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我的父亲是嘉靖

军事历史《我的父亲是嘉靖》是大神“俺叫刘可乐”的代表作,朱栽圳李时珍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后勤部长:王国光情报部长:陆绎幕僚长:徐文长超级勤务兵:黄锦前敌总指挥副官:戚夫人朱栽圳手下这十位,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是名垂青史彪炳史册的人物这是一个堪称豪华的史诗级阵容这可能就是朱栽圳最大的金手指因为他通晓历史,知道应该用哪些人,所用之人摆在什么位置上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临出发前的晚上,嘉靖帝找到了朱栽圳嘉靖帝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圳儿,朕最后叮嘱你几句你的性命要紧,如果打不过倭寇,就回...

第25章 精彩章节试读


吏部文选司,管着天下文官考核、推荐。类似于后世的组织部,最高级别的那种!

文选司郎中,甚至有权力向皇帝推荐六部侍郎、尚书!

掌握着这项权力,天下哪个官员不得高看你一眼?

无须纳贿,光冰敬、炭敬、节银这些“合法灰色收入”,恐怕一年就能收个十几万两。

若手黑一些的,一年搞个五六十万两丝毫不成问题。

朱栽圳见到了四十多岁的王国光。他问王国光:“我听说王先生精通经济之学。不知道你对我的贡赠之策有何看法?”

王国光道:“是一个绝妙的法子。利国利民。下官佩服的很。不过......”

朱栽圳问:“不过什么?”

王国光道:“可惜是空中楼阁。”

朱栽圳平静的问:“敢问,为何是空中楼阁?”

王国光道:“因为东南倭寇肆虐。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根本集中不到宁波、泉州、广州三处地方。运到半路恐怕就已经被倭寇抢了!

要想跟西洋人做成生意,必须先平定倭患。可是,平定倭患谈何容易啊!

东南十几万卫所军,能被几十个倭寇打得节节败退,唉!”

朱栽圳道:“王先生一针见血!我知道,你的特长不是选人,而在经济。我打算让你当随员,跟我一同去东南。

我平倭,你给我当经济大管家,如何?”

朱栽圳万万没想到,王国光竟一口答应了下来:“下官愿往!那日在永寿宫,听了王爷所作《平倭檄文》,下官热血沸腾。

当时下官就有随王爷去东南的意愿。只是怕王爷嫌弃下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故而没有主动请缨。”

朱栽圳惊讶:“王先生舍得文选司郎中的肥缺?”

王国光这人坦诚到令人发指:“下官做了三年文选司郎中了,光是官场的陋规例银就收了五十几万两。

恐怕王家几代人都花不完。银子我已经赚够。是时候报效朝廷了!

另外,若王爷不嫌弃我的银子脏。我可以拿出三十万两,作为您的军费。

我清楚,您去东南平倭,朝廷是拿不出银子来的!”

通过跟王国光的对话,朱栽圳意识到了两件事。

其一,大明朝廷穷,百姓穷。但是官员个个都是巨富!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是要花巨额饷银的。这笔银子有着落了!别忘了,他身后站着势力庞大的严党!

其二,没事还是应该多写写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大明的读书人就吃这一套。

朱栽圳跟王国光畅谈了一下晌。平倭的后勤部长搞定。十个随员的名额,他已得其四。

傍晚时分,他来到了阁老严嵩府邸。他这趟来是打秋风的!

一进严府大厅,朱栽圳就对严嵩说:“阁老,当日在永寿宫大殿,我把你和徐阶都给骂了。你可不要在意。我那是指桑骂槐。”

严嵩道:“我的王爷啊。您骂不骂我倒在其次。关键是您太冲动了!

东南平倭恐怕是天底下最难的差事了。我的学生胡宗宪当着浙江巡抚,所以我清楚这事儿有多难办。

您又立了军令状,丝毫不给自己留退路。唉!”

朱栽圳笑道:“这就要唯天命是从。或许,我办得成这件差事。”

严嵩从朱栽圳的口气中听到了满满的自信。他眼前一亮,压低声音道:“若王爷真能办成这件差事,那就为朝廷立下了万世之功。您在皇上那边压过裕王,成为储君也就有希望了。”

严世藩走了过来,以小阁老之尊,亲自给朱栽圳上了茶。

小说《我的父亲是嘉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