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第1章 天钟响
duang~duang~duang~
庄厚的钟声响起…
漆黑的夜色中,少年一身白衣端坐在屋顶,此刻,他突然睁开双眼,抬起头看向钟声的方向,面色倏然:这是?
天钟?
随后他又立刻否决,不可能,天钟只是一个传说,据说几千年都没有响过…
师兄…师兄…
不容少年细想,冷幽的空气中,一片更加阴暗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道稚嫩的童音,分不清男女,白衣少年眉头微蹙。
师兄?
我师弟?
这时,那道声音由远而近,就像在他耳边响起,师兄,天钟响了,快,快…我们可以下山了。
因为声音的迫切,白衣少年来不及疑惑就回道:不行,我们没有师傅的允许可是不能下山的。
嘻嘻……
看来师兄忘咯,葬师祖训:“天钟日,下山日”;刚才天钟可是响了好几下呢,我们现在是随时可以下山的。
刚才真的是天钟?白衣少年诧异。
当然喽,师弟我怎么会骗你呢,你不下山的话我先溜了哦,师傅不知道去哪闭关了,要等他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那道声音不等白衣少年回话,直接由近而远。
屋顶的少年听到已经跑远的声音,有些急了吼道:师弟别鲁莽,现在是晚上,等明天再说吧。
师弟…师弟…?
……
唉……
喊了两句见没有人回应,白衣少年急了,回屋简单的拿了一个包袱,立刻向着山下追去。
师弟…等等我…
嘻嘻…
少年走后,空荡夜色中只有一道嬉笑声传来…
……
山脚,一片空旷地。
就着月光,可以模糊的看到这里有些许淡淡的雾气飘荡在一些土包旁边,远处不时的还传来两句寒鸦凄厉的叫声,少年刚走到这里就感觉周围的温度下降了几分。
这里是周围村落的乱葬岗,而此时这里正有一队人打着红灯笼手拿铁铲正在这里忙活着什么。
少年只是瞥一眼就感觉鸡皮疙瘩都有突出的迹象,戚道:少怕病痛老怕冬,看来又是哪位老人没捱过去这个冬天。
他非常确定埋葬的是个老人,而且还是高寿,古语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如果是七十岁以下的人死去灯笼肯定不会是红色,传说鬼魂都是喜欢红色,办丧事的时候如果谁的穿的衣服是红色,或者身上带有红色的东西就会被它们盯上,所以“丧事不见红”就成了这行当的规矩。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说高寿的老人;人为何有的寿命长有的寿命短?传说,寿命长的人是因为跟阴间有些关系,他们自然而然就能享受到高阳寿,而且在他们百年后会有阴间使者接待,这就导致普通孤魂野鬼不敢作乱,所以这抹红色就当是给那些使者添一丝喜庆,人们才敢用这些红灯笼,这在有些村落里称为“喜丧”。
就在这时,身后漆黑的环境里一道好奇的童声传来:师兄他们是在干什么呀?
少年听闻微怔了一下,说道:不是吧师弟,作为葬天师一脉竟然连简单的人葬都不知道。
虽然意外少年还是解释道:他们是在葬人。
那么葬人又是什么?
葬…人又是什么?白衣少年木讷重复了一句,然后一脸懵逼的说道:师弟别告诉我葬师祖训你就看了个啥时候下山?
嘻嘻……
唉…
听到这个笑声白衣少年叹了口气:没想到师傅竟然这么宠你,真他么不公平啊,为啥我就要被逼着背完那本破书,虽然感觉师傅的偏心不公平少年还是宠溺的解答:
简单的说,世间的葬法有五种,遵五行而葬,分别为土葬、火葬、水葬、木葬、金葬;说到这里少年有些恍惚,他记得那本书中讲述五行大葬的那一页还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
地葬、天葬,将相出王!
虽然书中并没有太多的介绍,但他的潜意识中觉得这两种葬法非同寻常。
师兄师兄……看师兄愣了半天没再讲下去,那道童音催促道:还有呢,还有呢?
啊……哦哦……白衣少年回神然后继续说道:
而五行葬中,传承最广的则为土葬。
土葬,土接地,是否与地葬有些关系?白衣少年只是简单的回想了一下就自动过滤掉了,不懂的事情想的越多越增加烦恼,大不了以后问师傅。
然后手指向乱葬岗里面那群人问:师弟看到那群人了没有?
嗯嗯;
这些人就是在行土葬之礼,用来缅怀、告别逝者。
土葬之礼?童音先是疑惑了一下,随后又道:土葬之礼又是什么。
所谓土葬之礼,一口棺,两相碗,三炷香;顾名思义,就是人死只需要一口棺材,两碗贡品,点三炷叩命香;承启天地,骨留土中,可保千载不灭。
哦哦,原来是这样啊,也不知道那道童声到底听没听懂,反正暂时停止了问话,只是还没待白衣少年松口气,那道声音再度响起:师兄骨留在土里千载又是用来干什么啊,为啥不留在家里呢?
少年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还是一片漆黑,并没有表示出意外,然后转过身继续向前,这时候他们经过那群人不远处,其中一个人跪在最前方的人嘴里念念有词:一死万事皆成空,身入黄土盖三关……
身后的童音听到这句话,还没等白衣少年解答“他”的上一个问题,就迫不及待的继续问,师兄“黄土盖三关”是什么?
白衣少年快步走过这片地方,无奈道:你这问题也太多了吧,我到底先回答你哪一个?
后一个,后一个,显然刚才那群人的念词更加吸引后边的童音,直说后一个。
好吧我就先给你说说什么是三关;在古时候人们认为人死后是将会去另一个世界生活,也就是阴间,但是通往阴间的路并不是那么好走,所以古人就对路上的阻碍定义成了逝者通往阴间的三道关卡;
一关“亲人泪”,
二关“前人引”,
三关“万世香”。
人死后需用亲人泪送行,此第一关。
你看到的那些人哭诉的人正是如此,他们除了悲伤之外,那些泪水到了阴间还有别的作用。
传说,人死后要在地狱要渡很多关才能到达彼岸转世轮回,其中一道关名为“鬼门关”,鬼门关里全是业火,而业火只能燃烧恶业之力,大凶大恶之人善业太轻,恶业太重,过此关就会被业火焚身然后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所以啊做人首先不能为恶。
做人不能为恶?身后的那道声音自言自语似有所悟。
听到到师弟的呢喃,白衣少年很是满意自己的说教,手往后背一摆眯着眼继续道:
当然,普通人过鬼门关也会遭受业火洗礼,但是他们没有犯过大错,所以只要有无根之水傍身就可以安全通过,而无根之水就是“亲人泪”。
哇哦…师兄你懂的真多,后来呢…后来呢…身后的声音开始有点迫不及待。
白衣少年似乎很享受这种当师傅的感觉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亲人泪之后,要烧纸拜祖叩醒先辈共引新人魂;此第二关。
鬼门关之后,魂魄就来到了阴间,有的人选择轮回转世,有的人选择在阴间过活,自家祖辈肯定也有选择在阴间做事的人,俗话说有关系好办事,他们就是后辈们以后的靠山!
这时候多给先辈烧一些财货,一是让他们过好生活,二是用来打点鬼差给你办事让你投个好人家,而这些所有东西的统称就叫“前人引”。
靠山?鬼差?身后的声音听到这俩字若有所思,又问道:那么师兄是去过阴间吗?
呃…暂时还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额…书上说的。
那么以后我们是不是也要去阴间呢?
呃…死后应该都会去的…吧……。
那阴间是不是也有我们的靠山?
额…应该是有的吧,我也没去过不太确定。
不确定那就是没有喽,这可不行啊。
两个人边走边说,很快便远离了那一片乱葬岗,只是身后的童音似乎对这个“靠山”非常上心,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然而白衣少年也只是在书上看的,现在还是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根本给不了师弟准确的答案。
有了!
突然间,沉默有一会的童音兴奋的说道。
白衣少年疑惑:什么有了?
我有办法给我们找靠山啊,那道童音里尽是欣喜,似乎对自己的办法非常认可。
这种事情也能有办法?又不是饿了吃饭,冷了穿衣这种琐事,这可是关乎阴间的问题,白衣少年一脸懵,不过还是有些好奇的问道:你想到啥办法了?
等我们回去了就跟师傅说,让他先到阴间去,到时候我们不就有靠山了吗?
噗……
咳咳…咳咳…你可真是一个好徒儿……
刚从包袱里取出水喝了一口的白衣少年,直接朝天狂喷,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咳嗽声。
一口老血差点没咳出来,只是在心里默念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看到师兄只是一个劲的咳嗽,后边的声音不满了,行不行嘛师兄…
白衣少年擦了擦嘴缓了一会磕巴的回道:这个,这个你去跟师傅说可以,我不行。
为啥你不行?
我怕死!
不是说人都会死吗?
额…这样吧,我还是继续给你讲刚才的故事吧。
好!
白衣少年擦了擦脑门的汗珠:
刚才三关讲了两关,还有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万世香”。
人有传宗接代,魂有取香还阳。
你知道为什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啥?
因为没有后也就意味着断代,这断的不只是后世,还有前生。而留后的最大目的就是续接传承。
人鬼殊途,常人连通不了阴间,而这种关系又不能断了,所以在古时候有能人找到一种方法承阴接阳,而这种方法就是燃香,据说这种由亲人点燃的香,只要一直延续,那么就会一直连通阴间的先辈,而他们会因为这丝联系保护自己的后辈,促使万鬼避易诸邪不侵,所以传宗接代又叫做延续香火…
唉…说到延续香火,白衣少年目光看向远处叹了口气。
师兄,你为什么叹气呢?
我叹气是因为当代很多人为了自己更好的享受,却抛弃了自家祖地,断了续接之路,看似潇洒,实则成为天地间的无根浮萍。
意思是后人不能享受吗,难不成要我们一直蹲在山上才行吗?童声疑惑。
不是不能享受,而是不能一味的享受却忘宗忘祖;人的前生是先辈,后世为子孙,子孙供养先人乃天地之礼,人伦纲常!
天地之礼,人伦纲常?好厉害的样子,听的我都迫不及待想让师傅快点去阴间了,到时候我肯定会好好给他老人家续接这“香”。
咳咳……师弟我们先不谈这个。
好的好的,先不谈,那师兄先给我说说都有什么方法可以供养师父,我得先学学。
白衣少年听到这话,深吸一口气,这师弟好像已经给师傅贴上标签了,只好默念道:不怪我…不怪我…,顺便想象了一下见到师傅的样子:“师傅我说是,师弟这些想法不是我教的…你…信吗…”?
然后浑身一个冷颤,不敢再继续想下去;只好继续说道:子孙如何供养先人?有两种方法。
一为祖祠,二为祖香。
葬师有句话:祖祠可断,香火不绝。
啥意思?
意思就是祖祠可以废弃,但是坟前三炷香不能断绝,这就是第三关,“万世香”的由来。
万世香不灭,夜游魂不扰!
夜游魂不扰……
唉…
讲到这里,白衣少年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师兄怎么又叹气?
我叹气,是因为现在世上已经不见了鬼神。
那鬼神都去了哪里?
先人断路,葬人封幡,只因天地间少了那一抹源。
据说只有“天钟”响起,那抹“源”才会重现人间,续接先人路,重铸葬人骨。
说道天钟,白衣少年忽然响起自己下山的原因“天钟日。”
……