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奉孝遗策:曹操坟前求军师

主角是郭嘉张仲景的古代言情《奉孝遗策:曹操坟前求军师》,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挽歌行人”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先生留步!”这一嗓子,堪比深夜惊雷,许褚什么人,那嗓门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尤其还是在这郊外的深夜之中原本这三更半夜的还在坟地旁边,刘章就有点哆嗦现在可好,先是有些窃窃私语的声音,紧接着许褚嗷的一嗓子,刘章瞬间脸都白了,差点被吓出个心肌梗塞来,别说他了,就连拴着铃铛的驴都吓跑了刘章更是不堪,驴子一撅腚,正哆嗦着的刘章直接被甩了个跟头,道冠都甩掉了,披头散发的趴在墓旁的地上,婉如一个从坟墓...

奉孝遗策:曹操坟前求军师 精彩章节试读


刘章点了点头,问道。

“哦,那你知道你这种打法需要钱粮几何?兵员的损失几何?攻下这些地方又需要派何人驻守?”

曹彰闻言神色茫然,半晌才道。

“钱粮军需自然该问荀令君,兵员损失自然该问随军主簿,驻守自然派遣将领……”

刘章看着脸色发红却倔强抵抗的曹彰,笑了笑继续问道。

“若是荀彧不在了又当如何?莫要忘了,人是会老的,荀彧今年已然四十有六,你这一番南征北讨,他还会有二十年给你?”

看着还有些不服气的曹彰,刘章继续道。

“为人主者,可以不精政事,可以不精军略,当然农耕、商贾、算学都可以不精,但至少需要能做到知人而善任,你且来说说,二十年之后,朝廷的丞相、三公、九卿都由谁来坐?各地州郡又当以何人治理?”

刘章扫了曹彰一眼,继续道。

“若为人主,则为战略最终的决定者,如何判断战略的优劣?又如何判断大政的利弊?”

说完刘章晃了晃脑袋,带着些许失望的眼神看着曹彰道。

“你这是什么都没想过,仅凭一腔热血罢了,需知国之大其虽忘战必危,但好战则必亡矣,这司马法你难道没有读过?武帝爷晚年之时尚且罪诏己过,那可是在文景二帝时期留下了丰厚的国力,如今大汉风雨飘摇,你考虑过这种四处征战的后果么!”

曹彰脸色彻底垮了下来,人生十九年,他一直在磨练武艺和统兵之能,对于刘章说的这些东西可以算是一窍不通,沉默了半晌,曹彰才开口问道。

“先生可以教我?”

刘章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摆了摆手道。

“你准备用几年来学?查人观色,经史典籍……”

“先生莫要再说了,那堆东西光听名字就头疼,我还是安心做个将军吧,只要让我在外建功立业就好了,去他的世子大位吧……”

刘章点了点头,看着曹彰道。

“对于你,我希望你能成为卫青那样的三军统帅,大汉自恒灵二帝之后,国家积弱民不聊生,大汉周围现在可是群狼环伺的局面,北方的鲜卑、匈奴、乌桓,西方的羌人,东南的山越,西南的蛮族……”

刘章说着起身拍了拍曹彰的肩膀,道。

“你那几位叔叔大爷可都是年过半百之人了,军中之事往后都要靠些外姓将领,你作为曹氏亲族,一旦放下异心,未来的大将军之位非你莫属!”

想了想,刘章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你要学好统领大军的本事才行……”

曹彰听罢,双手抱拳深施一礼郑重道。

“还请师父传受彰些真本事!”

刘章再次拍了拍曹彰,道。

“贫道之所有,你曹彰能学多少尽管拿去!”

曹彰闻言大喜,双膝跪地,连磕了三个响头,随后恍然道。

“哎呦,拜师礼后面是啥来的?师父要不您提醒一下?”

刘章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半晌才摆了摆手道。

“贫道这里没那么多规矩,随性便好,你且去休息吧,等下还要授课呢。”

“嘿嘿,多谢师父,徒儿告退了。”

曹彰挠了挠头,憨笑着躬身后退离开了。

而刘章目送着自己第一位徒弟离去的身影,忍不住嘴角抽动了几下,笑着自言自语道。

“也罢,这觉是没得再睡了,今天便再努力一点好了……”

油灯下,刘章披着亵衣伏案疾书……

熬了大夜的刘章早早的来到了亭中,从辰时愣是等到了未时才远远的看到姗姗来迟的曹彰。

小说《奉孝遗策:曹操坟前求军师》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