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老祖宗刚登基,你就让他看亡国换代

《老祖宗刚登基,你就让他看亡国换代》是网络作者“打工真难”创作的古代言情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赵高宋神宗,详情概述:天幕弹幕卧槽,才知道王勃的祠庙在越南,还被炸了太惨了,英年早逝,死后墓都没了,这运气,没谁了过慧易夭,老天也会妒忌傲人的才华天才都是来世间普世,完成任务都会回去了《滕王阁序》被删了,搞不懂那些人的想法,没有人和我一起享受全文背诵的快乐了嘻嘻,我高中不需要背《滕王阁序》其实初唐四杰中,不止王勃一人写檄文,骆冰王也写过檄文,他比王勃厉害多了,王勃写《檄英王鸡文》,骆冰王写《为徐敬业讨武曌...

老祖宗刚登基,你就让他看亡国换代 精彩章节试读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在苏轼看来,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只不过在清贫之间,寻找口舌之欲。

然而,百姓知道谁对他们好,他们念着苏轼的好,这份真情,化为不舍,铭刻在心。

黄州人民幸福多,只因来过苏东坡。

公元1084年四月七日夜晚,苏轼乘船过武昌吴王岘时,听到黄州鼓角之声,悲怆之间,写下了《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向黄州父老许下承诺。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观。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量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沂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遗憾的是,苏轼这一走,直到去世,此生再也没有去过黄州。

公元1084年,王朝云为苏轼生下了四子苏遁。

(长子苏迈[1059~1119],王弗所生;次子苏迨[1070~1126],三子苏过[1072~1123],王闰之所生。)

(加上四子苏遁[不满一岁夭折],一共四个儿子,无女儿。)

(苏轼四个儿子的名字,契合他的宦海浮沉,是苏轼的心路历程及人生处境的转变。)

苏轼老来得子,希望他一生平安,为其写下《洗儿诗》

人皆养了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在这一年,苏轼奉诏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任职,由于长途跋涉,导致幼儿不幸夭折,老来得子,又丧子,悲惨万分。

也是在这一年,苏轼来到江宁金陵,拜访早已归隐的王安石。

公元1074年,保守派借着旱灾的机会,大肆抨击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加之神宗的意志不坚定,使王安石失去了最大的最大的支持。

在这一年,王安石上书辞去相位,神宗希望王安石能留在自己身边,王安石却没有同意,调任到江宁。

次年二月,宋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王安石恢复相位,并没有得到宋神宗太多支持,反而变得更少了。

恰时,北方边境发生事故,契丹与西夏在疯狂试探北宋王朝,王安石希望以武力镇压,然而神宗十分害怕,对王安石的提议,置若罔闻。

两人貌合神离,意见相悖。此时,王安石最疼爱的儿子去世,心灰意冷,再次请求辞去相位。

这一次,神宗同意了,并没有挽留,兜兜转转,王安石再次退居到江宁。

苏轼这次拜访,二人不谈政治,只谈诗文,他们摆酒相谈,握手言欢,是非恩怨,如过往云烟般消散。

在苏轼的《次荆公韵四绝》中“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提到王安石劝苏轼也向朝廷报告,求批金陵三亩宅基地,彼此结邻终老。

苏轼却拒绝了,继续过着流浪生涯。

苏轼和王安石,二人从水深火热的政敌到惺惺相惜的好友。

江宁一会,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那一年,也是苏轼的徒孙:李清照出生的一年。

小说《老祖宗刚登基,你就让他看亡国换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