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

《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是网络作者“少司寇”创作的军事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崇祯帝朱慈烺,详情概述:闯军自然已经彻底丧胆,何况撤兵命令已下,也就没有了任何战意朱慈烺也因此得以继续扩大战果,杀了更多的闯军而就在他忘我地用骨朵纵马砸着溃退的闯军时,就见一女步军正头戴白巾朝自己侧边奔去,且一枪搠穿了正向她那里跑去的一披甲闯军颈部,而使得鲜血溅洒在了这女兵脸上,也溅洒进了眼里,使得这女兵不得不挤眼但就在这时,朱慈烺发现一颇大胆的闯军趁此机会,竟在那女骑对面持弓射箭欲射那女骑朱慈烺立即策马过去将这...

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 精彩章节试读


次日一早,朱慈烺便带着还留着宁武关的一批人正式离开了宁武关,北上阳方。

而到阳方暂歇后,朱慈烺就对范景文吩咐说:“拟一道诏旨,着随行文臣多抄几份,然后派锦衣卫沿途贴于各庄各村,就说孤此次西巡,是为收拢忠士乡勇,随孤节节抵抗贼寇,而期将来可重振山河,故告沿途士民有不愿从贼者,可携家随孤东撤,据关抗敌。”

“遵旨!”

朱慈烺知道汉人安土重迁者多,而且如今还留在北方的,肯定已经是比较大的地主缙绅,毕竟对于普通自耕农,肯定早已因为明末乱世,能逃的就都逃了,不是当了流民,就是成了匪寇。

但对于这些地主缙绅而言,让他们抛弃田地跟随朱慈烺撤走,他们自然不愿意,他们宁肯迎接新朝,做新朝臣民。

不过,朱慈烺还是决心试试,试着能策动一两个北方的地主缙绅随自己舍家弃业随自己东撤乃至将来南渡。

因为这些北方地主缙绅只要南下就可以成为他对抗南方士绅的根基,毕竟到时候他这个太子和这些北方地主缙绅就有一个共同点。

共同点就是都从北方而来,需要在南方立足。

接着,晌午饭后,朱慈烺又问李邦华:“按照孤的要求,随孤救宁远之马军赏三倍饷银,步军赏双份饷,受伤者每人额外加赏二十两银,战死者额外加赏五十两银,百姓阵亡中抚恤二十两银。这合计需要的银两支出算出来没有,随行所带银两是否足够?”

“因之前战前补足欠饷和发赏银发了不少,故还差一半!”

李邦华说道。

朱慈烺听后点了点头,且因此不得不暂时放弃继续发赏银的念头。

他本来是想取胜后也发赏银的,这样也能进一步激发军民对打胜仗的渴望。

毕竟这个时代的汉人还没有民族意识和国家存亡关系个人安危的觉悟,所以有时候直接的金银之赏对军心民心的收拢是很有作用的。

但朱慈烺不得不承认养兵打仗是真的花钱,哪怕他带了不少银子出来,也还是花得很快。

真可谓,经济基础决定一切。

“殿下!有自称是朔州州学生员的蒋桓求见。”

而就在朱慈烺为银子短缺以致于无法及时发放赏银与抚恤银的时候,大伴张国元这时来通禀了一生员求见的事。

朱慈烺想着眼下已无他事,只等眼前一场急雨停歇,便要继续启程去朔州,便道:“宣见吧。”

不多时,一叫蒋桓的生员就穿着一身半旧襕衫出现在了朱慈烺面前,且行了大礼参拜:“学生蒋桓见过殿下!”

“说吧,你见孤所谓何事?”

朱慈烺问道。

蒋桓回道:“臣欲举家投殿下,请殿下准允!”

朱慈烺听后点首,又道:“告诉孤缘由和你家的情况。”

“是!”

蒋桓应了一声,便道:“学生本是朔州籍贯人士,家族乃朔州大族,母族乃是神庙朝首辅文端公之族,但因访友又恰遇贼寇扣关,故滞留宁武关。不过学生也因此幸而得见殿下,尤其是在见到殿下亲祭忠烈之士,又以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言被殿下说出后,学生便已起了投殿下之心,也就在见到殿下广布告示,号召北方子弟随殿下节节抗敌后,便应诏来投!”

蒋桓说着就道:“学生已说服族人,愿献出全部家产与粮食助殿下成事,还请殿下成全!”

小说《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