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第001章 中了500万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下午五点多,54岁的陈俊生带着安全头盔,像往常一样走出建筑工地的大门。
随后步行了30分钟来到了镇上的一家彩票投注站。
花了十块钱买了五注彩票,其中一注是守了十年的号码,剩下四注是机选的。
买完彩票,陈俊生来到了镇上的广场。
此时已经晚上六点钟了,跳广场舞的大妈和小媳妇们陆陆续续开始开工了。
坐在台阶上,看着远处中年妇女和一些老头们在广场上扭来扭去,此时陈俊生的表情很是无耻。
除了每个月会和工友们去小巷深处的理发室剃一次头发。
其余的时间,只要不加班不下雨,傍晚就会来到这个广场上消磨时间。
就这样静静的看了两个多小时。
晚上快九点的时候,陈俊生来到了广场旁边的一家小餐馆里。
“小赵,两瓶啤酒,一份快餐。”
“马上就来,老陈,你怎么每天晚上都这个点才来吃饭?”
“早吃早饿,这个点来吃饭正好。”
说完陈俊生找了一个背靠门的位置坐下。
坐在这个位置,抬起头正好能看见收银台上方的电视机。
不多时,啤酒和快餐都端了上来。
陈俊生像往常一样,喝着啤酒,吃着米饭。
饭吃一半,拿出手机看了一下,快到九点十五了。
“小赵,把电视机换个台,彩票快要开奖了。”
听到喊声,小赵拿起收银台上的遥控器,调了一下电视的频道。
随后,电视机里传出了男主持人的声音:
“首先,我们来摇出本期的红色号码球。”
陈俊生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3个小时前买的彩票。
“12,15,16,22。”
随着主持人的播报声,此刻陈俊生异常兴奋,因为前四个号码全中了。
“最后两个红色球的号码是,29,32。”
听到这两个号码,陈俊生差点喊了出来。
已经中了六个,那就表明这次最低也是二等奖啦。
此时,陈俊生屏住呼吸,慢慢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仔细的听着电视机里主持人的声音。
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
“好了,继续来摇蓝色球,蓝色球的中奖号码为14。”
听到14,陈俊生一屁股又坐了下去。
“全中了,没想到自己守了十年的号码竟然全中啦!马上要成为百万富翁啦!”
陈俊生不敢喊出来,只能在心里喃喃着。
“老陈,这一期中了没有?”
餐馆老板小赵的声音自收银台传来。
“我买彩票肯定中啦!可惜的是,只中了一个蓝色球14。”
陈俊生故意垂头丧气的说着。
“那也挺好,至少中了五块钱。”
“但我买了十块钱,所以还亏了五块。”
小赵听后笑了笑不再说话。
此时必须冷静,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中了头奖。
深深吸了一口气,陈俊生掏出手机,拨通了老家二哥的号码。
“二哥,我俊生,妈在不在?让她接电话。”
“俊生,你这么晚打电话来干嘛?妈已经睡了。”
“你把手机拿给妈,把她喊醒,我有要紧事要说。”
一分钟后,电话里传来了二哥的声音。
“妈,你醒醒,俊生打电话来找你有事?”
“俊生呀,你这个时候给妈打电话干嘛?在外面遇到什么事了吗?要不要让你哥赶过去呀?”
“妈,你别担心,我好得很,什么事都没有,打电话跟你说是告诉你这两天我就回去了,以后就陪在你身边了,再也不出来了。”
陈俊生已经忘了上一次回家的时间,总之是好多年前了。
自从18岁时和父亲闹了矛盾,这么多年来,陈俊生回家的次数,单手都能数的过来。
“行,回来好,你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回老家看看能不能娶个媳妇,哪怕年龄比你大点,即使带个孙子的寡妇也行呀!”
“妈,这件事回去以后再说,时间不早了,你睡吧!我挂了。”
挂断电话,陈俊生拿起桌上的啤酒,直接旋了一个。
果然,无论母亲到了多大的年纪,始终还是会操心儿子的婚事。
自从18岁离家出走,这些年来,陈俊生先后也谈过几个女朋友。
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感情上的失败对于陈俊生来说并不算什么,真正让陈俊生气恼是因为这几段感情把这些年来辛苦赚的钱全都给拐跑了。
尤其是去年在工地外面认识了一个叫柳红的中年妇女,两人相处一个月,陈俊生给她买了数万块钱的衣服和首饰。
本以为能和柳红双宿双栖,没成想最后竟然发现柳红的孙子都能上幼儿园了。
有个孙子对于陈俊生来说也无所谓,最可气的是最后发现柳红竟然还有个丈夫。
后果可想而知,陈俊生一连好几天下不来床。
“老陈,你拿着彩票在那想什么呢?”
餐馆老板小赵的声音把陈俊生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没想什么。”
明天就去把奖给兑了,后天就衣锦还乡回老家。
村里的人再也不会看我不起了,以后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陈俊生在幻想着以后回村去过那种儿孙绕膝的美好生活。
正在这时,小赵背后的厨房忽然传出了一声巨响。
伴随着巨响还有长达数米的火焰。
紧接着,陈俊生和小赵就向后飞了出去。
飞出去的同时,陈俊生手里还死死攥着那张中了头奖的彩票。
“不……”
这是陈俊生飞在空中喊出的一个字,因为火焰把手里的彩票给引燃了。
落地之后什么情况陈俊生并不知道,因为在半空中的时候就已经昏迷了。
……
“不要烧我的彩票,那是我的未来。”
陈俊生猛然喊了一句。
紧接着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柳叶。
环顾四周,陈俊生发现此时自己竟然睡在了泥土地上,身下铺的是一个烂了拐角的竹凉席。
用胳膊支撑着地,起身后发现远处是一排排白杨树。
身后是一处院落,三间堂屋由土墙灰瓦建造而成,偏屋是由红砖建造的二小间新房,院子里还有一间是灰砖建造的烧锅屋。
这处院落怎么这么眼熟?
不对,这好像是当初18岁离开时老家房子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