儿奄奄一息。
  濒死的模样,让现场的众人一愣。
  宋老太太蹒跚着脚步,不顾脚底的疼痛,要去抱宋瑶儿。
  “孩子,你何苦……”
  “老太太,我不苦……苦的是慈姐姐,她将性命、信仰都寄托在了这个男人的身上,但他做了什么,真的,老太太没这个必要纠缠了,就让慈姐姐背负这毒妇之名吧,就让这个男人满意了吧,百官的眼中是净的,天下百姓也是心明的……呃……”
  宋瑶儿的血从喉头迸出。
  染了宋老太太满手。
  王守成心下也是以动,竟也说不出话来了。
  上官夜泓眯着眼,眉间的褶皱不知彰显着什么。
  宋老太太满眼通红。
  心中的疼痛,无以复加。
  她原以为还能带宋瑶儿回去的。
  这是宋家女将之中唯一剩下的女将了。
  宋家男丁全部殁了,如今宋家女儿……也全没了……
  没了。
  什么都没了。
  人都没了,还拿着这一灵位牌坊又何用。
  “哈哈哈哈哈……”
  宋老太太也笑了出声。
  她脱下了先帝御赐的诰命衣装,披在了宋瑶儿的身上。
  老太太穿着内里的白衫,其中还留有滚钉板时喷涌而出的血印子。
  那血色,早就布满了她周身。
  对比着她脸面上的苍白,身上的血迹那样鲜红刺眼。
  她直立了身躯,对着朝堂上的陛下鞠躬弯腰,道:“王大人所言,老朽无从辩驳,但也想问上一句,陛下,信她吗?”
  信宋慈吗?
  信这一国之母吗?
  信那花前月下备受了他爱意渲染的女子吗?
  上官夜泓信不信宋慈,对宋老太太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
  因为宋老太太手上有足够的证据去推倒王守成口中所言的一切。
  诸如丽妃身死,是因淫乱。
  又例如莞贵人被板子活活打死,涉及了后宫一桩密事。
  贵妃流产,那也是小人的陷害。
  但这一切,老太太却不想在这朝堂上说出来。
  因为宋慈觉得没必要。
  因为宋慈更看重的是上官夜泓信不信她!她更看重上官夜泓心中是否有她!
  上官夜泓紧绷了脊背。
  八岁登基之日起,他日夜与这龙椅相伴。
  从未有一刻觉得这番如坐针毡。
  他信宋慈吗?
  笑话。
  一个毒妇,有什么值得信的!
  只见帝王嘴角的讥讽,宋老太太便是领悟了这九五之尊的意思。
  她深吸了一口气。
  便将手上宋慈的牌位扔在了地上。
  那简陋的木制灵牌,顷刻间碎成了两半。
  “为死去的人筑灵位造灵牌,是盼着死者亡魂在死后也有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得后人香火供奉,老朽原是想为宋慈讨一个公道讨一个清白,但如今倒是觉得没这个必要了。
  她说过她爱江河、爱山川,爱草原,爱策马奔腾,她不该被禁锢在一个地方,她该去更远的人间,离了这世俗尘硝。
  老朽今日上朝来,耽误各位大人了,也令帝王忧心了,靖康王爷,劳烦了你来跑这一趟,是以老朽有失众望了。
  老朽这就离去。”
  老人家跪在地上,用力将宋瑶儿背负在肩头。
  几个大人见此,想去帮忙,倒是没有一个比得过靖康王爷手快。
  王爷一个托举,想将宋瑶儿的尸体自己承受,但老太太不放手。
  靖康王爷只好帮老太太稳住宋瑶儿的身躯。
  众目睽睽之下。
  老太太驮着宋瑶儿,一步步离开了大殿。
  临走时,还不忘道:“老朽今日亏欠众人,等归家时,必偿还!”

第十章


  宋老太太这一场闹剧落幕了。
  百官心中各有各自的想法。
  酸楚的、难过的……
  或许还有不解老太太临走最后那一句“偿还”是何意义。
  上官夜泓虚软了脊背,竟是一分的颓败。
  什么东西似是从心中抽走了。
  一双眼紧紧盯着地上已经断裂了的牌位。
  皇后过世,该是入皇陵的。
  但宋慈罪责过多,入皇陵之事,皇陵管事根本没往这方面去想。
  靖康王爷将牌匾捡起,放在了怀里。
  他讥诮一笑:“这东西,既然没人要了,那边由本王带回去吧,这孩子当初与本王赛过马,当时本王还不知她的身份,只当时无名小辈儿,遂和她打赌,若是能赢过对方势必要喊对方一声祖宗,这孩子年纪虽小,但马术了得,赢了我一步……她当玩笑一样没将这个赌约放在心上,可本王却记了这么多年……这一声祖宗到不想今日应验了,本王今日就将这‘祖宗’牌位安置在草原上,让她日后随心所欲可策马奔腾,也算是还了她一个愿望……”
  帝后大婚时。
  靖康王爷曾问她:“小丫头,你这日后入宫了,可是没机会骑马了的。”
  她说:“我不骑马,我得守着我夫君,对了,我还得守着他的天下,且看吧,我必定要成为这千古一后,为他驻守这个国!”
  那笑容爽朗,轻快。
  饶是在后宫没吃没喝的日子,她也乐在其中。
  只因为她心中有一个他!
  有她的信仰!
  ……
  朝堂散去。
  内官拿着水桶早已将地上的血迹洗净。
  上官夜泓屏退了婢女内官。
  一个人坐在大殿之上。
  静谧。
  孤寂。
  些许画面却是从脑海之中窜了出来。
  “上官夜泓,这是我自己种的菜,你尝尝,味道可好了。”
  “上官夜泓,你怎么又去贵妃那儿了,不说好了十五得到平和殿找我玩的呢?”
  “陛下,我没有伤害贵妃,我怎么可能会伤害你心爱之人呢。”
  “陛下,臣妾愿亲征塞外,为陛下保国土平安。”
  “陛下,援军为何迟迟未到……”
  “上官夜泓,你当真不信我!”
  “好,我懂了!”
  “终究是宋慈自作多情了……”
  “呵……”
  她明媚的容颜,逐渐挂满了忧愁。
  “宋慈,你怎么变得如此模样。”
  “离朕远点,日后禁足平和殿,休要来找朕。”
  “从今日起,断了平和殿内的供奉。”
  “又装病,御医又不是给宋慈专用的,日后御医禁入平和殿内。”
  “滚开。”
  “你还想要援兵,叛徒。”
  “诛杀宋慈!”
  这些都是从他口中而出的狠戾言语。
  所以。
  到底为什么。
  他们之间变成了这样!
  “陛下!”
  “陛下,大事不好了!”
  殿外,内官急急忙忙跑了进来。
  上官夜泓眉间一皱:“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内官跪在地上,喘着大气,说话也结结巴巴的。
  上官夜泓深吸一口气:“说不清楚别说,滚出去。”
  内官却没走,平复了口舌,深吸了好几口气道:“陛下,宋家那个,宋家老太太,自缢了!”

第十一章


  宋老太太说了,若是不能给宋慈平反就交出自己的项上人头。
  她说到做到。
  便是给出了她这一条命。
  宋母陆婉儿收拾老太太遗体。
  在祠堂守了七日后,才将老太太的遗体出殡。
  同时出殡的还有宋慈的骨灰。
  出殡那日。
  百官来祭。
  王守成也来了。
  王守成跪在老太太和宋慈的棺木之前,磕头悼念。
  宋家二媳妇脾气是个暴躁的,扬言要将王守成赶出去。
  但大儿媳,也是宋慈的母亲陆婉儿却是识大礼的。
  非但允了王守成祭拜,还让王守成与其随从侧守完成这出殡的仪式。
  白布挂满了整个宋府。
  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
  有无数名流商贾。
  有无数街头商贩。
  便是这左邻右坊,卖菜的、屠夫家的、狱卒的连襟……都来了。
  王守成心中颇多感慨:“这老太太荣誉一生,是该有如此殊荣,该啊。”
  他一直信奉“真”,以“证据”言案。
  但宋慈这一案,却让他迷糊了。
  看着往来宾客,无一不泪流满面,叙述着曾经和老太太之间的情分。
  老太太不该是妄断之人,在处理宋慈这件事上也不该如此轻率的。
  所以,到底是他错了吗?
  王守成开始自省。
  内心困苦不安。
  ……
  上官夜泓痴痴看着三年未曾进的平和殿。
  门前挂着挂着一封牌匾。
  上面写着:上官夜泓和狗不能进。
  他嗤笑,竟是丝毫怒意也没有。
  脚步准备踏进去时,又犹豫了。
  近来,宋慈的模样总是徘徊在他脑海之中。
  连上早朝也没了精神。
  宋慈,是他的梦魇。
  他该戒掉她的。
  过去几年,他不戒得很好呢。
  如今事实已经定局。
  宋慈死了。
  再想她做什么呢。
  ……
  元宵。
  京城登月楼欢聚。
  每每这个时节,帝王都会携妃嫔出宫,畅享灯谜,与民同乐。
  今年也没有例外。
  灯楼安排的比往年倒是要更隆重些。
  只因贵妃阿媛元宵节生辰,内官为讨贵妃欢心,灯展的数量较往年多了一倍不止。
  帝王坐在龙撵之上,望着外面的五彩斑斓的灯,心……始终有些苍芜。
  阿媛在其身侧,拉了拉他的衣角,柔声肆意道:“陛下,似乎有心事?”
  上官夜泓似是没有听见,双眼也没有朝着阿媛落上一眼。
  阿媛被冷落,咬了咬牙,但见百姓游走身侧,也只能微笑应对。
  宋慈死之前,上官夜泓就鲜少去找她。
  宋慈死之后,上官夜泓干脆就不去贵妃殿中了。
  皇后之位空闲多日,宫内外都说她会成为这新一任皇后。
  但都这么久了,上官夜泓也没有要封赐她的意思。
  阿媛也不知道上官夜泓心里究竟想着些什么了。
  骤然,轿撵一阵晃动。
  阿媛惊呼。
  等轿子稳当了。
  阿媛才看到了轿子前面跪着一双孩童。
  两个孩童身上脏污,手上分别捧着一个破碗。
  “陛下,是无知孩童乞讨。”
  阿媛随即便拔了头上的钗子,递给了轿外的侍女:“给孩子吧,回头安排下,找个私塾上学。”
  婢女照做了。
  但那一双孩童却是将婢女拿来的金钗给扔到了地上。
  接着,孩童高喝道:“我叫南欢,身边的是我弟弟南实,我们姐弟二人拦天子轿撵,是有一桩冤案!”
  上官夜泓眉目汇聚在了两个乞丐孩子身上。
  阿媛最知察言观色。
  立即就明白了上官夜泓的意思。
  便是主动出声问道:“是何冤案。”
  两孩童直言:“为宋慈宋大将军通敌叛国之案!”
  上官夜泓脸色一黑。
  阿媛心头也是一惊。
  南欢则是继续高喝:“我有证据,足可以证明宋慈姐姐是天下最好最善良的人!”
  阿媛观察着周遭民众,也观察着上官夜泓面部,随即道:“宋老太太都不曾有证据,你一小儿能有什么证据可言?”
  南欢挺直了脊背,道:“我没有物证,但是我有人证。”
  南欢瞧了一眼旁边的弟弟。
  南实立即领悟,三岁的孩童,声音稚嫩软绵:“我就是人证,别人欺负我的时候,宋慈姐姐给我买过棉花糖,她是最好的人。”
  南实的话,逗笑了阿媛,也逗笑了抬轿撵的一众婢女侍卫。
  南欢咬了咬牙,朝着身后喊了一声:“你们还不赶紧出来,怕什么怕!”
  于是在暗处又索索瑟瑟出来了几个小乞丐。
  小乞丐们咬了咬牙,心里念叨了一句“死就死了”!
  而后便是大声喊道:“我是证人,我可以证明宋慈姐姐是好人,绝不会做出任何对子民不利之事!”
  有了这一突破口。
  其他小乞丐也喊了出来。
  纷纷只是那一句毫无分量的话。
  “我是证人,我能证明宋慈姐姐是好人!”
  口说无凭在这几个小乞丐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阿媛并没有将这几个乞丐当回事。
  上官夜泓亦然。
  随即就差了侍卫将几个小乞丐驱离。
  但侍卫还没有开始动手,人群之中,却是一卖灯的小贩跪在了地上。
  他说:“我也是证人,我能证明宋慈大将军是好人。”
  接着是在河岸边买零嘴的小姑娘。
  小姑娘跪在地上,还是那一句:“我是证人,我能证明宋慈将军是好人。”
  然后是写字的书生、卖花的婆婆、穿着私塾学院衣装的学生们……
  从几个人,到十几个人。
  又从十几个人,到几十个人。
  最后发展成为了一条街。
  这一条街面上,所有人都跪下了。
  所有人口中都只有那一句:“我是证人,我能证明宋慈将军是好人!”
  多苍白无力的一句话。
  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
  阿媛咬了牙,看向一旁的上官夜泓,他竟是眼眶红了。

点此继续阅读《一寸离肠千万结》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