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第一章 家族秘辛
我 一名三十几岁毫无建树的风水师 ,人送外号董小仙。倒未必我的道行有多高,主要是这点手艺是祖传的。
从爷爷开始也已三代。
下面我将从我家的历史开始聊起。
我们老董家成分比较纯正,从我爷爷往上几代都是贫农。除了清末出了一位秀才多少沾点书香门第。
据家族族谱上讲,我们不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清代是给国库铸钱的,这可是个天大的肥差,没有靠山咋能谋得这好活,但风险也是并存的,后因串通权贵私自铸钱被发现要被满门抄斩,有一个近侍太监因为其姐姐是我们祖上一个偏房院的小妾,长期也受董家上供钱财,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从小门溜出宫告知了我们。
这种天塌地陷灭门之祸,自然不能全家逃跑,家里的主要人物都没敢轻举妄动,唯有偏房远枝连夜带着细软,四处投奔,隐姓埋名。仅仅只字片言,除我们这一支,再不知其他人的去向。
我们后世也有人想找宗亲,但我们与其他晋冀鲁豫的董家论字排辈都轮不上,唯一的解释,可能我们原来不姓董。也许再能寻得宗亲,也得需要机缘。
随着开枝散叶,董家又开始了分散。最终我老爷爷带着俩兄弟来到了我们现在一直居住的村子。
这里曾经是个响马窝子,也就是土匪驻扎的村子,因为山东地势比较平坦,适合骑马抢劫,机动性强,辐射半径广,随抢随走。马脖子上都会挂有栾铃,走到哪都叮铃作响,所以称之为响马。
我们村子靠近京杭大运河,古代陆运赶不上漕运,东昌府和临清是途经的重要码头,自古便有小天津之称,很多人都是白天务农,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老农民。晚上身背枪刀,骑着马一走便是百十里,抢船砸富窑,山东本就民风彪悍,曾经最鼎盛的民国时期,山东境内保守估计有三四十万响马。
说到底还是民国那时候,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本来山东就是旱灾水灾的高发地,国家无力帮老百姓挺过难关,老百姓自然有胆大者铤而走险。俗话讲嘛穷山恶水出刁民。国家不管他们,他们就自己谋个出路,哪还有善恶之分。
老爷爷一开始和俩兄弟因为关内吃不饱活不下去了,后来在东北加入抗联,从一名农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无产阶级战士。来到山东后我老爷爷身染重病,一病不起,俩兄弟照顾他也就留下,正好山东也迎来了剿匪收编响马,他们便随当地武装部参加了剿匪任务。
盘踞在我们村的这一小股响马,本是刘黑七的手下,刘黑七因为作恶多端被剿灭,这几个零星便逃到此处苟延残喘。
带头的叫李二愣,长的人高马大格外彪悍,出了名的力气大。一次侦察得知他们要出门抢粮,领导定下了一个釜底抽薪的计划,等他们抢粮时,家中空虚,偷偷将其占领。我老爷爷因为是老兵有经验带着一队人在李二愣必经之路埋伏,设好绊马绳,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