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第001章 画魂师
邯城,地处冀省最南,因为是龙国三千年来唯一一个没有改换过名字的城市,又有成语之都作点缀的文化底蕴加持,最后再辅以所辖地区钟灵毓秀,美女迭出,时日一久,自然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随着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们大肆消费,终于让这座在帝国发展史上沉寂了几十年之久的老城,重焕生机,逐渐恢复了身为古都应有的繁华。
不过,这繁华跟李伍没什么关系,自从半个月前大学毕业,爷爷离世后,他就靠着爷爷生前老友的关系,接了爷爷李柒在邯城东郊火葬场做专职入殓师的工作。
入殓师么,简而言之就是给死人化妆。
没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主要就是胆大命硬。
属于那种事少钱多工作的典范。
要不是爷爷生前好友的关照,李伍还真不一定能混到这样的铁饭碗。
而之所以选这么个冷门工作,倒不是他对死人有什么兴趣。
主要是他们家祖辈上传下来的本事,打他记事起,他爸妈就是靠着这手艺养家糊口的。
当然,这里的手艺,并不是那种只要胆子大,就能学会的普通入殓师给人收殓遗容的技术,是另有所指,而对自己的称呼,李伍也跟外面其他火葬场通用的入殓师不同。
他有自己的名头——
画魂师。
何为画魂?
主要就是画冥妆。
这活不像普通收敛师一样,只给逝者清理一下尸身,保持遗容整洁就算两全其美,画魂师的工作,是给死者画好与死因相对应的精致妆容。
所谓,生人有命,死者有魂。
医院给出的死亡证明,只是肉体的死,按照画魂师的规矩,人死后,还有魂魄要安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亡灵入土为安。
李柒还在世的时候,曾不止一次的提醒过李伍——
死人对自己的遗容极为看重。
所以,每一幅冥妆都要有所对应。
一旦稍有不慎,弄错了妆容所代表的意义,那就会沾上画魂师最怕的东西——
承负、因果。
虽说画魂师不属于佛道两派中的任何一门,但画冥妆这技术毕竟是从这两派脱身,所以自然也是沾染着大道之说——
李伍之所以是由爷爷抚养长大,就是因为他的双亲当初给苦主弄错了冥妆的顺序才在完工回家的路上遭到反噬,最终双双溺水而死。
李伍记得,当初就是父母双双亡故后,爷爷他才开始发了疯似的开始教他画冥妆。
每日一百幅冥妆雷打不动。
即便当初他年纪尚小,双手常常累到抬都抬不起来,也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甚至,稍有懈怠,还会被爷爷拳打脚踢一顿。
而最让李伍费解的是。
爷爷虽然教他画冥妆,却又从不准他给别人画。
这样疯狂画画的日子足足持续了整整四年,一直到他上了高三,学业加重后,才停止。
当然,不是他放弃了,而是老爷子的说,他已经可以出师了。
就在李伍以为自己可以在画冥师这一道大展拳脚时。
老爷子却又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
五年之内不得给人画冥妆。
为了更好的监督李伍,老爷子还花钱在邯城东郊的一处小巷买了间平房,又在邯城火葬场寻了个入殓师的工作,为的就是监督他,让他每日放学后,必须回到住处。
一来是美其名曰的跟他巩固画冥妆的技术。
二来么,就不言而喻了……
这样无聊的日子又持续了五年。
就在李伍坚持完五年之约,准备接自家爷爷给人画冥妆的班时。
忙碌了一辈子的李老爷子却趁着他回学校拿大学毕业证的功夫,吊死在了他那间平房卧室里。
老爷子临死时,手里脚下就两本书和一张纸。
一本是他老人家研究了一辈子的冥妆画谱。
另一本是李伍小时候就听过,却从没见过的《阴阳术》。
那张纸,也很奇怪。
巴掌大,已经泛了黄的宣纸上却用毛笔写的满满当当——
桃李花开日,
梧桐叶落时。
欲遂长生志,
寻龙自有时。
四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句子,耗了李伍足足半个月的时间也仍旧没有头绪。
百思不解的他,只能把这张纸收到柜子里,留待哪天缘分到了再行拆解。
安葬完李老爷子后,李伍也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老爷子留给他的那家专门做白事生意的门店。
平素里除了每天在殡仪馆,火葬场接单上下班外,剩下的时间,他基本都在研究爷爷留给他的那本压箱底的《阴阳术》。
日子虽然无趣,但对于李伍这种躺平人而言,偶尔上班就能拿高薪,无异是上上之选。
……
天色才暗。
在殡仪馆刚收殓完两具尸骨的李伍刚进自家铺子的正门,就被一个看起来有几分猥琐的老头挡住了去路。
等李伍靠近,老者极为自来熟的拍了拍他肩膀,蹙着眉头抱怨道:
“小李啊,平常你回来不都挺早的么,怎么今儿个这个点才回来?”
“韩叔。”
李伍笑着打了声招呼。
眼前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跟他一条巷子的棺材铺老板,人称老韩头的韩江韩老板。
因为这几年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提升,死人本来就少,再加上,国内目前推行火葬,人死之后,大多直接烧成一把灰装进了骨灰盒,压根就用不着棺材板,所以老韩头棺材铺的生意自然是越来越差。
眼瞅着再开下去就得要饭的韩江无奈之余,只能另寻生路。
脑袋活泛的他,还真就在邯城郊区发现了白事里的商机——
相较于城市这些年才新兴的红白喜事从简,墓地授权二十年还得大十好几万的套路。
农村居民在婚嫁丧葬的投入显然要比住在高楼大厦的人要隆重不少。
主要是,许多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弥留之际。
还是希望自己的那些孝子贤孙们能给自己准备上一个跟先祖差不多类似的棺材,好让自己风风光光的上路。
这样的情况下,老韩头往外推销自己的棺材,自然是十有八九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老韩头做了一辈子买卖,虽然书可能没读过几本,但实践出真知,年过六十的他,居然还无师自通的悟出了资源共享的商业秘笈——
刚跟李伍打完招呼。
老韩头便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
“小李啊,我在陈庄接了个白事儿,死者下葬前得收敛一下,有没有兴趣跟我跑一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